林實輝,張春良,任發(fā)喜,薛永超
(1.華邦建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000;2.東南大學,江蘇南京 210000)
目前火力發(fā)電、生物制藥、工業(yè)冶煉及化工行業(yè)中均廣泛使用了大型混凝土貯存池,以存貯高腐蝕性的材料[1-3]。在水泥混凝土結構內壁涂刷防腐涂料,是延長水泥混凝土結構的服役壽命、保證設施使用可靠度的主要手段。
現(xiàn)有防腐涂料涂布的常用方法為高壓無氣噴涂,該法作業(yè)效率高,且無氣作業(yè)的特點避免了因氣體反彈而帶走部分涂料,其涂料利用率較傳統(tǒng)有氣噴涂可提高10 %以上[4]。防腐涂層的施工工藝是影響防腐涂層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工藝組合對所得涂層的性能影響顯著。
本研究通過對不同工藝組合進行正交試驗,結合灰色局勢決策方法,就高壓無氣噴涂的不同工藝組合對所得涂層的性能影響展開研究,以獲得最優(yōu)的工藝組合,對高壓無氣噴涂的施工工藝提出改進意見。
采用由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雙酚A型E-44環(huán)氧樹脂與玻璃鱗片復配制得的環(huán)氧聚氨酯防腐涂料,其組成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高性能環(huán)氧聚氨酯防腐涂料的組成參數(shù)(部分)Table 1 Composition parameters of epoxy polyurethane anticorrosive coatings with high performance(part)
制備涂刷區(qū)域尺寸為100 cm×100 cm的立面水泥混凝土試件。待水泥混凝土的養(yǎng)護期結束后,先對混凝土試件表面涂刷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養(yǎng)護結束后,再涂刷環(huán)氧富鋅底漆,最后涂刷環(huán)氧聚氨酯防腐涂料。
噴涂作業(yè)采用手持式小型高壓噴槍,噴涂方向采用左右往復噴涂。同一區(qū)域的噴涂次數(shù)設定為2~3次,以可在試件表面噴涂1.0~1.5 mm厚度的涂層為準。綜合分析高壓無氣噴涂的施工工藝,采用施工工序組合、霧化壓力、噴槍移速、噴涂距離、保溫溫度和環(huán)境溫度6個因素,每個因素分為3個水平,分別依據(jù)防腐涂層施工過程的特點來擬定;再基于正交設計原則與各影響因素水平,制作L18(37)的正交表;最后,以正交表L18(37)中的18種施工方案制備防腐涂層試件,每個施工方案涂刷4塊混凝土板。影響因素水平表如表2所示。
表2 影響因素水平表Table 2 Table of influencing factor levels
粘結性能:參照標準GB/T 5210—2006《色漆和清漆 拉開法附著力試驗》中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測試,試驗溫度設為(23±2)℃,環(huán)境濕度設為(50±5)%。
涂層材料的拉伸強度:參照GB/T 16421—1996《塑料拉伸特性小試樣試驗方法》中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測試。
耐磨性:參照GB/T 1768—2006《漆膜耐磨性測定法》進行測試。
循環(huán)老化時間:參照ISO 20340:2003《色漆和清漆 用于近海建筑及相關結構的保護性涂料系統(tǒng)的性能要求》附錄A的內容進行測試。以1周(168 h)作為單次循環(huán),計劃進行25個循環(huán)周期,共計4 200 h。循環(huán)過程中觀察并記錄試樣出現(xiàn)粉化與開裂的時間,以此作為耐老化循環(huán)時間。
硬度:參照GB/T 2411—2008《塑料邵氏硬度試驗方法》中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測試。
厚度極差:待涂層固化后,采用精度為0.01 mm的螺旋測微儀量取其最大厚度與最小厚度,并計算二者的極差來評價噴涂效果,極差越小,說明涂層越均勻。
不同試驗方案所得涂層的性能檢測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涂層性能檢測結果Table 3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 of coating
由表3可知,以不同施工工藝方案制備的試件的性能存在明顯差異,例如以方案4制備的涂層,其粘結強度與循環(huán)老化時間均高于其他方案,涂刷后的厚度極差均低于其他方案,即此涂層的耐老化性能、均勻性,以及與被保護層間的粘附性能最好,但其耐磨性能相對較差;以方案13制備的涂層,其磨耗損失只有375 mg,即耐磨耗性能優(yōu)于其他方案,但其與保護層的粘結強度和耐老化性能卻遜于其他方案。由上可知,對于高性能環(huán)氧聚氨酯防腐涂料的施工,無法憑借單一性能指標全面反映不同施工工藝對涂層性能的影響,亦無法量化各關鍵因素對涂層性能的影響程度。因而,本研究擬采用改進灰色局勢決策方法,通過多指標的對比分析,對各施工工藝方案進行優(yōu)選。
