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川翔
(廣州JFE鋼板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1464)
低合金高強度鋼具有較高的強度、優(yōu)良的焊接性能和冷成形性能,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yè)。汽車用低合金高強鋼一般以C-Mn系或Si-Mn系為基礎,通過添加V、Nb、Ti等合金元素進行微合金化,并結合先進的生產(chǎn)工藝控制技術,從而滿足汽車制造業(yè)對汽車結構用鋼強韌性等方面的要求[1-2]。
合金化熱鍍鋅鋼板具有優(yōu)良的耐蝕性、涂裝性、焊接性和表面強度,在汽車工業(yè)中得到了較多應用[3]。以高強鋼為基板的合金化熱鍍鋅工藝,在連續(xù)熱鍍鋅線退火爐的高溫環(huán)境下,高強鋼中合金元素容易與爐內痕量的水汽或氧氣反應,在鋼板表面生成氧化物顆?;虮∧ぃ绊戜摪迮c鋅液之間的浸潤性[4]。
目前,關于高強度熱鍍純鋅材料浸潤性的研究,已有不少報道[5-7]。但是,關于低合金高強度熱鍍鋅材料浸潤性問題的研究還少見報告。本文針對某鋼廠生產(chǎn)的590 MPa級低合金高強度熱鍍鋅鋼板表面亮點缺陷展開研究,探討了該缺陷的產(chǎn)生機理,并提出了解決方法。
試驗用材料為590 MPa級低合金化高強度熱鍍鋅鋼板,規(guī)格1.8 mm×1100 mm,其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鋼的化學成分(質量分數(shù),%)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tested steel(mass fraction,%)
選取具有表面亮點缺陷的試驗鋼板如圖1所示,分別對試樣表面、截面及剝離Zn鍍層后的鐵基體表面進行試驗分析。試驗中使用10%(質量分數(shù))稀鹽酸進行Zn層剝離,Zn層反應完后立即用大量蒸餾水沖洗,接著用酒精清洗后干燥備用。使用Hitachi SU-1500型掃描電鏡對試樣形貌進行分析,使用配套EDS能譜儀對試樣進行元素成分分析。
圖1 試驗鋼表面缺陷宏觀形貌Fig.1 Macro-morphology of surface defects of the tested steel
圖2為試樣鍍層表面形貌,其中方框為亮點缺陷位置。從圖2(a)中可以看出,缺陷位置黑色平整塊狀結構分布較正常位置集中。從圖2(b)中可以看出,缺陷位置白色相富集成圓形,直徑約φ600μm,正常位置白色相彌散分布。根據(jù)表2的EDS能譜分析可以看出,缺陷位置2點Zn元素平均含量為91.94%,正常位置3點Zn元素平均含量為89.89%,缺陷位置Zn含量較正常位置偏高。
表2 圖2(b)中各位置的EDS分析(質量分數(shù),%)Table 2 EDSanalysis of the positions in Fig.2(b)(mass fraction,%)
圖2 試樣鍍層的表面微觀形貌Fig.2 Micro-morphologies of coating surface of the specimen
圖3為試樣缺陷位置和正常位置的背散射電子圖。與正常位置對比,缺陷位置由光整導致的壓縮片狀結構相[8-9]數(shù)量較多,面積較大,且相互連結,片狀相之間裸露的粒狀晶組織較少。利用FactSage 8.1(FSstel數(shù)據(jù)庫)計算的Zn-Fe相圖(質量分數(shù))如圖4所示,結合Zn-Fe相圖和鍍層表面EDS能譜可知,鍍層表面粒狀晶組織為δ相。
圖3 試樣中缺陷位置(a)和正常位置(b)的背散射電子圖Fig.3 Backscattered electron maps of defect site(a)and normal site(b)in the specimen
