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江南就像一幅水墨畫,這里的建筑,這里的巷子,這里的故事,這里的風土人情……無不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之中,這種融入某種程度上就是美的存在。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江南,在他們眼里,江南的美在于她的粉墻黛瓦、小橋流水,在于她的園林文化,在于她的水鄉(xiāng)柔情。江南的美,更是美在意境,美在內(nèi)涵,美得那么深入人心。(編輯/向煜)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边@里是白居易十多年也忘不了的地方。“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倍拍凉P下的這里草長鶯飛,深邃迷離。這里究竟是哪兒,能令眾多詩人難以忘懷。
這里是江南,是個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的地方。
江南古城是多么美的一幅畫:一排排粉墻黛瓦的小樓之間有一條清澈無比的小溪,溪上架著一座座石拱橋,多么古色古香的美景!
聽,這婉轉的歌聲,一聽便知是昆曲,是江蘇一帶的特色,它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闭缣拼娙隧f莊所說,江南的景好,人也好。江南四大才子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各有擅長的方面。作為四大才子之首,唐寅是其中名氣最大的,善于繪畫,他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shù)淖髌?,如《廬山觀瀑圖》《月泉圖》等。祝允明擅長書法,他的書法代表作有《太湖詩卷》。文徵明,詩、文、書、畫樣樣精通。徐禎卿擅長寫詩,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雨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贊譽。
這就是江南,我的家鄉(xiāng),她不僅有迷人的水,醉人的曲,還有著名的人。
吳中區(qū)香溪路實驗小學 六(1)班 祁天睿
指導老師 王二榮
大家心中的蘇州是白墻黑瓦、小橋流水?是摩登繁華現(xiàn)代都市?還是典雅精巧的秀美園林?我生在蘇州,長在蘇州,是一名新蘇州人。在我的眼中,蘇州有三美——景色之美,飲食之美,人文之美。
蘇州的景美體現(xiàn)在冠絕江南的蘇州園林中。蘇州園林在世界享有盛名,有奇石林立、趣味盎然的獅子林;有亭臺水榭、錯落有致的拙政園;有布局精巧、景中有景的網(wǎng)師園……不同于北方園林的氣勢恢宏,蘇州園林處處透著秀美、典雅、精巧、寫意。亭臺樓閣,布局精巧,水廊軒榭,錯落有致,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你能在不同園林中欣賞到別樣的四季美景,也可以在一個園林中體會四季的變化。我最愛木瀆古鎮(zhèn)的嚴家花園,春日賞蘭,夏日觀荷,秋日看桂,冬日賞梅,人在園中,四季美景盡收眼底,設計之精巧,令人驚嘆。
蘇州美食與蘇州園林一樣,講究精巧。水鄉(xiāng)蘇州盛產(chǎn)河鮮,美食文化講究順應自然,四季都吃新鮮食材。春季來盤鮮嫩清香的東山碧螺蝦仁;夏日一道噼啪作響的響油鱔糊;金秋時節(jié),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中,就著黃酒來幾只鮮掉眉毛的大閘蟹;冬至夜全家團聚,打壺冬釀酒,來鍋熱氣騰騰的藏書羊肉,溫暖滋補,好不愜意!智慧的蘇州人將自然、精致、美味、健康的美食文化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蘇州自古地靈人杰,又崇尚文化教育,涌現(xiàn)了無數(shù)的文人雅士,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石湖居士范成大、江南才子唐伯虎,還有我崇拜的建筑大師貝聿銘,他為家鄉(xiāng)設計的蘇州博物館莊重嚴謹,古色古香,堪稱經(jīng)典之作。
