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劉志禎,蔡華忠,苗振軍,宋超,魏法星
(江蘇大學附屬醫(yī)院急診科,江蘇 鎮(zhèn)江)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發(fā)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來我國留學人數(shù)顯著增加,但留學生教學存在語言文化等差異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在醫(yī)學教育中,急診課程中的心肺復蘇為必須掌握的內容,學生應該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操作都能夠做到掌握和熟練應用。然而,心肺復蘇課程中,其理論相對復雜,且其操作具有時效性和準確性,因此,在心肺復蘇的教學過程中,如何讓留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和實踐操作是比較難的。本研究中,我們將BOPPPS教學模式聯(lián)合翻轉課堂應用于MBBS心肺復蘇教學中,并探討其教學效果。
選取江蘇大學MBBS2017級學生63人,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32人,對照組31人。實驗組中男生14人,女生18人,平均年齡(21.35±1.45)。對照組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平均年齡(21.75±1.26)。兩組學生在性別和年齡基礎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肺復蘇的教學由同一名急診教研室副高職稱教師擔任。
1.實驗組:采用BOPPPS聯(lián)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施教。
(1)第 1、2 課時:基礎知識學習。
1)課前。教師準備:上傳 PPT、文檔、視頻、網絡資源等至網上學習平臺,明確學習目標,布置課前作業(yè)。學生學習:預習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基礎知識。
2)課堂。教師運用 BOPPPS教學模式,精講知識,分析案例。BvsP(導入vs前測):就呈現(xiàn)的案例請學生進行分析。O(目標)。引導學生總結本模塊的學習目標。P(參與式學習)。學生呈現(xiàn)課前作業(yè),進行分享和討論。小組分別上臺呈現(xiàn)課前搜集的心肺復蘇相關理論知識;抽簽決定其他小組對上臺小組的分析進行點評。P(課后測試)。教師布置CPR相關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結合課堂中的知識點,總結與理解知識點。S(總結)。總結課堂內容,布置作業(yè)。帶領學生回顧主要內容。
(2)第 3、4 課時:CPR實踐
1)課前。教師下達明確學習任務,要求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嘗試性實踐。教師準備:上傳視頻以及考核評價指標至網上學習平臺,布置模擬講課作業(yè)。學生學習:以組為單位進行心肺復蘇操作的演練。
2)課堂。運用BOPPPS教學模式,進行操作實踐。BvsO(導入 vs 目標):回顧上節(jié)所學,明確活動評價指標。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的理論知識。PvsP(前測 vs 參與式學習):模擬操作,并進行綜合性評價。抽簽決定上臺小組順序和操作人員,每組確定1名同學操作;請小組內先進行反思性評價,鼓勵其他小組學生進行點評,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本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模擬講課嘗試進行“教學做合一”,能夠對本模塊的內容有更深入的體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P(后測):布置作業(yè),了解實踐效果。完成多元化心肺復蘇考核。課程結束后,完成心肺復蘇實踐操作考核和急診醫(yī)學的理論考核,并針對授課情況進行學生評價。
2.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LBL教學模式。教師進行授課講解,學生課堂中聽課并記錄以及進行相關操作。
教學結束后進行三個方面的評價。分別為心肺復蘇理論考核、實踐操作考核和學生的不記名形式問卷調查。①理論考核采用閉卷形式,滿分100分,課程結束后進行。②實踐操作考核滿分100分,對照CPR評分表進行評分。③問卷調查:課程結束后將問卷發(fā)給學生,填寫結束后收回。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 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 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心肺復蘇理論成績考核,兩組比較實驗組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 1。
表1 兩組心肺復蘇理論成績比較
2.心肺復蘇實踐操作考核,兩組比較實驗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的操作準確性和熟練度等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心肺復蘇操作考核成績比較
3.問卷調查課堂效果比較,實驗組的10項課堂效果評價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的課堂效果評價比較
高質量教學課程是提高高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需要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設計課程,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方法的中心,這可能會抑制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限制創(chuàng)新人才的發(fā)展。因此,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是教學的最終目標。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高等教育也在不斷提升,尤其是在一帶一路政策的帶領下,來我國留學的人數(shù)也在逐年增加。MBBS教學和國內本科生教育存在較多不同,我校的留學生來自五大洲的多個國家,由于不同國家之間的生活習慣、道德水平、宗教等的影響,導致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和水平參差不齊,從而導致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其次部分學生從小接受西式教育,他們更愿意去討論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目前國內一些課程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導致他們學習興趣低下,在部分傳統(tǒng)教學課程中,我們經常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自由散漫,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部分課程出勤率不高,這將嚴重影響教學成果,然而我們發(fā)現(xiàn)在實習課程和操作課程中,留學生的出勤率普遍高于傳統(tǒng)理論課程,顯示他們更愿意自己去理解和操作,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學習,而不是一味的填鴨式教育。