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趙苡萱
編輯 趙苡萱
“趨時附勢、見風使舵,當然是靈活的人生態(tài)度,但能夠堅定不移對抗時間的沖刷,才會煥發(fā)一個人最大的光彩?!边@是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文旅分公司(以下簡稱“文旅分公司”)安監(jiān)部培訓經理張華一直秉持的人生態(tài)度。
1994 年,中專畢業(yè)的張華來到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八局”),開啟了她的職業(yè)生涯。在這里,她在項目一線做過測量放線工作、當過安全員,后來逐步從安全員成長為安全主管、項目安全總監(jiān)、分公司安監(jiān)部副經理。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干安全就是22 年,而今,作為文旅分公司安監(jiān)部培訓經理,搞好安全培訓成了她的首要任務。
回首28 年前,張華因為所學專業(yè)為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一畢業(yè)就邁入了中建八局的大門,第一份工作就是測量放線。張華笑談,當時年輕,體力也好,白天奔跑在現(xiàn)場,晚上利用閑暇時間學習英語,從不覺得辛苦。經過刻苦學習,張華一鼓作氣通過了“專業(yè)英語四級”考試,更為自己爭取到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機會。
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文旅分公司安監(jiān)部培訓經理張華
2000 年,中建八局承接德國巴斯夫公司的項目,由于當時的中建八局缺少安全專業(yè)背景的員工,領導認為張華英語不錯,具備與外企員工溝通的能力,就讓張華在巴斯夫項目上當安全員鍛煉一下。張華感慨,這一鍛煉,讓我受益匪淺。一方面欽佩外資企業(yè)的管理理念與文化,另一方面深感自身的不足。由此,張華從安全標準入手,開啟了自學安全管理知識的大門。常用的現(xiàn)場安全標準一條一條過,與國外相關標準對標,能理解的就深挖細嚼,不理解的向外企企業(yè)管理人員請教,終于小有成效。
2020年4月24日,園博園項目主展館片區(qū)一次安全月度教育大會,張華應邀授課
直到2002 年《安全生產法》頒布,我國有了第一部全面規(guī)范安全生產的專門法律。2004 年,國內首次舉行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yè)資格考試。這就像一盞指路明燈,為張華照亮了前進的方向。參加考試,拿下證書是張華定下的新目標。張華坦言,對于學習,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并且一定能“啃”下來。就這樣,白天跟項目,晚上抽空看書、學習、做筆記,擠出來的時間都用來學習。第一年考試,通過了三門,第二年,第四門考試通過,張華完成了從門外漢到專業(yè)人員的華麗轉身,成為中建八局原基礎設施公司第一個拿到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yè)資格證書的人,帶動著中建八局更多的人參加了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yè)資格考試。張華說到此,難掩自豪。
2006 年,張華被任命在杜邦公司項目中擔任安全總監(jiān)一職。當杜邦和第三方一看張華是位女同志時,都質疑她的專業(yè)能力。面對這樣的質疑,張華毫不畏懼,硬是憑借卓越的專業(yè)知識,在短時間內就獲得了他們的高度認可。說到這,張華提及兩件“小事”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在項目合作期間,張華曾和杜邦的工作人員一起討論雙排腳手架外側全立面連續(xù)設置剪刀撐的高度標準問題,她在第一時間就說出了“24 m”這一答案,(見JGJ 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6.6.3,當時為JGJ 130—2001 版本, 但“24 m”標準未改變),讓在場的所有人被張華的專業(yè)能力折服。還有一次,因為第二天的項目現(xiàn)場會議需要用英文做現(xiàn)場安全管理知識的分享,張華臨時受命,經過一個通宵的悉心準備,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專業(yè)的知識詳盡準確地娓娓道來,令與會人員刮目相看,至此,張華更是聲名鵲起,大家都傳說,中建八局有位“能說會道”的安全巾幗。
