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馮境華 廣州鵬凱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R城現(xiàn)有生活污水處理廠1座,設計規(guī)模為5.0萬m3/d,基本滿負荷運行。根據(jù)城市總體發(fā)展規(guī)劃和排水專項規(guī)劃,規(guī)劃在新城區(qū)新建污水處理廠1座,建設規(guī)模為5.0萬m3/d,主要服務新城區(qū)綜合生活水,占比約95%。
新城區(qū)排水體制均為雨、污分流制,相對于老城區(qū)的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水水質濃度較老城區(qū)生活污水處理廠高,參考現(xiàn)狀污水處理廠水質確定新建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具體水質指標詳見表1。
表1 設計進水水質(單位:mg/L)
該污水處理廠出水部分回用于城市綠化及景觀用水,其余排入景觀水系。出水標準COD、BOD5、TN、NH3-N、TP執(zhí)行地表標準重點控制區(qū)排放限值,SS、PH執(zhí)行《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規(guī)定要求。
污泥處理以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為主。污水處理廠工程產(chǎn)生的污泥采取“機械脫水+堆肥”的方式處理方式,污泥經(jīng)機械脫水處理后含水率不高于60%減量化后,進行資源化利用于鹽堿地改良復綠工程。
2.1.1 BOD5/TN值
該污水處理廠的BOD5/TN指標為2.15,這說明只依靠污水廠進水有機碳源難以穩(wěn)定的保證生物脫氮效果,應選擇抗沖擊能力強、運行靈活可靠的處理工藝,同時合理設置碳源投加裝置。根據(jù)原水水質BOD5/TN比值的變化選擇性投加適量碳源,確保TN達標的基礎上降低運行費用。
2.1.2 BOD5/COD
該指標是鑒定污水是否適宜采用生物處理的一個衡量指標,BOD5/COD>0.3的才適宜采用生化處理,該比值越大,可生化性越好。本污水處理廠進水該比值為0.40,可以采用生化處理。
2.1.3 BOD5/TP
該指標大于22.5時具有較好的除磷效果,比值越大,除磷效果越好。本污水處理廠該指標為23.33,基本滿足生物除磷對碳源的要求,但是要達到小于0.3mg/L需要配合化學強化除磷。
常規(guī)活性污泥法能滿足COD、BOD5、SS的去除率,但對氮、磷的去除率是有一定限度的,僅從常規(guī)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中排除氮、磷,其去除總氮約15%~25%,總磷一般去除12%~20%,達不到本工程出水水質的要求。因此必須采用具有生物脫氮除磷功能的污水處理工藝,才能夠大幅度削減COD、BOD5、SS以及TN、NH3-N、TP等污染物濃度,但是要達到上述的排放標準,在二級生物脫氮除磷污水處理的基礎上,還要增加深度處理工藝才能達到出水要求。
根據(jù)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濃度及去除率,進行技術、經(jīng)濟比較,最終確定污水處理采用“改良AA/O+混凝沉淀+臭氧氧化+砂濾池“為主體的處理工藝,二沉池剩余污泥、磁混凝沉淀池排泥經(jīng)過污泥濃縮、均質調理后,采用板框脫水機脫水至含水率60%后進行好氧堆肥處理。
采用2條鋼筋混凝土直壁平行渠道形式,渠道寬度為
1.5m。設計柵前流速v1=0.5m/s過柵流速v=0.9m/s。主要配套回轉式格柵除污機、柵渣輸送機等設備。
設置1座提升泵站,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與粗格柵渠合建。設計停留時間 HRT=5.0mim,集水有效容積V=460m3。主要配套污水提升泵、電動葫蘆等設備。
采用2條高架鋼筋混凝土直壁平行渠道,渠道寬度為1.2m。設計過柵流速V=1.0m/s,配套旋轉式格柵除污機、無軸螺旋輸送壓榨機等設備。
設置1座(分2格)鋼筋混凝土結構水池,與細格柵渠合建。設計停留時間HRT=6.2min,水平流速V=0.06m/s,氣水比q=0.15:1。配套桁車式吸砂機、不銹鋼砂水分離器、曝氣風機等設備。
設置1座分2格,分預反硝化區(qū)、厭氧池、缺氧池1、好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2??偹νA魰r間:HRT=20h,其中預反硝化池、厭氧池、缺氧池1、好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2停留時間分別為1.5h、1.5h、5.0h、2.0h、8.0h、2.0h。好氧池污泥濃度MLSS=3500mg/L,污泥負荷NV=0.06kgBOD/kgMLSS.d。
主要功能是對來自生化池的混合液進行固液分離,采用周進周出沉淀池。設置2座鋼筋混凝土結構水池。設計表面負荷q=1.1m3/m2·h,停留時間HRT=4.8h。主要配套中心傳動單管吸泥機等設備。
主要功能將污泥回流至厭氧池,剩余污泥送往污泥均質池。設置1座地下鋼混矩形結構水池。主要配套污泥回流泵、剩余污泥泵等設備。
二次提升污水滿足污水深度處理設施水力要求,設置1座地下鋼筋混凝土矩形結構水池,設計HRT=7.5mim,有效容積V=360m3。配套污水提升泵等設備。
設置1座鋼筋混凝土結構構筑物。設計絮 凝 時 間 :T=9.23min,平均表面負荷:qave=12.3m3/m2·h,最大表面負荷:qmax=16.8m3/m2·h。主要配套快速反應攪拌機、加速絮凝攪拌機、磁泥剪切機、磁分離機、磁泥回流泵、中心驅動刮泥機等設備。
主要功能是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降低COD。設計水力停留時間HRT=15min。主要配套臭氧投加單元等設備。
主要是用于進一步去除難以污水中的微小SS等污染物,確保出水達標,采用V型濾池形式,1座5格??傔^濾面積F=455m2,設計濾速V=6.3m/h,反沖洗氣強度:15L/m2.S,反沖洗水強度:7L/m2·S。主要配套反沖泵、反沖洗風機及濾料等設備。
主要功能為加次氯酸鈉消毒,調蓄回用水量。設計停留時間HRT=1.74h,加氯量m=6~12g/m3。
巴氏計量槽為計量流量設施,設計喉道寬度為1.20m,測量范圍35~2000L/S。
向回用水用戶提供再生水水源。配套回用水水泵等設施。
將剩余污泥機械脫水、好氧堆肥后資源化利用。主要包括污泥濃縮池、污泥均質池、污泥脫水機房、堆肥車間等。
主要包括臭氧發(fā)生間、鼓風機房、加氯加藥間,配電室、綜合樓等,為生產(chǎn)提供原料、能源及管理場所。
污水處理廠最大能耗為電耗,本工程用電設備(包括照明用電)的總裝機容量約3639.90kW,工作容量2534.25kW,計算有功功率1669.9kW,年耗電量為1097.12萬kWh,其中曝氣風機、提升水泵、回用水泵電耗占整個系統(tǒng)耗電的62.2%,可見泵、風機的運行是本項目節(jié)能的重點環(huán)節(jié)。
其他能耗基本為藥耗分別為PAM(陰離子)、PAC、 PAM(陽離子)及液氧,同時根據(jù)原水水質情況投加碳源。
根據(jù)進出水水質分析,采用具有生物脫氮除磷功能的污水處理工藝,同時還要增加深度處理工藝才能達到出水要求。污水處理采用“改良AA/O+混凝沉淀+臭氧氧化+砂濾池”為主體的處理。污泥采用板框脫水機脫水至含水率60%后進行好氧堆肥處理后資源化利用。風機、泵類產(chǎn)品是處理廠運行過程中的節(jié)能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