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云
名家引路
一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過人工似的,一丈以內(nèi)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加過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不旁逸斜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這是雖在北方風(fēng)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xì),它卻努力向上發(fā)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fēng)。
……
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nóng)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質(zhì)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茅盾《白楊禮贊》
●閱讀心得
本文先是通過描寫白楊樹生長環(huán)境的惡劣,突出白楊樹的“不平凡”,側(cè)面引出白楊樹不畏艱苦、挺拔向上的品質(zhì);再從干、枝、葉、皮等方面正面刻畫白楊樹的形態(tài),然后借白楊樹歌頌了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不懼艱難、團結(jié)拼搏的北方農(nóng)民,以及以他們?yōu)榇淼闹袊松砩纤邆涞馁|(zhì)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品格。
二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p>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一樣,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p>
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p>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我們談到深夜才散?;ㄉ龅氖称范汲酝炅?,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許地山《落花生》
●閱讀心得
本文講述了一家人一起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談花生的過程,著重描述了家人們通過談?wù)摶ㄉ暮锰?,得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一結(jié)論。文章通過將花生與石榴等事物進行對比,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xiàn)的品格,表達(dá)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三
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yè),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樹木自己要學(xué)會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zhǔn)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p>
種樹的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都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yǎng)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生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底,一旦我們停止?jié)菜?,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fēng)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p>
——林清玄《桃花心木》
●閱讀心得
鄉(xiāng)下老屋旁的一塊地被租給別人種樹,種樹人育苗的方法很特別,他不固定時間澆水,若樹苗枯萎了,他就補種。他讓樹苗自己找水喝,并表示這樣樹苗的根才扎得深,才容易存活。文章借樹喻人,借樹木的成長比喻人的成長,告訴我們在艱苦環(huán)境中經(jīng)受生活的考驗以及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性。
寫作借鑒
借物喻人,就是借用某種事物的特點來比喻人的某種性格、精神,從而說明某種道理。無論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都可以用這種寫作方法。正確運用借物喻人法,可以使作文立意更高遠(yuǎn),表情達(dá)意更含蓄,能增強作文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如何運用借物喻人法呢?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確定寫作對象,尋找相似點
確定寫作對象——物,抓住所描寫“物”的特點,分析其形象、品質(zhì),找出此物與人的相似處,并進行細(xì)致刻畫,同時要注意側(cè)面展現(xiàn)人物的精神,抒發(fā)情感。
2.豐富寫作手法,突出閃光點
直接描寫“物”的形態(tài)和品質(zhì)會使作文顯得普通又單調(diào),所以我們可以找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與所描寫物體相似或差別明顯的物與之進行對比,突出所描寫物體的特征,有利于讀者體察寫作對象身上所具備的精神品質(zhì)。環(huán)境描寫也能烘托“物”的特點、品質(zhì),從側(cè)面切入,可使作文內(nèi)容深刻豐富,含蓄雋永。
3.理清二者關(guān)聯(lián),明確立意點
從描寫所借之物到表現(xiàn)所喻之人要過渡自然,不能割裂游離或牽強附會。如由“水滴石穿”可以聯(lián)想到持之以恒的精神,由“一群螞蟻搬運食物”可以聯(lián)想到人們的團結(jié)……這些就是自然過渡。寫作時一定要明確作文立意,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集中展現(xiàn)寫作對象的一種品格即可,不要貪多。
學(xué)生習(xí)作
校園里的銀杏樹
◎李思穎
在我們學(xué)校跑道的西面,偌大的主席臺威嚴(yán)地站立在那里,領(lǐng)導(dǎo)們經(jīng)常在上面講話;西北邊的小足球場橫亙在操場中間,那是同學(xué)們的天堂;西南方向種著幾棵銀杏樹,它們生長在大大的土坑里,無論春秋冬夏,坑里總是堆著幾個實心球,吸引著過路人的目光。
冬風(fēng)來了,那幾棵銀杏樹懶懶地沐浴在冬日暖陽下,它們在等待冬雪為它們披上潔白的棉衣。它們表皮皸裂,翻出青色的內(nèi)皮;它們樹干筆直,丈把高,有些細(xì);它們枝丫橫生,有的伸到了跑道外,有的伸到了柵欄外,但絲毫不影響同學(xué)們運動。同學(xué)們鍛煉完,打鬧完,便一哄而散,從不在它們身邊駐足。我突然想起了那些畢業(yè)生,他們畢業(yè)之后會想起這些銀杏樹嗎?會想起曾經(jīng)陪伴他們走過青春的老師們嗎?
秋天是銀杏樹最輝煌的時候。銀杏葉被染成了金黃色,風(fēng)一吹,它那華麗的禮服就像蝴蝶一樣飛舞著、盤旋著落下來。人們來到樹下,有的拾起幾片銀杏葉,想將其做成書簽;有的則撿拾那誘人的銀杏果,回家做成美食,然而這種景象只有在大街上才能看到。在我們學(xué)校的銀杏樹下,往往是清潔工一邊抱怨著,一邊掃著落葉,頃刻間,金黃的樹葉就進了垃圾桶。更可氣的是,那明明可以成為美食的銀杏果,同學(xué)們卻紛紛遠(yuǎn)離它,說它是“臭蛋”,有時甚至用樹枝抽打它們。
歷史老師曾說過,銀杏是全球最古老的樹種,行星撞擊地球后也沒有滅絕,而是頑強地存活了下來。銀杏樹真的很美,不管風(fēng)雪多大,它們都如此挺拔,如此堅強。即使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不被人們理解,也依舊默默無聞。就像我們的老師,有些家長、學(xué)生不理解他們,可他們從不計較,依舊默默奉獻(xiàn)。
春天來了,銀杏樹的枝丫像嬰兒的手臂一樣在空中胡亂地?fù)]舞著,小葉子也偷偷冒了出來,嫩綠嫩綠的。夏天,它們可是“香餑餑”,同學(xué)們經(jīng)常溜達(dá)到樹蔭下享受清涼,順便討論著考哪所高中,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而我們的老師,也像這些銀杏樹一般庇護著我們,兢兢業(yè)業(yè),廢寢忘食,為更多孩子能考上好高中而努力著。
筆直的干,向外延伸的枝丫,這是銀杏樹的外形;無私的愛,堅強的品質(zhì),這是老師的精神!
(北京市懷柔區(qū)第三中學(xué))
點評
小作者借校園里的銀杏樹歌頌老師無私奉獻(xiàn)、不計較、堅強等精神品質(zhì)。作文思路清晰,線索明確,且運用對比、襯托的手法,寫出了銀杏樹的精神,表達(dá)了對老師的贊美之情。
專項訓(xùn)練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物品身上都能折射出高貴的品質(zhì)。如果讓你借一種物贊美為國家爭金奪銀的運動員,你會選擇什么呢?請運用借物喻人法寫一個不少于300字的片段。11C52A1B-DA10-442F-8D84-5A96D3C23F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