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玉錕
(山東魯泰化學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 272345)
除硝冷凍單元采用氟利昂通過蒸發(fā)器直接冷凍鹽水的工藝,蒸發(fā)器在使用過程中極易堵塞列管,每天須輪換沖洗6次蒸發(fā)器以提高其換熱效率。沖洗1臺蒸發(fā)器至少耗時0.5 h,并且沖洗水溫度在30 ℃以上,而蒸發(fā)器的運行溫度在-6 ℃左右,巨大的溫差造成冷凍單元溫度頻繁波動,而且蒸發(fā)器列管焊縫出現裂縫,氟利昂外漏[1]。
目前魯泰化學除硝冷凍單元有冷凍機組2臺,電動機功率500 kW,1開1備。主要設備如下:蒸發(fā)器5臺,S=180 m2,換熱管252根;預冷器2臺,1臺S=31.9 m2,1臺S=25.3 m2;冷凍循環(huán)泵5臺,Q=145 m3/h,H=35 m;貧硝鹽水泵1臺,Q=50 m3/h,H=30 m;硝漿進料泵4臺,Q=6.5 m3/h,H=35 m;回收母液泵1臺,Q=10 m3/h,H=30 m。
(1)改蒸發(fā)器為列管換熱器:根據冷量的需要對除硝冷凍單元5臺蒸發(fā)器中的3臺進行改造,其中單臺換熱面積為180 m2,除硝冷凍單元蒸發(fā)器A、B、C與R-22管路斷開,拆除蒸發(fā)器A、B、C上部R-22汽化儲槽,改蒸發(fā)器為列管換熱器。
(2)冷媒采用低溫氯化鈣鹽水,該低溫鹽水由山東魯泰化學有限公司公用工程車間提供,溫度為-28 ℃。
(3)增加1臺-15 ℃氯化鈣鹽水罐,在-15 ℃氯化鈣鹽水罐進口增設1臺列管式換熱器(換熱面積100 m2),換熱器進口氯化鈣鹽水溫度-28 ℃,流量120 m3/h;-28 ℃氯化鈣鹽水進口安裝自控調節(jié)閥,控制進入鹽水罐的氯化鈣鹽水在-15 ℃左右。 -15 ℃氯化鈣鹽水罐出口增加2臺變頻輸送泵(流量150 m3/h,揚程45 m,l開1備),為脫硝冷凍單元提供冷媒。
(4)-15 ℃氯化鈣鹽水與富硝氯化鈉鹽水換熱。將-15 ℃氯化鈣鹽水送至除硝冷凍單元,-15 ℃氯化鈣鹽水管道與原氟利昂管道連接,換熱器殼程介質-15 ℃氯化鈣鹽水,管程介質仍為富硝鹽水。-15 ℃氯化鈣鹽水從換熱器底部進、頂部出,采用換熱器A、B、C 3臺并聯的形式。
(5)除硝冷凍單元-15 ℃氯化鈣鹽水進口管道安裝DN150不銹鋼自控閥門,調節(jié)氯化鈣鹽水流量,以控制富硝氯化鈉鹽水出水溫度(-5~0 ℃),減少冷量浪費,同時實現除硝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在自控閥后安裝1個熱電阻測溫器,檢測進口氯化鈣鹽水溫度;在氯化鈣鹽水進入換熱器前增加1臺Y形過濾器,防止雜質堵塞列管。為方便換熱器沖洗時切斷冷媒,單臺換熱器-15 ℃氯化鈣鹽水進出口各增加1個DN100氣動閥,共需6個DN100自控閥。
(6)富硝鹽水在密度為1.13~1.14 kg/L時,結晶點為-11.4~-10.2 ℃,為保證富硝鹽水在蒸發(fā)器內不凝固,應確保鹽水進入換熱器前的溫度在-12 ℃以上[2]。
氯化鈣鹽水上水(壓力≥0.4 MPa)溫度-15~-12 ℃,回水至冷凍工段鹽水箱,溫度-6~-3 ℃。
改造后除硝冷凍單元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改造后除硝冷凍單元工藝流程簡圖Fig.1 Diagram of improved process flow of freezing unit for sulfate removal
改造前,蒸發(fā)器沖洗頻次為1次/(4 h);改造后,換熱器沖洗頻次為1次/(24 h),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并緩解了換熱器熱脹冷縮對內部管程的影響。
改造前,沖洗蒸發(fā)器時冷凍單元溫度上升2 ℃以上;改造后,溫度上升1 ℃以下,穩(wěn)定了冷凍單元溫度系統(tǒng),有效保障了鹽水除硝量,保證了鹽水質量。
除硝冷凍單元自改造完成至今,冷凍系統(tǒng)各項參數均正常,運行成本大大降低。原消耗氟利昂約16 t/a,氟利昂價格以2.5萬元/t計,可降低運行成本:16×2.5=40(萬元/a)。
工藝改造前,由于冷凍效果不佳,鹽水系統(tǒng)中硫酸根質量濃度基本保持在4~5 g/L;改造后,鹽水系統(tǒng)中硫酸根質量濃度最低降到3 g/L,且至今穩(wěn)定在3~4 g/L,系統(tǒng)中硫酸根質量濃度下降約1.5 g/L,有效保證了鹽水質量和離子膜的使用壽命。
除硝冷凍單元改造后,系統(tǒng)中硫酸根的含量明顯下降且溫度更穩(wěn)定,大大降低了裝置的運行成本。延長了除硝冷凍單元設備的使用壽命,對實現企業(yè)節(jié)能降耗、清潔生產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