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寶鑫
遼西義縣李小鬧改套路了:原來特火且收入不菲的娛樂帶貨主播,說不干就不干了,改成錄制不溫不火的歷史文化視頻了。
誰?。空Φ乩??
不經(jīng)歷風雨,怎見彩虹
李小鬧是誰?
李小鬧是網(wǎng)名,原名李振華,1975年1月出生于義縣縣城。父母是工人,執(zhí)行“三班倒”作息制度,無法照看她,就把她寄養(yǎng)在頭臺鎮(zhèn)西荒地村的外婆家。這里是遠離喧囂、安靜原始的小山村,沒有正規(guī)的路,馬車都出不去,若想出村,只有靠走。在外婆家,她像“留守兒童”一樣,處于“野生散養(yǎng)”狀態(tài),養(yǎng)成了執(zhí)著倔強的個性。
一晃,7載歲月已過,媽媽接李小鬧回城讀書,可她還沒有學會叫媽媽。李小鬧家在奉國寺后門對著的胡同大院里。奉國寺是千年皇家寺廟,胡同里古樸寧靜。一個大院,十幾戶人家,略顯擁擠。大家共用一口水井、一個廁所,每天清晨,院子里男人壓水、女人倒尿盆……李小鬧喜歡這里的氛圍氣息,喜歡和小伙伴們在胡同里跑來跑去,藏來藏去。后來,她家搬到縣城西南,在廣勝寺塔附近,那里又留下了她快樂的身影。逐漸長大之后,全縣所有街巷、名勝古跡,包括大凌河畔、閭山山麓都留下了她幸福的回憶。
時光荏苒,讀幼兒園,上小學,升初中……縣城的生活,培養(yǎng)了李小鬧活潑開朗的性格,也培養(yǎng)了她陽光向上的愛好:唱歌、畫畫、寫作。在唱歌方面,她有著較高的天賦與敏感,電視里播放新歌,只要聽一遍,她就會唱。在畫畫方面,沒有相關工具,她就在教科書、作業(yè)本的頁邊上涂鴉,拿起樹枝在大地上勾畫。在寫作方面,她參加了學校里的詩社。
年輕的李小鬧性格叛逆,懷揣明星夢離家出走,最初是在一個私人雜技團,坐大篷車流浪江湖,四處奔走,她做主持人和歌手。一年后,她回到家鄉(xiāng)附近的一個地級市,先在歌舞團,后在評劇團,白天下鄉(xiāng)慰問演出,晚上和同事組樂隊串場走穴,收入不菲。這些經(jīng)歷,鍛煉了她的組織協(xié)調(diào)、口才表達、隨機應變等能力。
3年后,李小鬧22歲了,父母不同意她繼續(xù)“漂”下去,她回家接了父親在電影院的工作。半年后,閃婚;2年后,停薪留職下崗;而后,她四處打工。李小鬧還蹲市場賣過白條雞,收入微薄,最落魄的時候,一天只吃一頓飯。她做工時間最長的是賣家電,一干就是15年,從服務員一直做到店長。打工的經(jīng)歷鍛煉了她吃苦耐勞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回憶這段歲月,李小鬧說:“自己是怎么樣交給生活的,生活也會怎么樣回饋給自己?!?/p>
以石作紙,點石成畫
李小鬧最喜歡干啥?
李小鬧說,她這一生注定是和石頭有緣的,一直覺得石頭很自然地存在于生命中,觸手可及,永不消失。
小時候,李小鬧外婆家的山里有一種石頭,只要搖一搖,就會發(fā)出嘩啦嘩啦的聲音,當?shù)厝私兴饑\子,也有的地方叫它響鈴石。李小鬧和小伙伴到處撿這種石頭,然后拿在手里搖,比誰的聲音大。還有一種河里的石頭,蛋黃色,拿在手里一搓,會掉沫,滑滑的,當?shù)厝私兴茸樱ǚ窖裕阍?、肥皂),李小鬧把會掉沫的石頭想象成香皂,在臉上涂抹。外婆家盛產(chǎn)石頭,蓋房子、堆石頭墻、壓酸菜缸,石頭無處不在。后來李小鬧回到義縣縣城,石頭也到處可見。那時候,她特別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拿小石頭、白粉筆,在石頭墻上“天馬行空”。而后,她就癡癡地看著自己的“作品”。
時間到了2013年末,也就是李小鬧脫離了“全職媽媽”之后,有一天她無意中撿到幾顆小石頭,回想起小時候在石墻上“畫畫”的情形,就萌生了在石頭上畫畫的念頭。2014年2月,第一批石頭畫誕生了,她興奮地告訴身邊的朋友,有喜歡的就過來拿,瞬間被搶空。
嘗到樂趣的李小鬧,就更加樂此不疲了。一年里她畫過無數(shù)次,也毀掉無數(shù)個不成功的作品。那些石頭畫光鮮亮麗地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背后的她則是:滿手油彩,倦眼惺忪,松散毛糙的麻花辮垂于胸前。那一刻,就像醫(yī)生剛剛成功做了一個手術(shù),欣慰、歡喜、疲憊……
