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榮
鄰居吳大媽精明能干,一退休便做起了小買賣,兒媳生了孩子后,吳大媽才放下了秤桿子,專心照看孫子。等孫子上了初中,吳大媽又開始擺攤做生意。
吳大媽68歲那年,老伴死活不讓她出門擺攤了,說自己身體不好,讓吳大媽在家陪他。老伴去世后,吳大媽一個人生活,覺得無聊,又想做小買賣了。這天我剛下班,她就跑到我家來,讓我?guī)退龑懸粍t廣告:批發(fā)價零售調(diào)味品。
吳大媽說,她娘家侄子做調(diào)味品批發(fā)生意,專門給大超市供貨,質(zhì)量有保障,價格也便宜,她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做點小買賣,生活得充實。
吳大媽住一樓,房子帶個小院。她把小院打造成了個小賣部,廣告貼出去,誰需要就進院來買。別看吳大媽77歲了,做生意緊跟時代步伐,可現(xiàn)金支付,也可掃二維碼付款。二維碼是她兒子的,但吳大媽說,兒子只是代收,回家時都得如數(shù)奉還。
吳大媽跟我談起過自己的“生意經(jīng)”,說:“我賣這些調(diào)味品一毛錢也不賺,全部按進貨價賣?!蔽液苁且馔猓骸皼]利的事兒,您圖啥呀?”
“圖個人來人往??!我不想跟兒子一起住——婆媳之間,還是保持一定距離為好。我愿意自己一個人住,但是兒子工作忙,不能每天都來看我。鄰居來我這里買東西,掃我兒子的碼,他收到錢,就知道我好著呢——年紀大了,真怕自己哪天突然病了,給兒子打電話都打不了。所以呀,還得搞好鄰里關(guān)系——遠親不如近鄰!”
酒香不怕巷子深。吳大媽的小賣部物美價廉,廣告一貼出去,還真有不少鄰居來捧場。
上個月,吳大媽又來找我寫廣告,說要“擴大經(jīng)營”。原來,她兒子干裝修,前段時間歇業(yè)了,那些裝修工具都放她家了。她想,這些東西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共享”出去。
我問她如何共享,她說:“鉗子、螺絲刀、扳手這樣的小工具,借了半天之內(nèi)歸還,不收費;超過半天收五毛,超過一天收一元,以此類推。電鉆、電焊機之類的大家伙,使用半天免費;超過半天收五元,超過一天收十元?!?/p>
這一下,吳大媽家的墻上出現(xiàn)了兩個收款二維碼,一個專收調(diào)味品的錢,一個專收共享工具的款。
我正好想收拾一下電腦,見吳大媽的共享工具里有把迷你螺絲刀,便借來用。其實我半小時就用完了,但我不好意思馬上歸還,就故意拖到晚上再去,主動掃碼付了五毛錢。
我邊掃碼邊問:“這還是您兒子的二維碼?”吳大媽回答:“是我孫子的。”我開玩笑地說:“兒子收了錢還能還給您,孫子收了,估計給您您也不要了吧?”吳大媽嘆了口氣,說:“當(dāng)然不要,孩子那么可憐。”
咦,吳大媽話里有話呀!在我的追問下,她打開了話匣子:“這個收款碼是我兒子對門鄰居家孩子的,他和我孫子一般大,也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前段時間這孩子突然得了重病,在網(wǎng)上發(fā)起了大病眾籌,我們一家人都捐了款。但后續(xù)治療還需要很多錢,我就讓孫子弄來了他的收款碼,咱這‘共享’業(yè)務(wù)的錢就直接掃碼付到他那兒。錢不多,一點心意吧?!闭鏇]想到,收款碼里還藏著善舉。
我聽了很是感動,就把吳大媽的事兒發(fā)到小區(qū)業(yè)主群里了。大家紛紛表示,自己家也有很多東西可以送到吳大媽這兒來“共享”。我也把家里的書籍送給了吳大媽,讓她在廣告里添了個“圖書共享”。
昨天我去吳大媽家借電鉆,她告訴我:“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共享的東西拿去用好幾天也不還,真不知道節(jié)約錢!”
我偷笑??磥砦以谌豪锏男麄髌鸬搅诵Ч?,大家正以實際行動支持吳大媽的“共享”善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