時間來到2020 年2 月,張華加入了江蘇園博園項目。作為中建八局投資120 億的超大項目,園博園現(xiàn)場施工一線工人超萬人。此時,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張華負責工人居住的4 個隔離酒店的疫情防控工作,她需要每天親自核對人員信息、組織人員核酸檢測,還要統(tǒng)計報表。從2 月10 日開始,張華時時處于“打雞血”的狀態(tài),每天接幾百通電話,沒時間吃飯,晚上整理報表到凌晨兩三點……。當時的園博園項目現(xiàn)場,每天人員變動很大,張華都不厭其煩地一一核實,將所有工作做得一絲不茍……
這樣的日子持續(xù)到4 月初,當疫情防控工作理順之后,張華回到園博園項目現(xiàn)場,主動承擔了項目現(xiàn)場的培訓工作。在經歷了近百日的忘我戰(zhàn)斗之后,張華受到園博園項目部的表彰,被業(yè)主評為“行為安全之星”,該項目也在全體人員的努力下,獲得了“全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的稱號。
自2018 年10 月,張華被聘為中建八局首批安全講師以來,直至2021 年底,她多次在上海、濟南、成都、天津、北京等多地公開授課,培訓人員覆蓋公司董事長、企業(yè)安全管理人員、項目現(xiàn)場一線員工等,培訓人次超過10 萬人。
張華坦言,她熱愛并擅長這份工作,因為熱愛也“樂在其中”。她仔細分析培訓對象的人物特點和工作特點,設計出針對不同人群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例如對于一線員工,培訓目的就是提高其安全意識,防止自身受傷害。為使培訓更接地氣、效果更好,張華利用脫口秀的方式進行安全培訓,還經常搜集一些有趣的小視頻、小動畫放給一線員工,寓教于樂中實現(xiàn)培訓目標。
按照張華的理解,培訓其實是“教學相長”,分享知識的過程也是自我學習的過程。正是經過多次的培訓實戰(zhàn),張華提煉出獨有的培訓風格,即人群分類、找準方法、時常復盤,總結反饋。
由于常年駐外,張華鮮有機會照顧家庭。對于家人,張華充滿了感激和愧疚。
“母親從2000 年女兒還沒出生就開始照顧我們,18 年如一日,一直到2018 年女兒上大學,她毫無怨言?!睆埲A滿含熱淚地說。2019 年11 月,母親因為身患糖尿病眼睛幾乎失明,張華申請調回南京工作,便于照顧母親?!暗? 個月后,我就又要負責酒店隔離工作,長時間不能回家,只能將母親送回老家江蘇泰州。自己欠了母親太多太多,但卻沒有辦法彌補?!?/p>
除了母親,愛人更是張華的堅強后盾。作為典型的技術男,張華的愛人不善表達,但都是實實在在的支持。2020 年在園博園項目中工作時,張華的電腦罷工,愛人不僅送電腦、換電腦,還臨時充當現(xiàn)場培訓的攝影師……家里大事小情全部包攬,就是為張華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受羈絆。
對于女兒,張華也是心存愧疚,白天工作繁忙,晚上抽空通過視頻輔導作業(yè)時,經常出現(xiàn)作業(yè)還沒說完,自己就累得睡著的情況。盡管如此,身教大于言傳,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女兒深受媽媽的敬業(yè)和專業(yè)精神的鼓舞,成長為一名積極向上、樂觀好學的孩子。2020 年,女兒用畫筆繪就的一幅“巧笑倩兮”油畫作品,記錄了媽媽在酒店防疫封閉式工作后,斜倚在椅子上休息的場景,獲得了“絢麗年華第十四屆全國美育教學成果展”一等獎,成為了全家人的驕傲。
對于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張華解釋,自己沒有“高大上”的理想,只想一步一個腳印走好自己的路。當下,就要深耕于安全培訓工作,不斷更新知識體系與培訓手段,做好做實這份熱愛的事業(yè)。此外,更要堅信“疾風吹勁草,烈火煉真金”的真理,不斷錘煉自我,尋得新的提升。
這就是張華,一位腳踏實地、永不服輸?shù)呐园踩芾砣藛T,她以“死磕”精神,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挑戰(zhàn),書寫了自己28 年的不凡奮斗史,經歷了一次次的完美蛻變,收獲了今日的人生業(yè)績,先后榮膺上海市安全生產先進工作者、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安全專家等。面對榮譽,張華深感處于時代浪潮中的幸運,更感激吳同昌、汪陽春和劉薇3 位領導的引領。張華憧憬未來,希望繼續(xù)與智者同行,共同助力企業(yè)走好安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