灰色決策方法是現(xiàn)代決策方法的重要分支,由于其對原始數(shù)據(jù)沒有特殊的要求與限制,灰色決策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經(jīng)濟、管理、工程及軍事等多個領域[5]。灰色局勢決策可分為局勢效果的確定、最優(yōu)局勢效果的分析與灰色關聯(lián)度的計算3個部分,可實現(xiàn)從多項對策中優(yōu)選出效果最好的對策,本研究選用該方法對各施工工藝進行優(yōu)化研究??紤]到灰色絕對關聯(lián)無法較好地表現(xiàn)兩序列相對于始點變化速率的接近程度,因此采用綜合關聯(lián)度替代絕對關聯(lián)度,使得改進后的灰色局勢決策能同時體現(xiàn)兩序列的接近程度與聯(lián)系緊密程度,可充分利用多指標的對比結果,得到每種方案綜合優(yōu)劣的結論。
定義U(k)為所述18個局勢中防腐涂層第k個決策目標的效果樣本序列,定義ui(k)為第i個局勢中防腐涂層第k個決策目標的效果樣本。設定6個決策目標,分別為:粘結強度A、拉伸強度B、磨耗損失C、循環(huán)老化時間D、硬度E與涂層厚度極差F,其效果樣本序列U(k)如式(1)所示。
將表3中的試驗數(shù)據(jù)作為效果樣本分別代入式(1),可得
再設R(k)為效果樣本序列U(k)的一致效果測度序列,ri(k)為效果樣本ui(k)的一致效果測度,所述一致效果測度序列R(k)如式(2)所示:
對于防腐涂層,粘結強度、拉伸強度、循環(huán)老化時間與硬度越大,代表涂層的使用性能越好;磨耗損失與涂層厚度極差越小,代表涂層耐磨性能越好、涂層整體越均勻。因此,采用上限效果測度描述粘結強度、拉伸強度、循環(huán)老化時間與硬度,采用下限效果測度描述磨耗損失與涂層厚度極差,上限效果測度rui(k)與下限效果測度rdi(k)分別如式3和式4所示。
將U(1)~U(6)代入式(3)和式(4),得到一致效果測度序列R(k)如下:
最后,定義vi為第i個局勢防腐涂層的6個決策目標的一致效果測度序列,vi(k)為第i個局勢防腐涂層的第k個決策目標的一致效果測度,如式(5)所示。
則有一致效果測度序列vi,如式(6)所示。
將上述R(1)~R(6)分別代入式(5)與式(6),可得:
根據(jù)上限效果測度與下限效果測度,可知最優(yōu)局勢防腐涂層的6個決策目標的一致效果測度序列Vos=(1.000 0,1.000 0,1.000 0,1.000 0,1.000 0,1.000 0),分別繪制Vi與Vos的相似程度,如圖1所示。
圖1 各涂層局勢與最優(yōu)局勢測度Figure 1 Each coating situation and optimal situation measurement
由圖1可知,對于所述的6個決策目標,各局勢與最優(yōu)局勢的相似程度均存在明顯差異,且規(guī)律性較小,難以直接簡單量化分析。
為綜合對比各施工參數(shù)對防腐涂層性能的影響,通過式(7)計算灰色綜合關聯(lián)度,以此作為評價指標,對其聯(lián)系程度進行對比分析,灰色綜合關聯(lián)度的計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各局勢的灰色綜合關聯(lián)度Figure 2 Grey comprehensive correlation degree of each situation
式中,ρ0i代表序列M0與Mi的灰色綜合關聯(lián)度;ε0i代表M0與Mi的灰色絕對關聯(lián)度;r0i代表M0與Mi的灰色相對關聯(lián)度;θ為調節(jié)參數(shù),取值范圍在0~1之間,本研究取θ=0.5。
由圖2可知,局勢3的灰色綜合關聯(lián)度最小,為0.871;局勢14的灰色綜合關聯(lián)度最大,為0.967;二者相差達0.096,這說明各局勢與最優(yōu)局勢間的聯(lián)系存在顯著差異。對各局勢的灰色綜合關聯(lián)度以降序排列,可得局勢排序:14號、2號、4號、15號、8號、17號、6號、5號、11號、10號、9號、12號、7號、13號、18號、1號、16號、3號。此外,2號、4號、5號、6號、8號、10號、11號、14號、15號與17號局勢的灰色綜合關聯(lián)度大于0.9,其工藝組成可劃分為施工容許范圍,以提高噴涂施工的可操作性。
綜上所述可知,不同施工工藝方案所制備的防腐涂層的性能差異較大,且基于防腐涂層的6個性能指標,可得到18種施工工藝方案的優(yōu)劣排序,即所述18種施工工藝方案的涂層性能排序依次為14號、2號、4號、15號、8號、17號、6號、5號、11號、10號、9號、12號、7號、13號、18號、1號、16號、3號,其中14號方案所制備的防腐涂層的綜合性能最好。
基于灰色局勢決策理論,研究了高壓無氣噴涂不同工藝組合對防腐涂層性能的影響,主要得到以下結論:
(1)根據(jù)各局勢的灰色綜合關聯(lián)度與最優(yōu)局勢的差異,可得所述18種施工工藝方案的涂層性能排序從優(yōu)到差依次為:14號、2號、4號、15號、8號、17號、6號、5號、11號、10號、9號、12號、7號、13號、18號、1號、16號、3號。
(2)通過對比各局勢的灰色綜合關聯(lián)度可知,14號方案的工藝組合最優(yōu),即施工工序取2.4 kg/m2+ 2.4 kg/m2,霧化壓力設為0.65 MPa,噴槍移速設為75 cm/s,噴涂距離設為5 cm,涂料的保溫溫度為55 ℃,施工的環(huán)境溫度為25 ℃。
(3)2號、4號、5號、6號、8號、10號、11號、14號、15號與17號局勢的灰色綜合關聯(lián)度大于0.9,可基于此類工藝組合制備各工藝的施工容許范圍,以提高高壓無氣噴涂的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