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亞莉
一轉(zhuǎn)眼,從清華美院畢業(yè)到學(xué)校工作已經(jīng)9 年了,想起在大學(xué)的時候每天基本上就是吃飯、睡覺、畫畫,日子過得簡單又充實。參加工作之后,事情越來越多,責(zé)任和壓力越來越大,而自己的時間卻越來越少。尤其是剛生完孩子那兩年,時間變成了無數(shù)個小碎片,被各種細小的生活瑣事填滿。然而胸中還是燃燒著創(chuàng)作的激情,于是想方設(shè)法地從時間的碎片中尋找那一點空白,然后小心翼翼涂上心中的色彩。
這9 年的時光,雖然產(chǎn)量不高,但總算沒有停下創(chuàng)作的腳步。近日整理作品時,又看到了前年所繪的荷花系列,想起當(dāng)時寫生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那真是一段有趣的故事呀……
夏季是北京最美的季節(jié),因為荷花盛開了。北京有許多賞荷的好去處,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圓明園的荷花。圓明園本身就很美,與頤和園相比雖然同是皇家園林,但由于戰(zhàn)火的洗禮,使它少掉了一些雍容華貴,多了幾分清冷與厚重。平時的圓明園不算熱鬧,但是從6 月開始一直到7 月底,這期間那游客可謂是絡(luò)繹不絕,大家都是奔著圓明園的荷花去的。在這樣炎熱的季節(jié)里,坐上一艘小船,在開滿荷花的湖水里劃過,乘著清風(fēng)與淡淡的花香從這頭游到那頭,那滋味簡直太美妙了。
2020 年6 月的某一天,我和好友薇薇準(zhǔn)備好畫箱畫框、畫筆顏料,也奔著圓明園去了。在這之前,我們已經(jīng)來這兒踩過點,也選好了合適的位置,因此這次就直奔主題了。說起來在北京這么多年,這還是我第一次來圓明園畫荷花,以前對于花卉之類的題材不是太感興趣,總覺得太過甜美平淡,可塑性不強,然而這次寫生卻給我?guī)砹饲八从械捏w驗。
我們選的位置在一塊凸出的觀賞臺上,周邊大半圈都被荷花圍住。近處的荷花大約半人來高,花朵正熱烈地綻放,紅色花瓣在日光的照射下顯得鮮艷嫵媚,而白色又是如此地晶瑩剔透,清冷雅致。放眼望去,一池的美物層層疊疊鋪將開來,近處荷花與荷葉交相輝映,花莖與蓮子錯落有致,遠處點點骨朵兒在湖水的映襯下亭亭玉立,惹人憐愛,正是無處不成景,無處不成畫。畫風(fēng)景最重要的是意境,那意境由什么決定呢?筆觸、色彩等還是次要的,最關(guān)鍵是畫面的構(gòu)圖,有了好構(gòu)圖這幅畫就算是成功了一半。構(gòu)圖,說白了就是點、線、面的組合,黑白灰的分布,而眼前這荷花池中不知蘊含了多少美妙的構(gòu)圖,真是變幻無窮,令人欣喜!在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驅(qū)使下,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幅荷花作品,而這僅僅是個開端,有了這一次的經(jīng)驗,我馬上又開始做第二次寫生的準(zhǔn)備了。
第一次的寫生過程非常順利,畫出的作品我也很滿意,于是沒過幾天我又拎著畫箱出發(fā)了,然而這一次卻沒有上次那般順利了。外出寫生不像在家里畫畫,風(fēng)平浪靜四平八穩(wěn)的,它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但也總會有些意外的收獲。
這次我選擇的地點是奧森公園北園里一個隱蔽的角落,若非特意尋找,我還真不知道這里竟然還有這樣一處美妙的景色。這日天氣很好,我騎著電動車來到奧森的北園西門,鎖好車后便拎著沉甸甸的畫箱順著大路往里走。大約走了十來分鐘,在寬闊的大路旁出現(xiàn)了一扇鐵門,由鐵門進去路便窄了許多,走上一小段又拐到左邊更窄的小路上,沿著蜿蜒的小路往里走個二百多米便能隱約看見遠處的荷花了。這周圍都是些高低錯落的樹木,因此看不真切,一直走到近處的石板橋上,忽覺眼前一亮。只見這一方小小的池塘被密密麻麻的荷葉擠滿,大小不一的花朵點綴其中,為了獲取更多的陽光它們奮力向上,競相綻放,為這處靜謐的小天地帶來了無限生機。荷花與樹木一靜一動,池塘與天空一疏一密,它們自成一派景色,神秘且別致,令人心生向往。
池塘周圍只有一段小小的石板橋比較平整,只可惜此處沒有好構(gòu)圖,為了獲得心怡的畫面,我在池塘邊的泥坡上支起了畫箱,用石塊穩(wěn)住了支架。雖然條件艱苦點,但眼前的景色太過誘人,所以很快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創(chuàng)作之中了。大約過了一小時,我正畫到關(guān)鍵處,一個雨點忽然落了下來,緊接著密密麻麻的雨點砸落,把畫盤和畫布全都打濕了。油畫其實不怕水的,但還沒干的油畫卻不行,雨點打在畫布上會把顏料沖掉留下白點,雖然還能繼續(xù)遮蓋,但是如果一直有水就沒法畫了。我趕緊把唯一的雨傘撐起來擋在畫上面,自己穿上了雨衣,就這樣站在樹下靜靜地等待。四周悄無一人,萬籟俱寂,唯有雨聲。漸漸地,我心中的煩躁平息下去,看著眼前的景色仿佛進入了另一番新天地。“留得殘荷聽雨聲”,今天我算是真正體會到李商隱這句詩的妙處了。雨水打在荷葉上淅淅瀝瀝,綿延不斷,盛放的荷花在雨中逐漸凋零,花骨朵兒卻依然挺立雨中,堅定而平靜。雨越來越大,水汽蒸騰,整個荷花池被一層薄薄的水霧籠罩,放眼望去,仿佛置身仙境一般……
這之后我又畫了好幾幅荷花系列的作品。有了前兩次對荷花寫生的經(jīng)驗,我決定根據(jù)自己收集到的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在畫面中加入更多的主觀情感,于是便有了《荷塘清韻》 《佛光》和《7 月》這三幅圓形構(gòu)圖的作品。在《荷塘清韻》中,我描繪的仍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觀看視角,而從《佛光》到《7 月》,我把荷花的細節(jié)進一步放大,最終畫面只聚焦在荷花本身,盛放的花朵極具視覺沖擊力,其外輪廓與圓形畫框相得益彰;花瓣自身的獨特質(zhì)感,花瓣之間的相互交錯,再加上光影與色彩的變幻,使得畫面的細節(jié)和層次更加豐富而飽滿。
回看整個荷花系列的作品,我一直嘗試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體現(xiàn)荷花的美,有時感覺自己已經(jīng)拼盡全力了,現(xiàn)在看來其實還有上升的空間。也許藝術(shù)就是這樣吧,只有永遠在追尋的路上才能收獲最大的幸福。如今我仍在繼續(xù)追尋,雖然時間還是零零碎碎的,雖然瑣事永遠也干不完,但是手中的筆卻也從未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