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蒂皮·德格雷 譯/黃天源
【內容簡介】
小女孩蒂皮出生在非洲,從小跟隨拍攝野生動物的父母在叢林中長大,她坐在鴕鳥背上玩耍,親大象的鼻子,和獵豹一起散步,跟著狒狒爬樹……
在蒂皮父母拍攝的130多幅珍貴的原生態(tài)照片里,我們可以感受到蒂皮和每一個野生動物的真實友情,以及野生動物的溫順和靈性。蒂皮會用眼睛和動物交流,會和動物說話,和動物相親相愛,人與動物水乳交融的情景,讓我們看到了人和動物的交流是生命的本能。
人和動物都是地球的孩子,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當我們把動物當作家人、和動物和睦相處的時候,每顆心都會被善良和溫情融化,大自然母親會用生生不息的愛給人類饋贈與回報,讓所有的生命和諧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
本書在法國出版后,被譯成中、德、日、英多種語言,在29個國家和地區(qū)發(fā)行,深受讀者喜愛。
阿布,我的大象哥哥
阿布是我的大象哥哥。不過,它已經是一頭成年象,因為它已經三十多歲了。阿布的故事可有趣了。它是一頭……美洲象!我知道,這也許會顯得很奇怪,但事實就是這樣。我是在非洲的博茨瓦納遇上它的,在我父母的一位朋友家里,他的名字叫朗達爾·莫爾。他迷戀大象迷得簡直要發(fā)瘋。他養(yǎng)有很多大象。他在奧卡萬戈河三角洲給它們建了一座大象園,喂它們食物,照料它們,像家里人一樣撫養(yǎng)它們。作為回報,大象們也樂于幫他的忙,讓游客坐在它們的背上走來走去,或者是給人拍電影。在這些大象當中,有一頭名叫阿布。大象們一起在美洲一家馬戲團演出,相互之間十分要好。后來,朗達爾移居非洲,就把阿布帶上,用船運了過來。
阿布很優(yōu)秀,是我的朋友、兄弟,我愛它。我們只要在一起,就會覺得很高興,很幸福。當我坐在它的頭上,雙腿搭在它的兩只大耳朵上的時候,我真不知道世上還有沒有比這更快活的時候。在大象身上,這是唯一真正讓人感到舒服的地方了,象身的其他地方都長滿了粗毛,把人刺得挺難受的。
我呀,一爬到阿布身上,就能待上好幾個小時不下來,我覺得太舒服了。
阿布體重5噸,但它從不會踩著我。象就是這樣,它們總是十分關照小孩的。
坐在鴕鳥背上真開心
坐在鴕鳥背上真開心。鴕鳥背軟綿綿的,很暖和,好舒服啊。
這只名叫林達的鴕鳥,我是在一個養(yǎng)殖戶那兒見到的。他養(yǎng)的鴕鳥多著呢,有一大群。他養(yǎng)鴕鳥賣肉,賣羽毛。在南部非洲,當地人通常把鴕鳥宰了以后,在肉里添上香料,然后曬干,吃起來味道好極了。肉變得很硬,要嚼很久才能咽下,不過,味道確實很香。這種臘鴕鳥肉我十分喜歡吃。
鴕鳥的樣子并不可怕,但仍然要小心。它們的爪子上長著鋒利的指甲(人們把它們叫作距),可以當刀使。如果捕獵者向它們進攻,他們就會被距開膛破肚,然后死去,因為它們一只只力大無窮。林達卻很善良,老怕把我掀翻,常常不愿動一動身子。不過,我倒喜歡它奔跑,我寧愿它跑得飛快。鴕鳥要是跑起來,便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鳥了。
豹子很危險,但我照樣跟它玩
在汶多克村旁邊,住著很多牧民,他們在山上養(yǎng)著一大群一大群的牛。我就是在牧民戴維和佩達的家里見到豹子杰比的。當地的牧民都有一個頭痛的問題,他們的牛群常常遭到豹子的襲擊。為了防范豹子,他們四處布下陷阱。有一次,杰比的媽媽掉進了陷阱,傷得很重很重,后來死去了。在死去以前,它生下了兩頭小豹,一雄一雌。戴維把小雌豹給了鄰居,留下雄的,并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杰比。杰比就這樣在戴維和佩達家安了家。
戴維和佩達用奶瓶給杰比喂奶,像養(yǎng)小孩那樣撫養(yǎng)它,但也沒有把它馴化過來,杰比仍然是豹子。豹子呢,可危險了。這我很清楚,但我不為所動,照樣跟它玩。它看到我并不怕它,所以也不攻擊我。它可愛得很。我看見它要做蠢事了,就大聲地罵它,于是它便停下來,用一雙不解的眼睛看著我。
有一次我跟它玩,它用嘴咬我的肩膀,它沒有把牙合上,只是輕咬了一下,不然我就沒有肩膀了。從那以后,我真的覺得,如果它想,就會毫不費力地把我吃掉。
后來,有一天,那場面真恐怖。那天,我和媽媽、達杜以及變色龍萊昂一起去散步。杰比也許是聽到我們的聲音,想跟我們走,便連招呼也不打,跳到了屋頂上,然后用力一蹦,越過院子的柵欄,追上我們。路上,豹子遇見兩個非洲小男孩。兩個小男孩一見豹子,便驚慌失措,大喊大叫,奪路而逃。他們不知道,遇上野獸,這樣做是萬萬不行的。杰比把兩個小男孩當作獵物追趕起來,并逮住了小的那個……
父母親和我眼睜睜地看著所發(fā)生的一切,卻無能為力,豹子動作快得很啊。杰比離獵物只有幾米遠,嘴里都是血,正準備發(fā)起攻擊。
我聽到達杜的聲音。他一把將渾身是血的小男孩抱起,輕聲對豹子說話。我看得出,杰比并不想放走小男孩。我想它甚至想撲向達杜,把獵物搶回來。也許它還想攻擊達杜呢。
看到這些,我很生氣很生氣。得有人下命令,讓杰比收手。于是,我徑直向它走去,說:“杰比,停下來!”
