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芳,劉桂紅,勾靜雪
(北京懷柔醫(yī)院口腔科 北京 101400)
牙齦瘤是一種牙齦和周圍部位發(fā)生的局部炎癥瘤樣物質(zhì),通常呈現(xiàn)為橢圓形或是圓形,導致患者發(fā)生牙齦瘤的主要基礎為牙周膜和牙齦,但是,其作為一種無腫瘤組織,也并不是真正臨床意義上的腫瘤。牙齦瘤的主要構成成分為不良修復體、牙石和殘根等,且會直接受到機械刺激、慢性炎癥反應等因素的影響。常規(guī)的牙齦瘤治療方法為拔除病變組織和相關牙齒,這一治療方法雖然具有治療的徹底性,且復發(fā)率較低,但是累及牙齒需要拔除,因而會對患者口腔健康造成較大損害,更加不符合年輕患者對于美觀性的需求。翻瓣術是一種新型的牙齦瘤治療方法,也是一種較為安全的牙周手術治療方式,也是其他牙周手術治療的基礎,能夠最大限度保留牙齒組織,整體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如果患者牙齦瘤體積較大,可通過翻瓣術將牙槽組織充分暴露,但是,患者術后面臨傷口延遲愈合風險,加之牙齦的大面積缺損,影響美觀?;诖?,本文選取以105例唇頰側牙齦瘤患者,觀察帶蒂瓣聯(lián)合結締組織移植術治療唇頰側牙齦瘤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⑤合并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患者;⑥口腔衛(wèi)生狀況較差的患者;⑦患牙有填充體或者修復治療史患者;⑧存在心理或是精神障礙和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表1 兩組唇頰側牙齦瘤患者一般資料情況比較
選取北京懷柔醫(yī)院口腔科2017年1月—2021年1月期間收治的105例唇頰側牙齦瘤患者。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對照組50例,實驗組55例。納入標準:①病理資料完整且能夠依從和配合隨訪;②患者符合相關手術指證且耐受性良好;③無其他口腔科疾病;④牙齒松動度在Ⅰ度以內(nèi);⑤患者牙齦瘤病理分型為纖維型;⑥牙齦瘤發(fā)生在唇頰側牙齦;⑦手術治療前配合基礎牙周方案治療,且治療期間菌斑控制良好。排除標準:①未完成臨床研究,中途退出者;②合并其他牙齦疾病患者;③合并多種系統(tǒng)性疾病或是臟器缺陷問題患者;④凝血能力異常相關疾病患者;
所有觀察對象均開展牙齦瘤切除術處理,術前均實施牙周基礎治療和處理,減少手術過程中牙齦瘤周圍組織所受的刺激,手術過程中將疾病相關組織和病灶完全切除,保證牙齦瘤部位擴大2~3 mm的切除范圍,對牙齦瘤進行完全切除后,實施病理檢查,適當修正根面和牙槽骨,恢復正常形態(tài)后,實施術區(qū)軟組織修復處理,加強患者的術后菌斑處理和控制措施。對照組行翻瓣術方案治療:完全切除瘤體組織后,對創(chuàng)面實施0.9%氯化鈉溶液徹底沖洗,在根面部位注射派力奧,靜置5 min后再次實施0.9%氯化鈉溶液沖洗,保證完全附著牙周膜組織。適當修剪牙齦瓣,使其適應骨外形,并保證較為理想的外形效果,切口部位縫線縫合。實驗組行帶蒂瓣聯(lián)合結締組織移植術方案治療:若患者牙齦超過1 mm厚度、瘤體小于1.5 cm直徑、牙齦退縮程度在Ⅱ~Ⅳ類之間、剩余角化齦寬度大于3 mm、缺損小于4 mm高度,則可實施冠向復位瓣法治療。若患者鄰牙牙周組織健康、無牙根暴露、瘤體直徑≥1.5c m,則可實施側向轉位瓣術治療。根面注射派力奧并靜置5 min,隨后實施0.9%氯化鈉溶液沖洗,在前磨牙或磨牙上方2 mm左右處打開手術切口,切除深度為1 mm,完全顯露出根面與骨面3 mm處上皮結締組織,去除體外上皮組織后骨膜縫合,縫合覆蓋無誤后結束手術。
(1)對全部觀察對象的術前、術后3個月和術后6個月等不同時點相關指數(shù)進行測算分析,包括齦溝出血指數(shù)(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牙齦指數(shù)(gingival index, GI)、牙周探診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D)等。其中,SBI評分標準為:0分為完全健康,無牙齦根部出血情況,且外觀良好;1分為基本健康,牙齦根部未見出血,但外觀有輕微炎癥;3分為牙齦炎明顯,牙齦根部輕微出血和水腫,牙齦外觀中度炎癥;4分為牙齦炎較重,牙齦根部明顯出血,輕微水腫,牙齦外觀明顯顏色改變;5分為重度牙齦炎,牙齦根部明顯出血、腫脹,牙齦外觀顏色改變,部分合并潰瘍。GI評分標準為:0分完全健康,牙齦無水腫,外觀正常;1分為牙齦輕度炎癥,無出血,輕微水腫;2分為牙齦炎輕微,部分出血,牙齦水腫,顏色為光亮的紅色;3分為嚴重牙齦炎癥,明顯出血,合并牙齦外觀紅腫、潰瘍。(2)對全部觀察對象的術后即刻、術后3個月和術后6個月的KGW和根面覆蓋率(root surface coverage, RC)指標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RC=[術前根面暴露(RD,患牙頰側釉質(zhì)牙骨質(zhì)界到齦緣最深的一段距離)-術后RD]/術前RD×100%。