巧奪天工的園林、精美細膩的蘇繡、悠揚婉轉的評彈,水鄉(xiāng)孕育的蘇州人,儒雅內(nèi)斂、性格溫潤、氣質(zhì)優(yōu)雅,造就了蘇州人輝煌的藝術成就,讓江南文化得以完美傳承。
不僅擁有歷史悠久的古代建筑,這里還有摩登的都市大樓,新時代的蘇州文化體現(xiàn)著開放和包容,就像蘇州地標——東方之門,廣迎天下客,傲然挺立在世界的東方。
吳中區(qū)香溪路實驗小學 六(1)班 曹斯涵
指導老師 王二榮
我的眼中,蘇州一直是一座優(yōu)雅綺麗的城市,江南最美的風光大半在此。
小橋流水是蘇州的血液,也是蘇州的靈魂。小雨淅淅,細雨迷蒙中,忽見篷船蕩來。微風吹過,船櫓劃過,留下一條悠長的水痕,便不見船影了。只有煙霧繚繞的小河,在兩岸垂柳的注視下緩緩流淌……
橋,也是蘇州頗具文韻的物景。懸于河上的石板橋,色如青云,拱如彎月,不僅耐看,也有著久遠的歷史。木橋精致,固然不如石橋堅實,但漫步其上,聽著那橋吱吱的聲響,也別有一番風趣。
蘇州那些曲折幽靜的小巷,也很具美感。品嘗著剛采下的菱角,漫步巷中,細糯悅耳的吳儂軟語,嘮家常時發(fā)出的咯咯笑聲,聽著,是那么的安逸。晾衣繩上剛洗好的衣物,散發(fā)著干凈的氣息,仿佛是被濃濃的鄉(xiāng)情浸過。
蘇州粉墻黛瓦的房屋,配上屋邊的小塘,看著簡潔樸素,卻極具江南特色,塘中魚蝦、小荷,無不顯得靈動,為蘇州這座聞名于世的宜居城市增添了一絲別樣的自然韻味。
無論是小橋流水,還是河船柳巷,蘇州都令人陶醉,令人向往。
吳中區(qū)香溪路實驗小學 六(1)班 柳悠然
指導老師 王二榮
江南水鄉(xiāng),我在這塊土地上出生、成長,留戀著她的獨特與樸實。
兒時,或去小弄堂里叫上幾個小伙伴,或去田地里捉小螞蚱,每天的游戲都不一樣。那時,我只知道這里有數(shù)不盡的新鮮事,就算是在太陽底下聽老一輩嘮嘮村里的八卦也是好的。老一輩和小一輩混在一起,大家其樂融融。
夏天天氣炎熱,是要把人曬化的,家里倒是涼快,但我玩心重,不會老實呆在家中。瞧著門前的河水,就想逃出去看看水里的生物,于是等外婆一出門,就一猛子扎到河里了。
江南又稱水鄉(xiāng),一點兒不假,光是我兒時所居住的村鎮(zhèn)就有兩條大河,支流更是數(shù)不清。經(jīng)常能看到婦女在河邊洗衣服,孩童就待在媽媽身旁玩水打鬧。若是到了梅雨季,還可以在雨簾中看見以往呈墨綠色的河水變得清澈,河面還有雨水“踩”出的大大小小的漣漪。波光粼粼的水底隱約有魚兒在游動,那水被魚兒的尾巴甩得嘩嘩響,水花中還帶著幾個小小的泡泡。
人們會抓住夏天的尾巴,在太陽還毒辣的時候搬出家中的東西,最常見的就是書和被褥。老一輩總說太陽是個好東西,被太陽曬了一遍的東西就不會發(fā)霉了。可當我懷著敬畏的心情去望它時,那強烈的光芒總會把我的眼睛刺得生疼。
現(xiàn)在想起,滿滿都是回憶。
望向窗外那空洞的黑,思緒像是飄到了從前,遇見了過去那個懵懵懂懂的小孩。
吳中區(qū)香溪路實驗小學 六(1)班 徐馬溪
指導老師 王二榮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边@是馬致遠眼中的江南,充滿了凄苦愁楚之情。“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這是白居易眼中的江南,充滿了對蘇州的懷念與向往。而我眼中的江南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悠遠,有荷葉田田的歡樂,更有云霧迷蒙,杏花煙雨的古鎮(zhèn)。
古鎮(zhèn),青灰色的瓦,土灰色的墻,墻面斑駁陸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記。一片片整齊有序的瓦片在木頭架子上井井有序地排列著,既不單調(diào)也不乏味。這種美是極有特色的,木梁橫七豎八地排列著,接頭處是個惟妙惟肖的龍頭。
古鎮(zhèn)的四季,更是各有各的特色。
春季,古鎮(zhèn)中,楊柳依依,春風拂面,一朵朵艷麗的桃花迎著春風在枝頭爭奇斗艷。蒙蒙細雨中,古鎮(zhèn)更是宛若仙境一般。
