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所
【案例背景】
《匆匆》這篇課文是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的教學內(nèi)容,在這一課程的教學當中,閱讀訓練重點主要就是展開閱讀的內(nèi)容。對朱自清的《匆匆》來說,整個文章都會緊緊圍繞著“匆匆”過程中時光流逝的痕跡進行展開描寫,真正地把作家惋惜虛度的光陰中,舊時代年輕人雖已有覺悟,而又對未來不明而迷惘的心理狀態(tài)加以表現(xiàn)。在這一課文當中,語言形式會更加豐富,思想內(nèi)涵也會更加深入。而通過對類比,擬人等修辭方式的利用,文字表現(xiàn)的更為生動和形象。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當中,我會更加注重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來對文章中的情感進行體會,使得學生可以在閱讀當中獲得體驗,引發(fā)相應的聯(lián)想。
【案例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在我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作家,在自己的生命中,一直奮筆疾書,共給祖國寫下了一百九十余萬漢字。但這個作者卻一生重病,寧可餓死也不愿領(lǐng)國家的救濟糧。就連毛主席都贊揚它為一個真正有骨氣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同志們,知道他是誰嗎?
教師:課前大家通過收集資料,對朱自清先生擁有著哪些了解呢?
學生介紹自己所收集的資料。
教師:朱自清先生,不僅僅是一個學者和詩人,同時更是十分優(yōu)秀的散文大事家,給人們帶來了不少佳作。今天,讓我們學習一下他在二十四歲時寫下的散文《匆匆》吧!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教師配樂示范朗讀課文。
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畫出陌生字詞,教師帶領(lǐng)理解讀音與含義。(涔、潸、蒸融等)
教師指導學生對課文當中的疊詞進行尋找,讓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之后探尋疊詞的作用。
學生對初讀感受進行交流。
三、品讀感悟,體會感情
教師:這位作家通過這篇文章,想告訴我們什么?他給我們提了什么樣的問題?這位作家對這一問題有答案嗎?
學生:作者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
學生:作者問我們?yōu)槭裁磿r間一去不復返。
學生: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做出了回答。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第一自然段。
教師:為什么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呢?
學生:在我們吃飯、睡覺、溜號的時候,時間會不經(jīng)意消失。
四、自由品讀
教師:本文語言比較優(yōu)美,有很多耐人尋味的語言。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將自己比較喜歡的句子畫出來,并在一旁標注自己的感受,后續(xù)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學生:我喜歡“燕子去了……”,因為這句話比較美,會以燕子、桃花、楊柳舉例,說明大自然的規(guī)律。
教師:作者為什么以燕子、桃花、楊柳舉例?
學生:事物與時間對比,突出時間一去不復返。
教師:回答的很好,大家能通過朗讀表達這種體會嗎?
學生自由對課文進行朗讀。
學生1:“在默默地……沒有影子。”說明時間比較短暫。
教師:你怎樣讀懂的呢?
學生1:日子比作針尖上的水,八千多天就是二十多年,突出時間的短暫。
學生2:“太陽他有腳……旋轉(zhuǎn)。”說明作者對時間的愛戀。
學生3:“洗手……飛去了?!闭f明時間匆匆。
教師:大家的見解都很獨到,那我們朗讀一邊課文,將自己認為說明時間匆匆的句子講給同桌聽吧!
學生互讀。
教師:面對時間的流逝,作者怎樣的感受?
學生:“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只有匆匆罷了?!闭f明作者惋惜。
教師:作者惋惜什么呢?
學生1:時間來去匆匆。
學生2:自己一事無成。
學生3:自己虛度光陰。
教師:其實作者是在苛求自己,自己僅僅活了60歲,只留下了幾百萬字。
教師:大家請嘗試用更加適合的語氣來閱讀一下課文吧!
學生在體會當中閱讀,在感悟當中閱讀,引發(fā)情感共鳴。
五、挑戰(zhàn)名作家
教師:大家說得都很好,閱讀得也很有感情。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游戲吧,名字叫做“挑戰(zhàn)名作家”。
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例句,學生仿照句子寫一寫自己對時間的感受。
學生自由練習。
六、作業(yè)布置
1.熟讀成誦
2.完成三句仿寫
3.自主閱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
【案例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當中,我利用談話的方法為學生們引入了新課。在幫助學生仔細對課文進行閱讀之后,對故事的情節(jié)以及故事內(nèi)容進行了解,使得學生對文章?lián)碛兄由羁痰睦斫?。并以此為基礎,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探究性問題,帶著著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研讀,圍繞著相關(guān)問題展開系統(tǒng)性的學習。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當中,我會緊緊圍繞著文章走向,引導學生對其中情感脈絡進行掌握,為學生們留出自主閱讀的時間,指導學生通過更加細致的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分析,來掌握文章內(nèi)容,使其可以真正體會到文中表達的情感。
在對課堂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過程當中,我會為學生留出思考空間,對學生的心靈進行放飛,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經(jīng)歷,發(fā)揮出他們的積極創(chuàng)造能力,進而對以往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進行改變,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更加良好的溝通,對學生們的自我探索以及主動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
而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當中,我也真正意識到,在實際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不能僅僅依靠理性對學生進行言談分析,也不能完全依照教師的教學思路來教學。學生需要更加積極以及主動的去挑戰(zhàn)書本,對教師的知識權(quán)威進行挑戰(zhàn),提出自己的觀點。在今后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我會多安排學生進行自主討論,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為學生留出更加充足的創(chuàng)造時間,使得語文課堂更加富有實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