(3)對患者的手術治療美學效果和手術滿意度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其中,優(yōu)為患者手術治療6個月后,牙齦部位術后形態(tài)完全恢復,未見牙齦萎縮情況,且牙齦色澤紅潤,無明顯瘢痕,良為患者手術治療6個月后,牙齦部位形態(tài)恢復良好,但牙齦發(fā)生輕微的萎縮,術后出現(xiàn)輕微瘢痕,差為患者手術治療6個月后,牙齦手術區(qū)域形態(tài)恢復狀況較差,牙齦明顯萎縮,手術部位形成瘢痕,且色澤鮮紅或是暗紅。優(yōu)良率=(優(yōu)+良)例數(shù)/本組總例數(shù)×100%。(4)采用我院自制調(diào)查問卷統(tǒng)計分析患者的滿意度情況,合計100分,滿意為≥85分,一般為<85分且≥70分,不滿意為<70分,滿意度=(滿意+一般)例數(shù)/本組總例數(shù)×100%。
術后3個月和術后6個月,實驗組齦溝出血指數(shù)(SBI)、牙齦指數(shù)(GI)評分及牙周探診深度(PD)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唇頰側牙齦瘤患者不同時點SBI、GI、PD指標比較(± s)
實驗組術后即刻KGW低于對照組,術后3個月、6個月KGW高于對照組,實驗組術后各時點RC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唇頰側牙齦瘤患者不同時點KGW、RC比較(± s)
術后實驗組患者美學效果的優(yōu)良率(96.36%)高于對照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唇頰側牙齦瘤患者美學效果比較[n(%)]
實驗組患者手術治療的滿意度(96.36%)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5。
表5 兩組唇頰側牙齦瘤患者手術治療滿意度比較[n(%)]
常規(guī)的唇頰側牙齦瘤治療方法為完全切除病變組織,從而完全拔除牙齒和病變組織,避免病變影響骨膜、牙骨膜和周圍骨組織,盡管這一治療方法簡便易行,且能夠獲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出血量較大、損傷組織較多,對患者的牙齦美觀和咀嚼功能造成不良影響,甚至造成牙齒缺失等問題,進而提高根面的敏感性,影響患者的術后口腔衛(wèi)生狀態(tài)和牙周健康。
結締組織移植術能夠在患牙和周圍健康牙齒之間構建起帶蒂的齦黏膜瓣,并轉移向牙齦退變區(qū),保證裸露的根面得到修復,這一治療方法不僅適用于牙根暴露面積較小的根面修復患者以及唇側齦裂的患者,也適合于位置較深的單面牙周袋以及牙周袋內(nèi)壁上皮破損的患者。既往醫(yī)學研究結果證實,該治療方案有利于上皮組織的愈合,所以,保證齦瓣無張力覆蓋相關的結締組織,是患者獲得理想治療效果的關鍵。但是,在實際的臨床治療過程中,牙齦瘤患者手術切除后容易出現(xiàn)牙齦缺失問題,使得剩余結締組織和根面暴露面積不足,因而需要配合帶蒂瓣的聯(lián)合治療,從而起到替代冠向修復瓣的作用。從患者的術后復發(fā)情況來看,本研究未見復發(fā)病例。其主要原因在于:(1)手術治療前開展了基礎的牙周治療,手術過程中完整切除病變組織,且術后菌斑治療效果良好。(2)本研究觀察時間較短,一些遠期并發(fā)癥或是其他風險問題沒有監(jiān)測到,因而有待于實施更加深入系統(tǒng)的長久研究。
從美學效果和滿意度的數(shù)據(jù)分析情況來看,帶蒂瓣聯(lián)合結締組織移植術治療后,術中制備轉位瓣時操作更加精細,能夠減少皮瓣破損發(fā)生風險,但需要關注的是,盡管其美學效果更好,也需要進一步精細化手術操作流程,這也符合以往的醫(yī)學文獻報道情況,說明冠向復位瓣與結締組織移植手術相結合,更加符合上皮組織的基本特征,因而愈合效果更好,因而患者能夠獲得更好的治療滿意度,保證牙齦瓣將移植的結締組織和暴露的根面完全覆蓋,然而,在實際的臨床實踐過程中,牙齦瘤患者手術切除后容易出現(xiàn)牙齦缺失問題,導致剩余牙齦不能充分覆蓋暴露部位,需要牙科醫(yī)師通過帶蒂瓣技術進行剩余牙齦組織的處理。
本文結果顯示,實驗組術后3個月和術后6個月齦溝出血指數(shù)(SBI)、牙齦指數(shù)(GI)、牙周探診深度(PD)等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實驗組術后即刻KGW低于對照組,術后KGW高于對照組,同時,實驗組術后根面覆蓋率(RC)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實驗組患者術后美學效果的優(yōu)良率為96.36%,治療滿意度為96.36%,高于對照組的80.00%和80.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說明實驗組方案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更好,通過帶蒂瓣聯(lián)合結締組織移植術的方案進行牙齦瘤切除術后的術區(qū)軟組織針對性的治療,能夠減少軟組織缺損發(fā)生率,保證患者獲得更加理想的治療效果,整體美學效果和滿意度都比較高。
綜上所述,唇頰側牙齦瘤患者實施帶蒂瓣聯(lián)合結締組織移植術治療,能夠有效修復軟組織缺損癥狀,整體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