夏季,古鎮(zhèn)內(nèi)外的香樟樹,郁郁蔥蔥,枝繁葉茂。碧波蕩漾的小河中,漂著古色古香的木船,船娘們唱著優(yōu)美的姑蘇樂曲,好一派熱鬧的情景。
秋季,古鎮(zhèn)內(nèi)外到處是火紅的樹葉,秋風一吹,樹葉在空中翩翩起舞。
冬季,樹上一片白茫茫,像到處披上了銀裝,冬日寒風一吹,樹上零星的幾片樹葉也放棄了抵抗,從樹上依依不舍地飄落下來。
江南啊江南,真是一座古意盎然,充滿詩情畫意的夢里水鄉(xiāng)……
吳中區(qū)香溪路實驗小學 六(2)班 顧雅萱
我從小便住在江南,對江南的情感自然是獨特的。
江南像是藏在瀟瀟暮雨之中,總帶著淡淡的煙水寒色,似一位溫文儒雅的女子。
江南的一磚一瓦似乎都訴說著時間的流逝,被歲月刻下的痕跡。那蜿蜒的石板小路,不知走過了多少游人,那青磚碧瓦,不知看過多少風花雪月。
漫步在布滿碧苔的石板小路,觀望著小路旁古樸的建筑,當你驚嘆于種種古樸的江南景色后,回過神來便可聽見潺潺流水聲,尋著水聲,會看見清澈見底的河,河中調(diào)皮的魚兒在嬉戲,河面一艘艘小木船搖曳而去,穿梭在一座座石橋洞里。
河面上坐落著數(shù)不清的小石橋,這一座座石橋,成為了江南人民與江南之間的紐帶,促進了江南人民之間的情感。走上石橋,似乎跨越了千百年,讓人有種“穿越”的錯覺,這也許便是小橋流水人家獨有的韻味。沿河望去,可見一排排垂柳或是幾株桃花,為古樸的江南增添了幾分樂趣。
夜晚的江南,褪去了白晝的古樸,一束束燈光點亮了一條條街巷,散發(fā)的朦朧微光與月夜星辰相照應,為江南鋪上了一層朦朧的色彩,令人沉醉其中。
如今,時代的變遷,江南又有了股科技的味道。但是,這千百年來的韻味依舊未變。
吳中區(qū)香溪路實驗小學 六(2)班 瞿峻怡
都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江南女子,美人如玉,素面朝天不施粉黛,說話如夜鶯百靈。江南風景更是如此,一條小溪順流而下,姑蘇園林別具一番景象,個個古樓巧奪天工……而這些,都為美麗的江南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天,我們翻開江南這古老的畫卷,走進我眼中的江南。
我眼中的江南,有小橋,有流水,自然也有人家。看著江南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不免想到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江南水鄉(xiāng),小荷微微漾波上;母江茅廬,一波激起千層浪。坐在小船上,輕采一朵粉蓮,靜靜地聽著流水潺潺的聲音,心里不禁多了幾分寧靜以及無來由的對生活的新希望。
我眼中的江南,有著文人墨客的氣息,雅致且大方。江南有寒山寺,于是有了張繼筆下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一切的一切,都要歸功于我們的江南。
我眼中的江南,每到傍晚時刻,夕陽西下時,總能聞到家家戶戶從煙囪里散發(fā)出來的煙味,煙味淡淡的,并不濃郁,文雅又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吳中區(qū)香溪路實驗小學 六(2)班 王雨丹
江南,真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樂府詩云:“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卑拙右渍f:“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倍拍琳f:“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這是古人眼中的江南。
