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琴,姜旭,劉少東,張瀟涵,馬偉平
1.中油國際管道有限公司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北京 100029)2.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 陜西分公司(陜西 西安 710000)3.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 廣西分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0)4.甘肅中石油昆侖燃氣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5.國家管網(wǎng)集團北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 管道科技研究中心(河北 廊坊 065000)
高寒、極地、沙漠等惡劣環(huán)境對管道設計和運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1]。國家標準GB 50251—2015《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guī)范》對于高鋼級、大口徑、高壓力輸氣管道是否適用,壁厚設計值能否保證管道系統(tǒng)的安全性需要深入研究[2]。我國在超大輸量天然氣管道設計、施工和運行方面經驗還不完善[3]。管道設計除保證管體機械強度和承壓能力,還應考慮管道服役中第三方破壞、腐蝕、材料制造與施工缺陷等失效因素的不確定性。本研究采用基于可靠性的設計與安全性評價方法,計算了西氣東輸二線、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目標可靠度和失效概率,探討了GB 50251—2015 對于高鋼級、大口徑、高壓力輸氣管道的適用性,提出新建大型輸氣管道工程設計的合理化建議。
我國天然氣管道按照基于第三強度理論的應力準則,即管道內壓產生的環(huán)向應力應小于等于管材許用應力,許用應力是管材最小屈服強度與設計系數(shù)的乘積。設計系數(shù)是將管材、施工、運行等方面的不確定性集中表征為一個經驗系數(shù),不能真實反映管材性能及管道施工與運行維護水平。隨著管材性能、制造以及管道施工、運行技術進步,與設計系數(shù)相關的不確定因素降低,采用設計系數(shù)的理念存在一定局限性[4]。
式中:σ為管壁環(huán)向應力,MPa;p為管道輸送壓力,MPa;D為管徑,mm;t為壁厚,m;[σ] 為管材許用應力,MPa;F為設計系數(shù);σy為管材最小屈服強度,MPa。
為解決單一設計系數(shù)的局限性,國外提出基于可靠性的設計與評價方法,基本思想是定量計算和分析管道極限狀態(tài)下的載荷和抗力不確定性因素,針對管道實際失效形式進行設計和評價,避免不合理或過于保守設計,保證管道設計、材料、施工、運行和操作原則的統(tǒng)一性[5]。自20 世紀60年代,美國機械工程師協(xié)會(ASME)、英國天然氣公司和國際管道協(xié)會研究建立了含腐蝕缺陷管道剩余強度評價和壽命預測方法[6],在此基礎上,國外管道可靠性設計與安全性評價方法已形成系統(tǒng)的、成熟的通用技術,已制定國際標準ISO 16708—2006《管道輸送系統(tǒng)-基于可靠性的極限狀態(tài)方法》。加拿大國家標準CSA Z662—2015《油氣管道系統(tǒng)》中規(guī)定了陸上非酸性天然氣管道基于可靠性的設計和評估方法??煽啃苑椒ㄒ褢糜诟吆O地、山區(qū)和地震斷裂帶等特殊環(huán)境管道設計,以及應用于在役管道提高運行壓力和輸量的安全性評估,例如英國BPNorthstar 管道,加拿大Enbriidge-Norman Well 管道采用了基于應變的設計方法[7]。
2004年我國西氣東輸二線穿越強震區(qū)和活動斷層段采用了基于應變的管道強度設計方法[8]。從2012年開始,國內開展“天然氣管道基于可靠性的設計和評價方法”等重大專項課題研究,結合我國管道設計施工實踐、實際情況和失效因素,制定了天然氣管道可接受社會風險和個體風險,建立了基于腐蝕、第三方破壞和缺陷的天然氣管道可靠性模型和評價方法[9]。根據(jù)管材、施工、運行、腐蝕和內檢測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目標管道可靠度及失效概率,形成輸氣管道安全評價技術。
基于可靠性方法評估管道系統(tǒng)安全性的基本思路是,計算按照GB 50251—2015中設計系數(shù)和設計壁厚下的目標可靠度;根據(jù)管道設計參數(shù)和運行維護數(shù)據(jù),計算管道失效概率;如不滿足目標可靠度,則需要微調設計參數(shù),制定維修計劃,直至滿足目標可靠度。