后來,李小鬧遇到了“瓶頸”:想在石頭上畫肖像,但感到力不從心。若想在石頭畫的路上走得更好更遠,必須提升繪畫水平。2015年11月,她開始拜師學藝,系統(tǒng)學習繪畫基礎,從素描到水粉再到油畫,逐漸從業(yè)余向?qū)I(yè)上轉(zhuǎn)變。直到后來,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根據(jù)石質(zhì)紋路形狀,以人物肖像、山水花鳥為題材,畫風別具一格。
2017年5月,李小鬧成立了繪畫工作室,這又是一個嶄新的開始。隨著石頭畫創(chuàng)作的深入,除了單個作品外,李小鬧還創(chuàng)作了很多大型套畫作品,十八羅漢圖、紅樓十二釵、山里人家四季景等多部組畫受到好評。無疑,她成功了,作品獲獎、被收藏,個人被宣傳報道、授予稱號。
在這期間,有朋友給李小鬧出主意:畫石頭畫也有成本,不妨在網(wǎng)上出售一些。她于是在淘寶網(wǎng)上開了個小店,很是盈利。大包小包往外郵寄,石頭畫就像長了翅膀,飛過崇山峻嶺,落在喜歡的人手中。
李小鬧說,她將把全部的情感賦予頑石,把所有的美好事物詮釋出來,春風十里,花香滿園,弄石揮舞,吟唱芳華。李小鬧先后成為錦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義縣作家協(xié)會會員、錦州市民間藝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義縣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
水到渠成,成就紅火主播
李小鬧怎么做的娛樂帶貨主播?
其實,早在2014年,李小鬧就接觸了網(wǎng)絡,混跡于各種論壇和貼吧,做石頭畫生意的時候開通了淘寶店。當東北娛樂帶貨主播逐漸興起的時候,為了推廣石頭畫,她在快手上注冊了賬號。沒想到,無心插柳的行為,卻“火”了自己的一段人生。
萬事開頭難。前期投入,僅話筒、補光燈、聲卡就花了1萬多元,也不知道前途怎么樣、能不能賺錢。姐姐看出了她的擔心,鼓勵她:“你就干直播吧,你口才不錯,我給你拿錢?!焙髞?,隨著直播的深入,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李小鬧陸續(xù)購買了大量衣服,她自嘲地說“夠開影樓使用的了”,還購買了假發(fā)等道具設備。
白天拍視頻并剪輯,一般需要五六個小時;晚上8點半或9點開播,一般播到12點;而后聯(lián)系客服,處理賣貨事宜,一般到次日凌晨兩三點才能睡覺。幾年來,李小鬧共上傳1000余段視頻。她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直播上,可謂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BE7B49A7-BB89-4384-B0BD-08972D762372
在快手平臺上,最初李小鬧做的是主播,主要是模仿秀。大眼睛,雙眼皮,披肩長發(fā),幽默搞笑,被觀眾誤認為是“小品演員”,頗受歡迎。粉絲多了后,她順勢做起了直播帶貨,首先是自己的石頭畫,后來兼帶家鄉(xiāng)土特產(chǎn)蜂蜜、秋梨膏、高粱米等,還有非遺項目產(chǎn)品小荷包等香草制品、編織制品。付出就有回報,直播娛樂帶貨的收獲不菲:物質(zhì)層面,僅2019年純收入就達到十余萬元;精神層面,獲得了很多榮譽。
政府主導,傳播歷史文化
李小鬧咋干起了歷史文化主播?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各行各業(yè)都受到?jīng)_擊,直播溫度逐漸下降,李小鬧的直播間也有些慘淡。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年10月,當李小鬧在痛苦中求索的時候,義縣文旅中心領導找到了她,將她的石頭畫項目搬到了奉國寺風景區(qū)內(nèi),進行免費扶持(免租金、免水電費)??h文旅中心扶持的手工業(yè)項目還包括:香草制品、編織制品、葫蘆烙畫、滿族剪紙、撕紙畫等。
