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艷穎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問題導學法在教育領域逐步推廣開來。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較,問題導學法的應用不僅可以讓課堂的教學內容更豐富,增強課堂活躍度,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將問題導學法運用到高中數學課堂當中,教師可以通過設問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效率。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在教學中巧妙合理地運用問題導學法,將探究合作精神貫穿到數學課堂中,進而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法;積極作用分析
在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效率低下的教學現狀與學生高效的學習需求之間的矛盾逐步凸顯出來。為滿足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要求,教育工作者需摒棄落后呆板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全力推動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新的教學模式。問題導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不僅強調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同時還重點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
1問題導學法的內涵
所謂問題導學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問題為媒介、以探究為目的、以引導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在課堂中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分析數學問題,并幫助學生解決數學難題。以問題導學,可以改變以往單向的教學模式,讓從前的單向教學變成師生之間雙向的交流和討論,構建輕松和諧的教學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問題導學法,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來帶動學生思考,這樣能有效改變目前高中數學課堂中氣氛壓抑、互動性少的現狀,轉變學生被動學習、被動思考的學習方式,有效激發(fā)出學生的主觀積極性。
2問題導學法運用于高中數學教學的積極作用
2.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數學課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上。為滿足學生的的需求與時代的發(fā)展,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改變教學模式,將問題導學法應用于高中數學課堂中,可以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提升與自我總結,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一、將問題導學法有效應用于高中數學課堂,有利于引導學生總結知識。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僅僅依靠教師幫助學生羅列、梳理、總結知識經驗是不夠的,學生數學能力提升的關鍵是學生的自我總結。將問題導學法應用到數學課堂中是引導學生自我總結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進行總結,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相比,問題導學法可以讓學生通過問題的形式明白總結的重點與難點,還可以幫助學生探究知識間的邏輯關系,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比如教師在對《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這部分的知識點進行總結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串聯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的定義、公式及公式的變形等知識點,再深入探究從正弦定理理解三角形等問題,從而讓學生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理解重點知識、提高總結效率。二、將問題導學法有效應用于高中數學課堂,有利于促進學生實現自我提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提升能力是教師教學任務的重難點。在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因此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教導,更要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實現自我提升。高中數學教師采用問題導向法開展教學工作,可以讓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比如有部分數學題是融入了多個知識點形成的,幾何問題中包含著函數知識等,教師可以每天都精心設計或搜集一道數學難題,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思考,在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增加了問題的難度,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挖掘數學知識的深度,還能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不是教師在數學課堂上進行簡單的提問,而是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問題導學的優(yōu)勢,在問題中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發(fā)揮出學生的數學探究精神,從而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能夠培養(yǎng)出自我總結、自主學習、自我提升的綜合能力,從而實現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2.2有利于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教育改革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將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現階段的教學重點,將高中數學課堂打造成以學生為核心的高效課堂,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將課堂的主體留給學生,引導學生發(fā)揮出主觀能動性。將問題導學法與高中數學課堂相結合,是教師踐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相比較,問題導學法在課堂中的應用更靈活、更生動,教師在數學課堂中通過設問的形式,營造出充滿疑問和思考的數學課堂氛圍,以問導學可以讓學生深入參與課堂教學,從而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教授學生如何通過五點法來做正弦函數與余弦函數的簡圖,然后讓學生自行做圖,做圖后引導學生思考五點法做圖的原理,進而總結出正弦、余弦函數的圖像與性質。在此過程,教師一直起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出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在很大程度上達到了鍛煉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教學目的。
2.3有利于促進課堂合作探究
問題導學的過程實際上是師生交流的過程。將問題導學法引入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師可以在問題設計上加強課堂的互動交流,教師可以設置“思考—討論—發(fā)言—評價”的問題導學模式,在討論、評價兩個階段設置合作探究的環(huán)節(jié),從而打造合作探究型數學課堂。比如在探究《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時,教師設問后讓先學生帶著問題去自行思考,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探討出答案,并在討論結束后展示討論的結果,之后讓小組代表進行評價,最后讓教師對學生的合作學習與探究結果進行點評。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還有利于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感情。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有效應用問題導學法,是高中教師創(chuàng)新高中數學課堂的重要措施,其在課堂中的合理應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有利于塑造親切的師生關系,打造合作探究型數學課堂。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積極應用問題導學法,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從而保持數學課堂的先進性。
參考文獻:
[1]胡蓉. 問題導學法運用技巧的探討[J].素質教育,2016(04) : 98-101.
[2]滕洋洋.芻議高中數學中的問題導學法[J].中國教師, 2020(08): 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