杰比能聽懂英語,很多納米比亞人也會講英語。為了肯定它聽清楚了,我在它的鼻子上打了一下。這樣輕輕地但又是堅決地打它一下,是要讓它明白,它正在做件大蠢事,如果它不聽我的話,我就會大發(fā)脾氣了。
于是,它坐了下來,倒在地上,像每次挨罵一樣。它好像迷惑不解。
接著,戴維趕到了。小男孩被送到了醫(yī)院。還好,他沒有死,但他那雙面對杰比睜得大大的恐怖的眼睛,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他以為要完了,他有理由這樣想,我真的相信杰比想要他的命。
杰比受到了很嚴厲很嚴厲的處罰,被用鐵絲網關了起來,連頂也封住,再也出不來了。我常去看它,跟它說話,把手伸進鐵絲網撫摸它。它高興得不得了,往我身上撒了一泡尿,表示它愛我。
我想把這友誼的氣味留下來,不愿意洗掉,但媽媽說那不行,我只好乖乖地洗澡,她拼命地搓我。
溫柔的小獅子——穆法薩
我認得一頭小獅子,可愛極了。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叫穆法薩。它好溫柔好溫柔,也很逗。我倆常在一起玩。有一回,我們一起午睡,它吮吸著我的拇指睡得很香。
第二年我們又見面的時候,它像變魔法似的長得好大好大了。它認出我來了,慢慢走近我,跟我玩。它用尾巴觸摸我。它力氣可大了,尾巴輕輕擦了我一下,害得我差點跌倒。
我父母不大相信穆法薩,不想讓我跟它待在一起。真可惜,但他們確實不放心。他們不放心,我就不要硬碰了。其實,跟人打交道也是一樣的。
害怕多沒出息
我很喜歡蛇,用手摸摸蛇覺得它軟綿綿的。很多人見了爬行動物就很怕很怕。害怕多沒出息——除非怕恐怖電影,怕做錯事。可是,怕蛇就好笑了。我喜歡蛇喜歡得不得了。不過,說真的,害怕,這東西是要戰(zhàn)勝的,不然就成瘋子了。
我呀,如果害怕了,或者很激動,我就努力戰(zhàn)勝它。比方說,游泳池里常有個叫“撲通”的東西,是專門負責清洗池底的機器人。這機器人往前走的時候會發(fā)出很響的聲音。我之所以把它叫“撲通”,是因為機器人發(fā)動起來后,我就害怕得心“撲通、撲通”地跳。跟達杜游泳的時候,我好幾次潛到水下,靠近它,習慣它?,F(xiàn)在好多了,因為我已戰(zhàn)勝了害怕。
對待蛇也一樣,我很想幫助大家戰(zhàn)勝害怕。當人們看見我跟蟒蛇玩的時候,他們心想我行他們應該也能行。于是他們就把手伸過去。他們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是那么可怕的。而我啊,還覺得舒服哩。
和狒狒好上了
一天,我實在想認識埃爾維,但大人一個個都反對我這樣做。我得告訴你們,埃爾維是一只高大強壯的公狒狒,嘴里長著危險的大牙齒,樣子確實可怕。大家都想它準會很好斗,它會做出什么事也很難料到。我呀,不知為什么,感覺告訴我,我能靠近它。最終,爸爸媽媽只好同意我靠近它了。他們特別叮囑我,不要用眼睛盯著它,它會把這看成不懷好意,或是挑釁的,會把它激怒。于是,我只看看它的手,然后把我的手靠上去,很輕很輕地靠著。動物就是這樣,得互相碰一下,才能相識。熟悉氣味也很重要。
埃爾維用鼻子嗅著我。它應該覺得我不是它的敵人。我友好地撫摸了它一下。它很安詳。一只狒狒的手,真逗,毛絨絨的好暖,像人的手。
我離開狒狒的時候,媽媽和達杜松了一口氣。我很高興能夠遇到埃爾維。雖然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成為朋友,但這次交往讓我放下了對狒狒的敵意。
我最喜歡冒險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問題。而當我在非洲過著野外生活的時候,就什么事也沒有。可等我回到巴黎,又去了馬達加斯加,問題就像跟屁蟲一樣跟來了。大家都說馬達加斯加美極了,但當我們到了那里,才發(fā)現(xiàn)上當了。那里有很多丑陋的東西,孩子們都很不幸。到處都是病人,成千上萬的人死去。
一個地方的風景當然會很美,不過只要有丑陋的東西,那就變成了災難。我情愿不再去回想這一切,如果要回憶,就只是想起我在那里的變色龍朋友:露絲夫人、泰爾瑪夫人、路易絲夫人、格林先生,還有最擅長做鬼臉的格羅斯·馬克斯,他的脾氣糟透了。
在生活中,我最喜歡冒險。大人都以為在非洲和野生動物生活在一起,這就是冒險,他們大錯特錯。
冒險嘛,就是到廚房偷點糖果和點心,和最好的朋友在小房間里偷偷地分享。為了保守這個秘密,還要一起克服恐懼。不過,大人覺得這些冒險都是干蠢事,那是因為他們完全不了解,或者忘記了冒險的滋味。
如果生活中只有這些美好的事,那就像做夢一樣美了……如果再來點古怪冒險,生活就一點兒也不會無聊了。我們甚至可以說,經歷冒險,才是幸福的秘密。當然,你可得挑那些不會出問題的險去冒。
(依依摘自云南教育出版社《我的野生動物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