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澤穎
(農業(yè)農村部食物與營養(yǎng)發(fā)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膳食營養(yǎng)性疾病不僅威脅人類健康且?guī)沓林氐纳鐣摀?018年全球營養(yǎng)報告》數據顯示,全球約20%的人口死亡與飲食有關,194個國家和地區(qū)每年因營養(yǎng)相關疾病損失3.5萬億美元[1]。對此,一些國家采取多種衛(wèi)生干預措施,其中包括包裝正面(Front of Package,FOP)標簽[2]。FOP標簽是指呈現在食品包裝正面簡化的營養(yǎng)信息,通過符號/圖形、文字或其組合,提供關于食物的整體營養(yǎng)價值或關鍵營養(yǎng)成分信息[3]。1989年以來,至少40個國家推行FOP標簽,中國直至2017年才試行FOP標簽,并將FOP標簽列為健康中國行動計劃。為發(fā)展FOP標簽,中國一些學者專注于發(fā)達國家經驗總結,如英國的交通燈信號標簽[4]、美國的指引星標簽[5],然而,對發(fā)展中國家的FOP標簽關注較少。警告標簽(Warning Labeling),又稱包裝正面警告標簽,是FOP標簽的新型范式,智利是全球最早實施警告標簽的國家,此后秘魯、烏拉圭、以色列、巴西、墨西哥均據此設計類似的警告標簽[6]。而且,學界經常將智利警告標簽與其他主流的FOP標簽作比較[7-8]。雖然王瑛瑤等[9]在介紹FOP標簽分類及特點時提及智利警告標簽,但缺乏系統(tǒng)剖析。文章基于智利警告標簽官方資料、期刊文獻開展案例分析,以期為完善FOP標簽政策,減少營養(yǎng)相關疾病提供參考依據。
與世界多數國家一樣,智利居民超重肥胖問題凸顯,在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的肥胖率排名中位列第二,6~7年級小學生肥胖率13.1%[10],60%的15~64歲居民超重肥胖[11]。對此,智利衛(wèi)生部于2012年通過并于2016年實施《食品標簽和廣告法》(第20.606號法案),要求對能量與關鍵營養(yǎng)素(脂肪、糖、鈉)含量高的包裝食品和飲料(包括進口包裝食品和飲料)強制實施警告標簽,禁止警告標簽的食品通過廣告或者學校銷售給14歲及以下兒童[12]。智利警告標簽的圖標(見圖1)為黑白八角形,正中間采用西班牙語的“高糖”“高飽和脂肪酸”“高鈉”“高能量”文本,字體較大且引人注意,正下方顯示衛(wèi)生部字眼。警告標簽一般位于食品包裝的右上角,類似于“停車”“停止”的交通警示牌與香煙盒的“吸煙有害健康”警告。
智利警告標簽采用的營養(yǎng)素度量法是閾值法總結指示體系,每100 g或100 mL食品中含有的糖、飽和脂肪酸、鈉、能量的評價標準見表1,只要糖、飽和脂肪酸、鈉、能量含量超過閾值,就會被強制標示警告標簽,包裝袋最多可攜帶4種警告標簽。按照智利食品標簽和廣告法案的規(guī)定,2016—2019年警告標簽的營養(yǎng)評價閾值逐步縮小,標準越來越嚴格[15]。
表1 2018年食品與飲料警告標簽的能量與營養(yǎng)評價闕值[14]Table 1 Energy and nutrition thresholds for food and beverage warning labels in 2018
從左到右是高糖、高飽和脂肪酸、高鈉、高能量圖1 智利警告標簽[13]Figure 1 Warning labeling in Chile
智利警告標簽的實施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學者們基于問卷調查均認可警告標簽產生的積極影響,例如,警告標簽可視且易于理解[16],顯著降低年輕人對含糖飲料的購買頻率[17],能減少居民對高鈉、高糖、高飽和脂肪酸食品的消費[18],讓消費者了解過度攝入含糖飲料的危害性[19],以及提高居民對標簽信息的利用率[20]。雖然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警告標簽的有效性,但在執(zhí)行過程中,一些食品和飲料跨國企業(yè)比較反對在進口食品上使用警告標簽[21]。