我眼中的江南,不得不提園林。江南的園林,可謂天下一絕。一進園林,你立刻會被園中的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古木翠竹吸引。漫步其中,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那黑瓦白墻、飛檐翹角的房子,配以雕刻精美的家具,給人一種厚重的歷史感。那蒼翠挺拔的竹子,是主人高潔品質(zhì)的象征。拾步于亭臺水榭之間,聽流水潺潺,看蓮葉田田,荷花亭亭,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江南人喜甜食,口味清淡,那種濃油重辣的菜品,在江南人的食譜中幾乎是看不到的。一道松鼠鱖魚,酸甜酥脆,老少皆宜;一碗兩面黃,色澤誘人,香氣撲鼻;一屜小籠包,熱氣騰騰,湯汁鮮美;一碗莼菜羹,入口順滑,清淡中透著無比的鮮美。
江南,亦是一個人杰地靈、人才輩出的地方。從古代的小霸王孫策、風流才子唐伯虎,到現(xiàn)在的著名畫家吳冠中、數(shù)學家華羅庚,無一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江南,一個包含了風景、美食和人文的安樂之邦,一個平常卻又不平常的地方,這就是我眼中的江南。
吳中區(qū)香溪路實驗小學 六(2)班 徐子昂
我小時候住在一個大院子里,旁邊就是木瀆古鎮(zhèn)。古鎮(zhèn)很有名,每天都有很多人來游覽參觀。
古鎮(zhèn)的房屋都環(huán)水而建,水又深又綠,一眼望不到底,面積很大,真不愧為江南水鄉(xiāng)。
蘇州刺繡素負盛名,尤其是木瀆一帶,幾乎家家養(yǎng)蠶,戶戶刺繡,所以被稱為“蘇繡之鄉(xiāng)”,出產(chǎn)自古鎮(zhèn)的繡品都非常精致,深受大家喜愛。古鎮(zhèn)上還有很多小玩意,那些技藝精湛的手藝人,制作出的竹鳥、木魚都栩栩如生。
不止如此,這兒還有很多景點,嚴家花園、虹飲山房、靈巖山、古松園……應有盡有。每每到里面走一走,心情就會舒暢不少。
我記憶最深的是虹飲山房,里面有花、有草、有河、有樹,還有一個秋千,當然少不了吃飯賞景的小圓桌和小板凳。在那里看書,安靜且愜意,是非常不錯的閱讀場所。
吳中區(qū)香溪路實驗小學 六(5)班 熊佳怡
指導老師 劉咪咪
我們家,可以說是蘇城江南人家的縮影。縱觀我家,感觸最深的莫過于既有古老文化,又有現(xiàn)代元素。
虎年將近之時,奶奶幾次念叨,說要給我做雙新鞋過年。我不稀罕,現(xiàn)在市場上什么鞋都好買,既不貴還舒適,誰還挑燈一針一線地做那種土布鞋?
大年三十,奶奶從她那“八寶箱”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她親手做的鞋,套在我的腳上。這是一雙“虎頭鞋”,鞋頭上繡著虎頭,眉眼圓睜,龍須清晰,頗有幾分虎氣。鞋后跟繡著紅紅的“?!弊郑€有鞋帶可系在腳上,奶奶說這寓意“代代有福”。這雙鞋無論是做工,還是寓意,堪稱一絕。更重要的是,虎年穿虎鞋,這是蘇州人特有的民俗,是蘇州文化的體現(xiàn),是老一輩人對幸福生活,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說起蘇州古老的文化,奶奶的繡架不能不提。即便我們搬了幾次家,但奶奶的繡架一直都在。無論搬到哪里,她第一件事就是擺好自己那古老的繡架,只要空下來,便坐在架前,戴上老花鏡,飛針走線地繡起來。
而與古老的繡架相對應的,是我的鋼琴與架子鼓。休息日,我或彈奏一曲,悠揚的曲調(diào)余音繞梁;或敲擊一番,鏗鏘的鼓音激越澎湃。這兩樣東西置身于客廳,整個房舍便無比新潮,全家充滿了現(xiàn)代化的氣息。
我家的古老與新潮,是蘇州幾千年的文化積淀,是蘇州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狀,體現(xiàn)著蘇州人文化古韻與現(xiàn)代生活的融匯。
吳中區(qū)木瀆中心小學 六(3)班 吳梓萱
指導老師 朱紅芳
江南就是一種如詩如畫的境界,小橋流水人家令人心生向往。
走完柏油馬路,拐進巷道走過民居,一排排木房子映入眼簾,房后是一條長長的小河,河兩邊由一個個綠色的“戰(zhàn)士”守護著,一陣風吹來,隨風揮舞的“長發(fā)”,好像在歡迎我的到來。
走道上鋪滿了青石板,一眼望不到頭。青石板路的兩旁豎立著很多香樟樹,景觀燈依在樹上,垂下五彩的燈籠,宛如一條長河川流不息。
走過長長的石板路,就上橋了。石拱橋是一塊塊石頭搭建而成的,古老的石頭讓我們仿佛穿越到建造的年代,感受那一份安寧和悠閑。
站在橋上看到長長的小河中,來來往往的小船載著游玩的人,船夫大聲唱著當?shù)氐拿裰{,游玩的人,聽著民謠,坐著晃晃悠悠的小船,欣賞著河邊的景色,甚是愜意。