GB 50251—2015 規(guī)定輸氣管道直管段管壁厚度按式(2)計算。
式中:δ為鋼管壁厚,mm;P為設計壓力,MPa;?為焊縫系數(shù);t為溫度折減系數(shù)。西氣東輸二線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一級、二級、三級地區(qū)強度設計系數(shù)F分別為0.72、0.6和0.5,計算壁厚見表1。
表1 中俄東線和西氣東輸二線天然氣管道計算壁厚
目標可靠度是評價管道安全性的重要準則,主要考慮管道極端極限狀態(tài)失效后(管道大量泄漏、管體破裂等)對周圍環(huán)境和人員的安全影響。管道極端極限狀態(tài)的目標可靠度如下。
式中:RT為管道極端極限狀態(tài)的目標可靠度;ρ為人口密度,人/(104m2)。管道最大允許失效概率與管道目標可靠度之和為1。
GB 50251—2015 中居民戶數(shù)(建筑物)考慮我國實際情況,以(15~100)戶/(2 km×0.4 km)進行劃分。考慮管道沿線經濟發(fā)展和人口密度增長可能性[10],每戶按照3.5 人計算,一級、二級、三級地區(qū)人口密度分別為0.66、4.34、12.03 人/(104m2)。西氣東輸二線、中俄東線管道最大允許失效概率見表2。在相同管道設計參數(shù)條件下,中俄東線管徑1 422 mm 相對西氣東輸二線管徑1 219 mm 管道目標可靠度要求略有降低,原因是管道壁厚增加,管道系統(tǒng)本質安全性和抗風險能力相應提高。
統(tǒng)計我國管道事故原因主要是第三方破壞、外腐蝕、材料制造與施工缺陷、自然地質災害和地面移動等,其中開挖施工破壞和外腐蝕是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占全部管道事故的60%~76%[11]。管道極限狀態(tài)主要考慮輸送壓力下外腐蝕造成的大量油氣泄漏、管道破裂以及第三方機械挖掘造成的管道失效。針對含腐蝕缺陷管道剩余強度計算法,國外開展大量研究并提出多種預測模型,國際管道協(xié)會根據(jù)103 組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比選驗證,選定C-FER方法建立了腐蝕管道爆裂極限狀態(tài)方程[12]。
式中:g為腐蝕管道爆破壓力修正值,MPa;pb為含腐蝕缺陷管道預測破裂壓力,MPa;p0為無缺陷管道預測破裂壓力,MPa;d為管道缺陷深度,mm;t0為管道壁厚,mm;σu為管材抗拉強度,MPa;Mt是Folias 系數(shù);B1,B2是腐蝕管道爆裂模型誤差系數(shù)。
利用蒙特卡洛模擬方法對管道極端極限狀態(tài)失效概率進行計算,得到管道總體失效概率。
式中:cr是管道大量泄漏與管道破裂失效后果之比,PLL、PRU分別是管道大量泄漏、爆裂的失效概率,次/(km·a)。
西氣東輸二線、中俄東線總體失效概率見表3。管道總體失效概率均小于最大允許失效概率,說明按照GB 50251—2015 中設計系數(shù)和設計壁厚下中俄東線管道工程滿足目標可靠度要求,理論上可以保證管道安全運行。在相同管道設計參數(shù)條件下,管徑1 422 mm 相對管徑1 219 mm 管道失效概率更低,即管道壁厚增加,管道系統(tǒng)本質安全性和抗風險能力相應提高。
表3 西氣東輸二線、中俄東線管道總體失效概率
1)以管徑1 219 mm 和管徑1 422 mm 的大型輸氣管道為例,按照國家標準GB 50251—2015中設計系數(shù)要求和壁厚計算方法,管道系統(tǒng)滿足目標可靠度要求,驗證了GB 50251—2015管道設計方法對于大口徑、高鋼級、高壓力輸氣管道基本適用。
2)在相同管道設計參數(shù)條件下,管徑1 422 mm相對于管徑1 219 mm 管道目標可靠度要求略有降低,同時管道失效概率更低,管道系統(tǒng)本質安全性和抗風險能力相應提高,從而為管道運行管理提供了基本保證和安全裕量。
3)根據(jù)我國管道失效因素分析,加強第三方施工監(jiān)管、建立外腐蝕監(jiān)測評價程序可以有效降低管道失效概率,也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內容。
4)可靠性設計和評價方法是一種科學、合理的方法,管道失效形式和概率后果更符合管道實際情況,可以作為GB 50251—2015輸氣管道設計方法的有益補充。
5)新建輸氣管道設計基本原則是壁厚等級和應力水平首先應滿足GB 50251—2015規(guī)定的要求,同時分析計算設計參數(shù)下的目標可靠度,根據(jù)管道實際情況預測管道失效概率,并進一步優(yōu)化調整設計參數(shù),保證管道本質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