2017—2020年,秘魯、烏拉圭、以色列、巴西、加拿大、墨西哥、哥倫比亞7個國家陸續(xù)批準或實施警告標簽,使警告標簽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干預措施(見表2)。這些國家多數位于拉丁美洲,并對標簽的顏色、圖標形狀、內容等做出調整。例如,以色列、加拿大采用紅色圖標,巴西采用三角圖標,而以色列、加拿大、哥倫比亞采用圓形圖標;除了標示高鈉、高糖、高飽和脂肪酸外,秘魯、烏拉圭增加了含反式脂肪的警告標簽。
表2 七國的警告標簽概覽Table 2 An overview of warning labels in 7 countries
自智利警告標簽實施以來,不少學者基于烏拉圭、巴西、荷蘭、阿根廷、智利、哥斯達黎加、墨西哥、意大利、加拿大、新西蘭、哥倫比亞的居民調查,將警告標簽與多交通燈信號標簽、Nutri-score標簽、健康星級評分標簽、健康選擇標簽進行比較(見表3)。多數結果認可警告標簽在易于理解、傳達營養(yǎng)信息、識別關注的營養(yǎng)成分、減少不健康食品消費以及幫助學齡兒童選擇健康食品方面的優(yōu)勢,證實了警告標簽是一項較能預防超重肥胖以及非傳染性疾病的FOP標簽。
表3 與其他FOP標簽的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with other FOP labels
智利警告標簽的世界影響力離不開2016年生效的《食品標簽和廣告法》。在法律約束下,高能量、高鈉、高糖、高飽和脂肪酸食品必須標示警告標簽,有助于規(guī)范食品廠商生產行為與增加健康食品供給。與智利一樣,中國也面臨日益增長的肥胖率與慢性病發(fā)生率,雖然實施了“健康選擇”標識,但由于法律保障缺失,一直遭到食品行業(yè)的強烈反對,4年來進展遲緩,尚未在大多數食品推行。因此,中國有必要加快FOP標簽立法,通過法律手段減少高鈉、高糖、高脂肪食品生產,營造良好的健康食品供應環(huán)境。
營養(yǎng)評價標準趨于嚴格是智利警告標簽的亮點,與荷蘭選擇標識一樣,通過調整營養(yǎng)評價標準實現食品健康程度的逐步提升。不同的是,智利警告標簽僅對鈉、糖、飽和脂肪酸等限制性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進行規(guī)定。相比之下,中國“健康選擇”標識的低鈉、低糖、低脂成分閾值缺乏逐步嚴格的詳細計劃。為響應全國減鹽減油減糖“三減”行動,實現居民油、鹽、糖攝入量的逐步減少,中國有必要對“健康選擇”標識的營養(yǎng)評價標準進行階梯式設定,建議按照FOP標簽對國民超重肥胖與相關慢性病的調控效果設計動態(tài)閾值。
兒童青少年的含糖飲料消費問題凸顯,據《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35]顯示,18.9%的中小學生經常飲用含糖飲料,16~17歲的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督】抵袊袆?2019—2030年)》重視高糖攝入對兒童青少年健康的影響,提出披露糖含量,增加蔗糖等強制標識。警告標簽、廣告限制、稅收、公共教育活動是含糖飲料消費的干預措施[36]。匯總多項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警告標簽能有效勸阻消費者購買含糖飲料[37]。因此,建議中國在碳酸飲料和非碳酸加糖飲料(果汁飲料、運動飲料、加糖茶等)的包裝正面加貼高糖警告標簽,基于國情與問卷調查,科學確定飲料含糖評價閾值以及圖標的尺寸、位置(左上角、右上角等)、內容(文本、符號或圖形)、形狀(八角形、三角形或圓形)、顏色(紅色、黑色)設計適合中國的高糖或含過量甜味劑的警告標簽,并評估警告標簽的實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