圖4 Zn-Fe二元相圖Fig.4 Zn-Fe binary phase diagram
圖5為剝離鍍層后Fe基體表面形貌。從圖5可以看出,F(xiàn)e基體表面平整致密,沒有合金元素氧化物顆粒殘留(見表3)。表3中EDS能譜表明,缺陷位置Fe平均含量95.85%、Mn平均含量1.13%,正常位置Fe平均含量94.99%、Mn平均含量0.81%。
圖5 試樣剝離鍍層后Fe基體表面形貌Fig.5 Surface morphology of Fe matrix of the specimen after peeling off coating
表3 圖5中各位置的EDS能譜(質量分數(shù),%)Table 3 EDSanalysis of the positions in Fig.5(mass fraction,%)
圖6為試樣缺陷位置截面背散射電子圖。從圖6可以看出,F(xiàn)e基體表面平整,Zn鍍層厚度均勻,測量缺陷位置鍍層厚度為9.04μm。EDS能譜分析數(shù)據(jù)表明,鍍層內沒有檢測到Mn,Zn-Fe界面位置也沒有發(fā)現(xiàn)合金元素氧化物顆粒。相關研究[10-14]表明:高強鋼中Mn元素在退火過程中容易在基體表面富集并被氧化成MnO顆粒,在-60~0℃露點條件下,Mn的外氧化程度呈拋物線分布,且在-30℃時達到最大值。在后續(xù)熱鍍鋅過程中,MnO顆粒位置不能形成完整致密的Fe2Al5Znx抑制層,從而影響基體表面浸潤性,嚴重時可以造成漏鍍缺陷。同時,MnO顆??梢耘cZn液中有效Al發(fā)生鋁熱反應被還原,該反應在熱浸鍍鋅460℃下反應平衡常數(shù)極大。結合動力學分析,當基體表面MnO顆粒尺寸較小時,Zn液中有效Al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將MnO顆粒全部還原,從而改善了Fe基體表面浸潤性。同時,由于MnO顆粒還原需要消耗一定量有效Al,因此在Zn-Fe界面處會形成Al元素局部貧化區(qū)。調查該鋼卷生產(chǎn)時露點約為-40℃,缺陷位置截面EDS分析(見表4)表明,退火過程中析出的氧化物顆粒被鋅液中Al完全反應。
圖6 試樣缺陷位置截面的微觀形貌Fig.6 Micro-morphology of cross-section of the specimen at defect location
表4 圖6中各位置的EDS能譜(質量分數(shù),%)Table 4 EDSanalysis of the positions in Fig.6(mass fraction,%)
以上分析表明,在-40℃露點退火過程中高強鋼表面析出的MnO顆粒尺寸較小,在熱鍍鋅過程中被Zn液中有效Al完全還原后,改善了基體表面浸潤性,避免了漏鍍缺陷發(fā)生。但由于該位置沒有形成完整致密的Fe2Al5Znx抑制層,且Al含量較低,與正常生成完整抑制層位置對比,缺陷位置在合金化過程中Zn-Fe擴散速度快,鍍層生長厚且不均[15]。在后續(xù)光整過程中,缺陷位置有更多區(qū)域被光整成壓縮片狀結構,這些密集分布的壓縮片狀結構面積大,且相互連結,宏觀上表征為鍍層表面亮點缺陷。
基于以上分析和相關理論研究[13-16],通過降低爐內露點至-50℃,抑制低合金高強鋼中合金元素外氧化,可以減少基體表面MnO顆粒物形成和析出,從而改善基體表面浸潤性,消除鍍層表面亮點缺陷。
1)低合金高強鋼中合金元素Mn在退火過程中選擇性氧化析出形成MnO顆粒,在熱浸鍍鋅過程中該顆粒位置不能形成完整致密的Fe2Al5Znx抑制層,從而導致在后續(xù)合金化過程中Zn-Fe擴散速度快,鍍層生長厚。光整過程中,該位置光整形成的壓縮片狀結構相數(shù)量多、面積大,且相互連結,宏觀上表征為鍍層表面亮點缺陷。
2)通過降低爐內露點,抑制基體表面合金元素外氧化,可以避免鍍層表面亮點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