另外,留學生的語言多采用英語,但是不少國家的留學生英語方言較重,和教師溝通時候有障礙,另外,承擔MBBS教學的老師有部分未能出國學習英語,因此在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中仍存在問題。最后,部分留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和記錄新知識的方式也不同。因此,我們需要調動留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學習并不斷去鞏固知識和相關技能,只有不斷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將知識更好地傳授于他們。目前已有翻轉課堂[1-4]、情景化模擬、BOPPPS[5-8]、PBL/CBL等教學模式應用于急診心肺復蘇教學中。
翻轉課堂強調準備活動的重要性,這些活動可能包括閱讀、視頻、播客或游戲。通過這樣做,學生們可以提前學習這些材料。在隨后的面對面授課中,課堂前獲得的知識被應用到各種活動中,如基于案例的討論、同伴指導、分享、觀眾回答問題、協(xié)作學習和模擬。與涉及主動學習的課程相比,傳統(tǒng)講座課程的課程失敗率要高出55%。翻轉課堂提供了一種更以學生為中心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并提高了預期的學習結果。最近研究表明,翻轉模型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習者的動機和參與度,可以提高學生在技能和知識獲取方面的有效性。因此,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翻轉課堂模式在激勵學生完成準備活動和加強學生學習方面是有效的。鄧舒妮等[9]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心肺復蘇的實訓課中,通過翻轉課堂理念,將多種信息化手段應用于教學過程中,通過此種學習方式,可以看到學生對心肺復蘇實踐操作的掌握明顯好于傳統(tǒng)的方式。BOPPPS(銜接、學習目標、前試、參與式學習、后測和總結)首先由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學和學術增長中心提出并在教學研討會中得到廣泛推廣。其是一個旨在幫助教師組織他們的研討會和教學會議的工具。該方法是課程規(guī)劃的一個很好的起點,在成功的教學中,教育者應該得到學習者的關注,并能夠維持一段時間。此外,好的教師將努力參與學習者的智力和情感,認識到情感驅動注意力,注意力推動進一步學習。如果學生不注意老師的介紹和目標陳述,學生可能不會“支持”這個過程。BOPPPS重視獲得學生的興趣,了解課程的目的,評估學生對主題的理解水平,讓學生積極學習,確定目的是否已經滿足,并總結要點以加強所學到的內容。吳海霞[10]等將BOPPPS教學模組與翻轉課堂結合,應用于全科醫(yī)學教學中,BOPPPS教學模組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可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醫(yī)患溝通能力和急診臨床思維能力,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包括心肺復蘇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隨著互聯(lián)網等的發(fā)展,網絡平臺不斷更新,學生可獲取知識的方式多樣化,但是他們缺乏總結和歸納的能力,針對目前的眾多授課方式,翻轉課堂越來越多地應用于MBBS授課中,結合BOPPPS授課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儲備和吸收知識,更好地進行實踐操作并進行多元化的總結歸納,從而使MBBS學生更好地掌握心肺復蘇的相關內容。BOPPPS模式與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基本一致,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提倡在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和良好的師生互動,主張構建高效課堂來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翻轉課堂強調學生的線上線下課前自學、課堂參與和課堂實踐,BOPPPS 模式則對學生的課堂參與進行可操作的系統(tǒng)性設計,兩者可以相互結合,互為補充。因此,我們提出BOPPPS結合翻轉課堂應用于MBBS的心肺復蘇課程中,研究此授課方式對MBBS學生的作用并作出評價。在此研究中,BOPPPS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心肺復蘇課程結束后的理論考核、實驗操作考核和問卷調查三方面均顯示出了其優(yōu)勢,實驗組的得分及評價均優(yōu)于對照組。此種教學模式能夠在課前、課堂中及課后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力,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能夠采用互相評價點評的方式促進其學習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在此教學方式中需要分別在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及方法,并進行課程的總結,因此,也能夠促進教師的積極備課和課程準備。利用BOPPPS教學法[11-12]結合翻轉課堂,通過多元化學習方式,以及分段、階梯狀學習進程,能夠使MBBS學生熟練掌握心肺復蘇技能并能夠應用于臨床,將多方面全方位的課程設置與國際同類項目有機結合,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與國際接軌。推進急診醫(yī)學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BOPPPS、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方式建設優(yōu)質課堂資源,探索教育教學新模式。從而解決目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著教學時空單一、講授過程不可重復、教學呈現(xiàn)形式局限等問題。翻轉課堂多元化的學習評價方式,能夠更好地克服師生之間的語言障礙。BOPPPS教學法的應用,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機制,掌握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從而進行準確的操作,并能夠應用于臨床。
綜上所述,BOPPPS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MBBS心肺復蘇的教學中優(yōu)勢明顯,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