下橋后又是長長的石板路,左右兩邊是一間間店面,走幾步,迎面撲來一陣陣香味,有當?shù)馗魃朗车南阄叮灿懈鞣N花草的清香味。再往前,會看到很多穿著古裝的人們在拍照,有的人撐著一把小紙傘,有的人手持一把扇子,戴著古代的帽子,如那文人墨客般,如那西施美女般。
這便是我眼中最美的江南模樣。
吳中區(qū)香溪路實驗小學 六(4)班 柏嘉軒
江南,是神秘的,古樸的,文化底蘊深厚的,一千個人有一千種評價,從古至今,無數(shù)文人墨客為她駐足停留。
世事變遷,浮躁的現(xiàn)今唯有在江南才能感受到清凈,匆忙的腳步唯有在江南才能放緩。漫步在江南,幽靜卻不孤獨,古老卻不過時,滄桑卻不憂傷。寬敞的大運河是動脈,遍布的河流是靜脈,座座石橋和城墻是穿越時空的隧道,帶我們領略她2500多年的歷史。
出生在江南,生長在江南,她的任何風情對我來說應該是司空見慣、毫不稀奇的,但我卻還是時時被她吸引。
我對江南的弄堂小巷情有獨鐘,她像一位古老而滄桑的老人,浸在煙雨中,講述著她的故事。江南的弄堂都是狹窄幽深的,斑駁的青石板,兩邊都是一層或兩層的宅子,有些宅子是木結構或青石磚的,散發(fā)著古樸的氣息。小巷深處曲徑通幽,我時?;蜃呋蝌T自行車穿梭其中,明明很熟悉的道路,偶爾也會迷失方向。有時我也會蹲下研究腳下的青石板,思想穿越千年,思考誰也曾走過這里,這里發(fā)生過什么事情。
江南,就這樣安安靜靜,無言地訴說著她的故事。
吳中區(qū)香溪路實驗小學 六(4)班 黃智熠
在我眼中蘇州是江南的極致,這是文學作品與詩詞歌賦無數(shù)遍描繪的地方,是文物古董集聚的地方,也是古典園林遍布的地方。
在蘇州談園林,繞不開拙政園,其始建于明正德初年,歷史悠久。走進拙政園,綠葉的清新?lián)涿娑鴣?,花朵的甜香撲鼻而來。四周的大樹郁郁青青,圍繞著的假山連綿不斷,十分幽靜。園里的亭臺,屋檐上翹,輕巧而飛,瓦頭昂起,凸顯蘇州氣派。一條碧綠的河流環(huán)繞亭臺,池里開滿小巧的荷花。這亭、這水,每一筆都是蘇州的色彩。
蘇州自古就是繁華地帶,文人墨客徜徉其間,留下了不少詩篇歌詠抒懷。張繼《楓橋夜泊》中寫“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位于姑蘇區(qū)的寒山寺。寒山寺里歷來文人名家抄錄的《楓橋夜泊》石刻值得一看,這些陳列在寺內(nèi)碑廊的石刻,書體各異,各有韻味。其中清朝俞樾用行草抄錄的石碑還是鎮(zhèn)寺之寶。我記得小時候在除夕之夜爸爸都會帶我去聆聽鐘聲,他告訴我這鐘聲寓意著辭舊迎新,平安吉祥。
我眼中的江南是歷史悠久的古城,是古典園林之家,是文人筆下的天堂,也是我最愛的家鄉(xiāng)!
吳中區(qū)香溪路實驗小學 六(4)班 蔣妡寅
蘇州是我美麗且動人的故鄉(xiāng),從小長輩就會說“小家碧玉”是蘇州的代名詞,所以在蘇州,女孩會被長輩們稱呼“小娘魚”。
煙雨美景是蘇州的特色之一,五月中下旬天氣開始慢慢悶熱了起來,地面上的水蒸發(fā)變成了水蒸汽,飄浮著就像煙霧似的。此時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冷變成一個個小水珠從天上落下,落到蘇州各大著名園林的每個角落,煙云飄渺,感覺自己漫步在水墨畫中,醉人心扉。
蘇州又常被稱為“魚米之鄉(xiāng)”。東山、西山圍繞著太湖,有著各色各樣的季節(jié)性水果和水產(chǎn)品。每當旅游旺季的時候,東、西山就成了全國人民爭相旅游打卡的網(wǎng)紅地。
蘇州的小橋流水又是另外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它隱藏在蘇州各個古鎮(zhèn)的小街小巷中。你可以想象下當你悠閑地站在一條烏篷船上,輕輕地拿著槳劃著小船,小巷中不時地有人和你打招呼,緩緩地從橋洞下穿過,頓時心頭感覺一陣愜意,讓我們對這里充滿了喜愛之情。
有句話叫“寧聽蘇州人吵架,不聽他鄉(xiāng)人說話”,蘇州的吳儂軟語讓大家更愛這座“小家碧玉”的城市。
有景、有物、有“小娘魚”,誰會不愛呢?
吳中區(qū)香溪路實驗小學 六(4)班 時敏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