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鑄煌 趙鴻燕
【關鍵詞】個體化前庭康復訓練;慢性周圍性前庭功能障礙;頭-眼運動訓練視頻
【中圖分類號】G6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3--01
慢性周圍性前庭功能障礙的臨床主要癥狀表現為平衡障礙,這將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感到頭暈或眩暈,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帶來嚴重負面影響,不僅將加大患者跌倒風險,也給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會增加了負擔[1]。本次研究中,我們對部分慢性周圍性前庭功能障礙患者采取了基于頭-眼運動訓練視頻的個體化前庭康復訓練取得了較傳統(tǒng)Cawthorne-Cooksey法康復訓練更佳的效果?,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共計560例,均為在2019年8月-2022年2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周圍性前庭功能障礙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280例。觀察組中,男性87例,女性193例;年齡39-70(60.45±8.35)歲。對照組中,男性89例,女性191例;年齡40-72(60.10±8.93)歲。經統(tǒng)計學分析比較,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對照組:Cawthorne-Cooksey訓練法。
觀察組:基于頭-眼運動訓練視頻的個體化前庭康復訓練。首先評估患者前庭功能,以此為依據選擇合適的康復方法,并在康復師及醫(yī)師的指導下制作訓練視頻;其次,引導患者開展具體訓練,包括頭動、掃視、視靶、跟蹤、反向轉頭跟蹤訓練等,教會患者動作要點。最后,根據患者情況動態(tài)調整訓練計劃與內容,已能完全完成的項目選擇性跳過。
1.3觀察指標
分別在康復訓練前和康復訓練4周后,參考頭暈殘障量表(DHI)和特異性活動平衡自信量表(ABC)評估患者前庭功能障礙。其中,DHI包括軀體、情緒、功能3項評價維度,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認為患者存在的眩暈癥狀或平衡障礙程度越高,前庭功能障礙越明顯。ABC量表共計16個評價項目,總分100分,低于80分,認為患者前庭功能異常,分值越高,則患者前庭功能越好[2]。
采用閉目直立試驗評價患者前庭功能,要求患者雙腳并攏直立,將雙手手指在胸前互握并向兩側輕微拉扯,然后閉眼,若患者在閉眼后身體傾斜并大幅擺動,則認為測試結果陽性,即患者存在前庭功能障礙。分別于康復訓練前和康復訓練4周后進行測試,計算兩組陽性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以常用計數技術資料及其他常用計量技術資料的兩種表示方式對各類型的統(tǒng)計資料分別進行了線性表示,并通過軟件spss18.0對各項資料展開卡方檢驗或線性檢驗,若均為P<0.05,證明各類統(tǒng)計學的研究意義顯著。
2結果
2.1兩組患者康復訓練前后DHI、ABC評分變化比較
康復訓練前,兩組DHI、ABC評分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康復訓練4周后,觀察組DH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ABC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1。
康復訓練前,兩組閉目直立試驗結果陽性率均較高,數據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康復訓練4周后,觀察組閉目直立試驗結果陽性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3討論
前庭康復訓練為現階段臨床治療改善慢性周圍性前庭功能障礙患者臨床癥狀的主要手段。傳統(tǒng)方法為Cawthorne-Cooksey訓練法,通過引導患者開展習服性、凝視穩(wěn)定性、步態(tài)訓練等,可加速產生前庭代償,繼而達到緩解眩暈、重建大腦平衡的目的,其臨床有效性、安全性目前已得到臨床研究證實。但由于訓練方法缺乏足夠的針對性導致臨床應用效果存在較大的個體化差異[3]。
鑒于此,本次研究中,我們以Cawthorne-Cooksey訓練法為基礎,結合計算機技術,以患者實際情況為依據,在康復師及醫(yī)師的聯(lián)合指導下制作了個性化的頭-眼運動視頻軟件。通過引導觀察組患者根據視頻軟件開展頭動、頭-眼運動協(xié)調性訓練以及靜態(tài)和動態(tài)平衡功能訓練后,收獲了滿意效果。研究數據顯示,在康復訓練4周后,觀察組DH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ABC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閉目直立試驗結果陽性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結果提示,采用個性化的前庭康復訓練能夠使患者更快的感受到訓練效果,更好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并促進前庭功能的提高與恢復。分析作用機制如下:①以視頻的方式呈現訓練內容,具有形象、立體、直觀的優(yōu)勢,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的理解、模仿、接受;②根據患者身體特點、愛好等選擇視頻內容,且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跳過已完全完成的項目,因此能夠在縮短康復訓練時間的同時,防止患者產生厭倦感,并保證訓練的有效性;③醫(yī)師、康復師全程跟蹤指導并結合患者情況動態(tài)調整康復訓練方案,因而可始終保證訓練措施的有效性,確保短時間內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與前庭功能更具有針對性。
綜上所述,采用頭-眼運動訓練視頻對慢性周圍性前庭功能障礙患者展開個性化的前庭康復訓練,有顯著效果,具有起效快、療效好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 李杰,宋大偉. 前庭康復體操治療慢性周圍性前庭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16,31(4):216-218.
[2] 王依倩,閆振陽,李欣健,等. 前庭康復訓練結合針刺對腦卒中后前庭中樞性平衡功能障礙的影響[J]. 東方藥膳,2021(8):148.
[3] 王媛,曹春婷,張晨,等. 個體化前庭康復訓練應用于慢性周圍性前庭功能障礙的療效評估[J]. 中國康復,2021,36(2):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