在景區(qū)出售石頭畫時,李小鬧接觸了大量游客。一天,一位外地游客參觀完奉國寺后說:“這也沒意思??!就是幾間房子!”李小鬧告訴游客:“這是遼代的建筑啊,千年皇家寺廟!”“皇家?是努爾哈赤(清代皇帝)嗎?”李小鬧心中不是很舒服,感到有必要糾正一下,也為家鄉(xiāng)正名,就給這位游客講解起奉國寺的歷史由來和發(fā)展狀況。游客認為不虛此行,滿意離開,她也倍感自豪。一起賣手工制品的姐妹錄了一段李小鬧講解歷史的視頻轉(zhuǎn)給她。
當天晚上,李小鬧反復觀看這段視頻,為家鄉(xiāng)爭光的自豪感久久縈繞心頭。深夜,她突然想到:自己不妨開個直播號,專門講解奉國寺!原來做娛樂帶貨主播的時候,她其實已經(jīng)涉獵到這方面的內(nèi)容。直播時間長了,經(jīng)常有外地粉絲問:“你家鄉(xiāng)有什么歷史文化?有什么旅游景點?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玩的?”既然有這樣的基礎,那自己就為家鄉(xiāng)文旅工作做點貢獻!說干就干,凌晨,她就申請了一個抖音號“東北李小鬧”。
李小鬧上傳了幾個關于奉國寺的視頻之后,不僅引起了受眾的喜歡,還引起了義縣文旅中心領導的關注,再次找上了她。李小鬧還有些猶豫:“疫情期間,娛樂帶貨不好做,旅游文化也不好做啊?!鳖I導開導她說:“雖然現(xiàn)在是低迷時期,但也是運籌帷幄的好時候。等疫情結(jié)束,咱們就可以厚積薄發(fā)了?!?/p>
一番思想碰撞之后,李小鬧決定堅持做下去,并將內(nèi)容由單一的“奉國寺”拓展到“歷史文化”。現(xiàn)在,在她的抖音主頁上,作品有這樣的分類:遼代故事、奉國寺講解、非遺文化、宜州古城門故事等。隨著實踐的深入,還會增添分類。她說,家鄉(xiāng)義縣、錦州地區(qū)包括遼寧地區(qū)都和遼代息息相關,但生活中的確有一些人不了解遼史,這是一種缺憾。除了歷史學家外,還應該有其他人把遼史挖掘出來,用自己的話,用群眾喜歡的形式傳承下去?!斑|代故事”是順著歷史脈絡從頭講,把遼代歷史和義縣實際有機結(jié)合起來,主線從9位皇帝的故事一集集做下去,通俗易懂,接地氣,易于接受。在講解中,她還注重結(jié)合家鄉(xiāng)的建筑和文化,突出特性,帶動家鄉(xiāng)的文旅事業(yè)發(fā)展。
文旅中心領導還給李小鬧送來珍貴的歷史文化書籍:《義縣通史》《義縣文化》《奉國寺》等,需要其他資料,包括航拍資料,文旅中心有專人協(xié)調(diào)。需要到景區(qū)外拍攝,文旅中心提供一切支持,車輛、服裝、餐飲都有專人保障。有了政府的主導和支持,她做得越來越有信心。
李小鬧的工作又回到了主播工作的艱辛:拍段視頻需要兩三個小時,寫出文稿,反復熟記,一氣呵成,不能失誤;之后剪輯也需要用兩三個小時。為了保持賬號熱度,每天都要更新,如果斷更,就會掉粉。提到困難,李小鬧說:“只要你熱愛這個東西,困難都不叫個事兒,說困難就是做不下去的理由。”
看了李小鬧上傳的視頻后,很多粉絲紛紛來到義縣旅游,來了之后,都要和她聊上幾句。有一次,有位40多歲的湖南游客找到她說:“我是第二次來你們這里旅游了。第一次走馬觀花,沒看出有什么特別的,就匆匆回去了。后來,看到你的視頻后,我才覺得可能理解得還不夠,還應該再來看看。這次休假期間專程來你們這里,待了5天了。奉國寺、萬佛堂、廣勝寺塔、大凌河、寶林樓,包括大院胡同,我都去過了,越看越有味道……”義縣文旅中心因勢利導,利用社會各界骨干力量,組成“義縣文旅中心宣傳隊”,成員有作家、攝影家、主播等6人,李小鬧自然成為其中一員。
不拍視頻的時候,李小鬧大多在閱讀書籍、上網(wǎng)瀏覽,用她自己的話說“往內(nèi)存不多的腦袋里裝東西呢”。有一次,她在視頻中將“達斡爾族”說成“達涵而族”,受到粉絲批評,被罵上熱搜。為了負責和擔當,她鄭重道歉,又重新錄制一遍。這件事,給了她深刻的思考,接受了這個經(jīng)驗教訓:下一次,一定做得更好更優(yōu)秀。
截至2022年5月,李小鬧已經(jīng)上傳160余段歷史文化視頻,粉絲數(shù)超過1.5萬。李小鬧說:“即使有一個人因為看過視頻來家鄉(xiāng)義縣,就是我對家鄉(xiāng)的貢獻。只要還有一個人觀看我的抖音視頻,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編輯/閔莉BE7B49A7-BB89-4384-B0BD-08972D76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