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麗
摘要:文本細讀是一種科學的閱讀教學手段,教師加強實施文本細讀策略不但可以優(yōu)化閱讀教學模式,而且能從根本上深化學生對文本內涵的記憶和理解,從而收獲理想的閱讀教學成果。基于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實踐文本細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多元化教學措施帶領學生進行文本細讀,助力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的形成和發(fā)展?;诖耍瑢πW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策略
引言
在小學教育階段,閱讀是教學重難點,但從目前來看,以往的閱讀教學模式都是教師進行傳輸,學生被動接受,這不僅不利于開放學生的思想,也影響到了整個語文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展開文本細讀,并為他們創(chuàng)設自由、愉悅的閱讀環(huán)境,使學生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文本細讀的意義
第一,文本細讀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一般來說,語文教材中蘊藏了極為豐富的知識,它具有思想、階段、實用等特點,在這樣的綱要性文本閱讀中,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文學知識,既而掌握文學創(chuàng)作技巧,有效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第二,文本細讀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作為唯一的組織管理者,要想將不同的閱讀策略實施在具體教學中,就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細讀、精讀的好習慣。第三,文本細讀可以將“以學定教”的理念融入到閱讀教學中,這種以人文本的教學理念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新課改的根本要求,教師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大力推廣文本細讀,并有效實現(xiàn)“以學定教”的教育觀。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
(一)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拓展閱讀資源,豐富閱讀內容
盡管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內容,但想要幫助學生切實提高閱讀能力,其中的內容遠遠不夠,因此教師要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獲取更多的閱讀資源,有效拓展學生的閱讀教學內容。目前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除了可以利用圖像、視頻等教學功能外,教師也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功能,去搜集更多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內容,而且可以針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分類,篩選出最有教育意義的課外讀物。網絡技術的應用,確實為教學提供了一大便利,教師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渠道,并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培養(yǎng),選擇更適合的讀物,并教會學生閱讀技巧,從而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最終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
(二)學生自主提問,鍛煉個性化細讀能力
鼓勵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主動提出疑問,是教師引導學生個性化細讀文本內容的有效途徑。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提出問題的過程,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個性化細讀過程。教師要注重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通過獨立的思考活動解讀文本內容,再提出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然后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在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對文本內容進行細致、深入的解讀。例如,在教學教材《走月亮》這篇課文時,教師鼓勵學生圍繞“月亮”這個關鍵詞走進文本世界,對文本內容進行多方位的個性化細讀,自主提出問題,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個性化理解。有的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作者為什么要用“走”這個字來修飾“月亮”呢?課文中哪些內容可以充分體現(xiàn)“走月亮”的妙處呢?作者在與阿媽走月亮時心情是怎樣的?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深入文本世界,挖掘更多的知識點,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也有的學生提出:古人常用月亮來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作者是否也傳遞了同樣的情感?從哪里體現(xiàn)出來的?作者在與阿媽走月亮時,他的所見、所聞、所想具體是什么?學生帶著不同的問題,對課文內容進行個性化細讀,從課文中獲取不同的知識點。由此可見,個性化文本細讀可以讓學生發(fā)揮個性化的閱讀能力,自主閱讀課文內容,獲得個性化的發(fā)展。
(三)加強小組合作,深入文本情感
小組合作也是小學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不僅能活躍閱讀氛圍,還能提高學生對閱讀的熱情和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要對整個班級的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全面了解,然后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分為不同小組,盡可能讓每個小組“勢均力敵”,包括男女搭配上也要足夠均勻,這也是閱讀小組合作展開的重要基礎。教師還可以給每個小組指派一名組長,讓他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配,保證所有人員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例如,在《晏子使楚》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探究性問題,如“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能否討論其他與晏子有關的故事?”當問題提出后,教師要鼓勵各小組進行討論,積極發(fā)表各組的觀點,并通過分析、探究、辯論等方式得出結果。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借助網絡來查閱與文章內容相關的知識和文化背景,既而讓他們在文本細讀過程中加深情感體驗。
(四)注重詞句積累,提升文本細讀有效性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文本細讀策略的核心目標不單單是閱讀教學模式上的轉變,更關鍵的是要通過文本細讀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語言材料,使學生在量的積累的基礎上產生質的飛躍,進而為學生打造扎實的語文知識體系。然而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多數(shù)教師在應用文本細讀策略時都忽略了詞句積累的重要性,對于文本中的重點段落和詞句講解得不夠透徹,導致學生很難實現(xiàn)對詞句的長時記憶,從而影響學生語言儲備的擴充以及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針對這個問題,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把握應用文本細讀策略的關鍵點,注重帶領學生進行詞句積累,這樣一方面可以深度把握文本中的每一個語言亮點,使學生獲得更優(yōu)質的語言材料,另一方面也能培養(yǎng)學生勤于積累的良好習慣,從而提升文本細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踐的有效性。
結束語
文本細讀是小學語文教師加強閱讀教學、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教學原則上,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指導學生展開個性化文本細讀。教師可以將合作學習活動作為載體,引導學生展開個性化文本細讀,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提問,結合個性化的閱讀問題,對課文內容進行個性化細讀。
參考文獻:
[1]頡亞鵬.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1):149.
[2]李斌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0(3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