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敏 (吉林醫(yī)藥學院直屬醫(yī)院,吉林 吉林 132013)
腦心清片是一種純中藥制劑,其主要成分為柿葉提取物,化學成分包括黃酮、三萜、脂肪酸、有機酸、多酚、多糖、香豆酸等[1-2]。目前腦心清片已應用于臨床,但對其臨床效果的評價罕見[3]。鑒于此,選擇腦心清片治療腦動脈硬化癥與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探究腦心清片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擇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7例腦動脈硬化癥患者與29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其中腦動脈硬化組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齡49-78歲,平均(63.4±4.3)歲;冠心病心絞痛組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齡47-81歲,平均(67.8±7.3)歲。
腦動脈硬化癥診斷標準:①年齡≥45歲;②有明顯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不穩(wěn)定癥狀,如頭痛、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等;③有明顯彌漫性大腦損傷以及復發(fā)性供血不足癥狀患者;④既往有高血壓史,當前血壓≥140/90 mmHg(1 mmHg=133 Pa);⑤血清TC、TG水平異常升高;⑥眼底動脈硬化II級以上。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根據(jù)1979年上海會議修訂與發(fā)布的《冠心病診斷標準》診斷[4]。
腦動脈硬化癥納入標準:診斷標準符合上述①、②、③條,外加④、⑤、⑥中1條即符合入組標準;冠心病心絞痛組納入標準:本疾病確診患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腦部疾病患者;②無法全程參與研究患者;③存在除腦及心臟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
兩組患者均口服用腦心清片(規(guī)格:0.41 g/片),2~4片/次,3次/d,30 d為1療程,均連續(xù)服用2療程。
①治療腦動脈硬化癥臨床效果評價,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腦血流圖及心/腦電圖實驗室指標得到改善;有效:患者臨床癥狀與實驗室指標均得到改善;無效:臨床癥狀與實驗室指標均未發(fā)生變化。
②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效果評價標準,顯效:心絞痛癥狀分級下降至少2級,不再使用硝酸甘油治療;有效:心絞痛癥狀分級下降1級,硝酸甘油用量減少50%;無效:心絞痛癥狀分級情況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未改變。
③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壓的變化情況。
④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指標變化。
腦動脈硬化組顯效19例,有效12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3.78%;冠心病心絞痛組的顯效14例,有效9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79.31%。
治療后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均有所下降,與治療前形成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表 1 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TC、TG水平也有明顯下降趨勢,與治療前形成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表 2 治療前后TC、TG水平比較
近年來,我國腦動脈硬化癥與冠心病心絞痛發(fā)病率均處于持續(xù)上升狀態(tài)。腦動脈硬化癥是指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內分泌紊亂、遺傳等多種致病因素下致腦動脈內壁脂類物質沉積和內膜受損、結締組織增生、血管壁彈性減退、內膜粗糙、血管官腔狹窄,從而誘發(fā)動脈硬化性癡呆、神經(jīng)衰弱綜合征等慢性腦部疾病[5]。而冠心病心絞痛是因上述原因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腔狹窄致心肌缺血、缺氧。臨床表現(xiàn)以發(fā)作性胸痛為主,而又以情緒過于激動、勞累等多因素誘發(fā)[6]。此兩種疾病在治療上有一定共性,均需調節(jié)血壓,糾正血液流變學狀態(tài),改善血管壁舒縮功能等。
腦心清片具有降血壓、修復血管壁內膜、降低血液黏滯狀態(tài)等功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較治療前相比,治療后腦動脈硬化癥組、冠心病心絞痛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TC、TG水平均有明顯下降,血壓與血脂得到改善后,血管內血液流變性恢復正常,可發(fā)揮抑制血管內皮增生、血小板聚集作用。此外有研究表明[7-8],腦心清片能夠調節(jié)免疫功能,抑制淋巴細胞、神經(jīng)細胞黏附,減輕炎癥反應;并能刺激抗氧化基因的表達,清除血液中自由基,確保神經(jīng)細胞實現(xiàn)正常氧化還原,防止脂質過氧化對缺血腦組織帶來的損傷。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腦心清片在腦動脈硬化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3.78%例,冠心病心絞痛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9.31%。這與臨床現(xiàn)有的其他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腦心清片在治療腦動脈硬化癥、冠心病心絞痛上均有顯著效果,治療前后患者的血壓、相關的實驗室指標得到明顯改善,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