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夢益
懷揣著憧憬與期待,2020年教師節(jié)那天,我來到南昌大學,成為經(jīng)濟管理學院的一名新生。學校有五個校區(qū),經(jīng)管院在前湖校區(qū),也就是昌大的主校區(qū)。
相比于高中校園,我眼前的大學更像是一座小城市。校園面積很大,寬敞的馬路上有來往不息的車流,綠化植被裝點著校園,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公寓、游泳館、體育館等建筑整齊坐落。五湖四海的學子在這里匯聚,一起學習與生活,一起譜寫各自的大學篇章。
剛開學時,大家對學校不熟悉,對校園環(huán)境充滿好奇。新生報到后,我們課程不多。我們寢室有一陣子非常熱衷于騎共享單車逛學校。四個女孩一起從前湖北院騎到前湖南院,在校區(qū)里東兜西轉(zhuǎn)。我也是從那開始,慢慢揭開了昌大的面紗,漸漸熟悉校園的一樓一棟、一花一樹。因為校園面積大,校園內(nèi)通勤有環(huán)游車、共享單車、共享電瓶車等交通工具可以選擇。但是由于學生人數(shù)多,環(huán)游車內(nèi)比較擁擠,共享單車和共享電瓶車也屬于“狼多肉少”。我們那時候為了有車騎,都早早出門,“搶占先機”。前湖校區(qū)風景很好,誠可謂山水校園。半圓形的正校門,全長323米,與遼闊秀麗的前湖、大門邊的龍騰湖彼此呼應,仿若萬頃碧波中的一葉揚著白帆的紅船。四五月份,杜鵑花盛放,校訓墻如披紅裝。“尋常陌上花似錦,臥龍崗有龍飛騰”,正氣廣場有一尊中華正氣龍雕塑,磅礴大氣,恍若龍騰。圖書館擁有21層的高頎身材,別樹一幟,似一位清秀的書生,俊逸瀟灑,巍然大方。平時沒課,又逢天氣正好時,同學們都愛三五成群用相機去定格美景,我也不例外。
我的專業(yè)課程大都被安排在慧源樓。這慧源樓如同穿著紅白衣裳的俏麗佳人立于潤溪湖畔。在教室里學累了,望望潤溪湖的風光,絕對算得上是一種享受。潤溪湖是前湖校區(qū)水域面積最大的湖泊,湖畔有用青石板鋪就的步道,道旁安裝有木椅,環(huán)湖樹木成蔭,是平時讀書散步的好去處。潤溪湖湖面倒映著周邊的建筑與花草樹木,倒映著天空的顏色。隨手一拍,便是美圖。我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愛繞著潤溪湖轉(zhuǎn)轉(zhuǎn)。一個人,賞著景,思緒翻飛,轉(zhuǎn)一圈,大概要一個小時。走在潤溪湖畔,可能還會瞧見湖里游蕩的魚兒,瞧見在湖上戲水的鴨群,運氣好點兒,還能瞧見展翅的天鵝。春天時,校園里百花斗艷。坐在潤溪湖的長椅上,看一本自己感興趣的好書,聽著小鳥的歌聲,嗅著醉人的花香,清風拂面,楊柳輕輕搖曳,陽光灑下時,湖面泛起粼粼波光……若要挑一處靜心細思,首選便是這潤溪湖畔。
在昌大讀書,對于“吃貨”來說,應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前湖校區(qū)有一條商業(yè)街,街上有許多特色小吃。這街離我們寢室不遠,去慧源樓上課時也會經(jīng)過。我和室友有早課沒時間吃早餐時,都會在商業(yè)街的早餐鋪子買早點。課余,嘴饞的時候,也會相約去商業(yè)街搜羅美食。此外,光是前湖校區(qū)就有九個食堂,不同類型、不同風味的美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煎炒炸鹵燉,甜辣鮮香,選擇多到“吃什么?”成為令人苦惱的問題。為此,學校的家園網(wǎng)還專門出了“飯前搖一搖”的功能。上大學以后,我這體重就沒降下來過,這和學校的好伙食脫不了干系。
一年半的時光荏苒,我與昌大相識相知。教室里精講堂堂,圖書館名著冊冊,操場上書聲瑯瑯,我在昌大求學,力求上進。我認識了一幫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們廢寢忘食一起準備比賽,我們靈魂碰撞一同操辦活動,我們相互幫助與扶持,攜手闖過道道難關(guān)。我喜歡昌大,喜歡這里的美景,喜歡這里的學習氛圍,喜歡這里可愛的人兒。
去年,是建黨一百周年,也是昌大建校一百周年。百年校慶典禮隆重舉辦,八方校友歸來道賀。百年前,先賢在艱難處境之下,創(chuàng)建江西公立醫(yī)學專門學校,救死扶傷;抗戰(zhàn)時期,國立中正大學弦歌不綴,煥揚“民族復興之精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江西大學與江西工學院應運而生,培養(yǎng)優(yōu)質(zhì)人才,服務社會。與時俱進,三校合一,勠力同心,成為“南昌大學”。而我,在它一百歲時,與它相遇。
我想,畢業(yè)后,我一定會對這里戀戀不舍。前湖風景太美,心中回憶太多,我們的故事有四年那么長,我對它的掛念許是一生難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