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唯真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上南二村小學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切實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滿足學生成長的個性的需求,構建良好的學校育人體系,家校協(xié)同育人,讓每一位學生適切發(fā)展、健康成長。
全員導師,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育人理念。開展全員導師制,有利于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有利于更好地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促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釋放和發(fā)揮,為學生自主發(fā)展提供保障;有利于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促使教師有效落實教書育人“一崗雙責”,為教育優(yōu)質發(fā)展注入動力。
全員導師制是一項關系到全體教師、全體學生和全體家長的工作,因此它是一項學校的大工程,各個工作部門都必須攜手行動起來關心兒童的全方位發(fā)展。我校由黨支部、校長室牽頭,學生發(fā)展部組織,各個部門融合參與,學習各類文件,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
全員導師制推行以來,各地各級學校紛紛試點,形成了很多有效的工作方案和積極的案例經驗。我校也積極行動起來,制定了符合學校實際的全員導師制工作方案——《用愛架設心靈橋,導師助力樂成長》。特別是結合德育課題“家校社三維聯(lián)動下提升小學生社會性素養(yǎng)的分層實踐研究”,除了面對普通學生外,還對高需求的學生專辟通道,實行雙導師制,在全校展開了“全體+個體”的導師工作。
這是一場教育的大改革,教師原來的教育理念和專業(yè)技能必將遇到危機。面對挑戰(zhàn),學校積極為教師提供思想引領和方法指導,打造具有適應全員導師工作能力的教師隊伍。
全員導師制工作的提出給很多教師帶來了理念困惑。面對這些疑惑,我們通過專家講座來更新理念,進而開展系列宣傳來推動輿論,幫助教師了解全員導師制工作的背景和價值;通過講故事等形式來挖掘教師的閃光點和內在潛能,進一步強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氛圍。
思想的重視需要行動的落實才能收效,老教師都是傳統(tǒng)教育的行家,面對新型的教育要求,出現(xiàn)了本領恐慌和焦慮。為了幫助他們將已有的教育經驗轉化為現(xiàn)代教育技巧,學校設計問卷開展調查,并幫助大家尋找解決的方法,通過“破冰”小錦囊、氛圍營造篇、發(fā)現(xiàn)小問題等交流活動,提升教師育人能力。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時代,學校借助軟件打造專門的平臺支持高效工作,特別是居家學習期間,我們可以“面對面”也可以“鍵對鍵”。通過“校園消息站——全員導師站”的打造和培訓,將“人人是導師”“人人有導師”雙向匹配工作快速完成,心連心工作逐步納入常態(tài)。老師可以通過手機采用拍照、語音、文字輸入等多種方法隨時隨地記錄好導師與學生之間的故事,而且隨時可以調取歷史記錄,便于成長跟蹤。
當學生的學習生活因新冠肺炎疫情再襲而突變時,全員導師工作的啟動就更顯得迫在眉睫。為了緩解師生疫情防控期間的情緒和壓力,為了提升工作的活力以及歸屬感,我們選在3月20日開始了一場心靈之旅。利用三個工作環(huán)節(jié),讓啟動工作儀式感滿滿:幸福指南助成效——導師們收到了一份清晰的工作提示;幸福導師來牽手——師生互選匹配度高效且快速;幸福郵件來敲門——首次家訪增進了導師與家長、學生之間的彼此了解。儀式有效地改善了我們的工作體驗,建立起積極的情感紐帶,幫助我們適應教育情況的變化。
我們認為“雙全”是開展全員導師制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全體人員,即要做到教師人人做、學生人人有、家長人人聯(lián);其次是全方位,即要對學生適時開展思想引導、學習輔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生涯指導等方面幫助。
1.教師人人做導師。教師職業(yè)的基本內容除了教書更要育人,全員導師制強調“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要求兼顧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小學階段是行為習慣與道德品質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這些習慣和品質的養(yǎng)成,并非班主任老師一人可為,也并非在某一節(jié)課上就能完成,它貫穿在校園的每一個活動和教育細節(jié)中,因此每個教師的每個舉動、每次談話都尤為重要,都起到了教育作用。
2.學生人人有導師。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社會的重要成員,他們是國家未來的重要建設者,因此“一個都不能少”是教育的一種追求?;诂F(xiàn)有的班級團隊管理模式中班主任老師“一對多”的管理弊端,全員導師制面對的學生數(shù)較少,更加倡導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尊重個性,它更加注重學生成長中的個性需求,提供陪伴和精準指導,因此我們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屬于自己的個人導師。
3.家長有需聯(lián)導師?!叭巳硕际羌倚贤▍f(xié)調者和家庭教育指導者”也是全員導師制的工作內容之一。小學教師面對的都是十歲左右的兒童,他們的表達溝通能力還未完善,小學階段也是家長關注度最積極的年段,而大多數(shù)家長也是第一次做小學生的家長,因此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更為重要。在交流中可以互相增進了解和信任,使家庭有需求時就可以得到更加積極的支持與有效的幫助。
小學階段上課的形式一般以課堂授課為主,關注指定教材內容和進度,一般具有統(tǒng)一性。而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也應在適當?shù)臅r候提出幫助,可涉及德、智、體、美、勞、心等諸多方面,特別是心理方面。每位導師擔負著結對學生的心理撫慰、成長指導的重任。導師制的推行就是讓學生在學校多一個親人、一個傾訴的對象,這樣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著眼學生的健康和諧發(fā)展。
通過全員導師制的初步實踐,我們形成了1.0 版本的“學生人人有導師、教師人人做導師、家長有需聯(lián)導師”的制度體系,強化了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不斷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心理壓力和家長的養(yǎng)育焦慮,打造“家—?!纭比灰惑w的學生全面發(fā)展支持站和身心健康守護網。
使得社會競爭、學業(yè)壓力以及教育不當?shù)痊F(xiàn)象的產生,行為和心理產生偏差的小學生日趨增多,這是社會的痛點,也是當下學校教育的難點。
經過文獻研究、現(xiàn)狀分析,學校成功立項區(qū)級德育課題“家校社三維聯(lián)動下提升小學生社會性素養(yǎng)的分層實踐研究”,以研究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生活方式、擁有健全人格、具有積極陽光心態(tài)的途徑和方法。
在人員匹配模式上,我們變“一對多”為“多對一”,一般由班主任擔任班級內行為、心理等方面的導師,在此基礎上校長室、學生發(fā)展部、心理教師共同關注其行為表現(xiàn),給予關心和指導。為避免學生感到不安,一般僅班主任向學生亮明導師身份。個別特殊學生如有特別喜歡和信任的學科老師,也可擔任其導師。
在指導資源上,我們采用校內、外共同聯(lián)合的方式,一方面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指導學生參加班級內集體活動,另一方面學校心理教師有方法地約見高需求學生,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和個性化輔導課,同時學校還保障校外社會支持,借助專業(yè)資源介入輔導。
為了使指導效果最優(yōu)化,有些課程還邀請高需家長參與學生個性化的輔導過程,家校緊密配合形成合力。
我校的全員導師制工作還剛剛起步,有經驗也有反思。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制度,助推管理更優(yōu)化,如導師的績效分配制度、優(yōu)秀導師的評價制度、導師的保護機制等,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同時強化對教師培訓的專業(yè)性,尤其是心理方面,我們教師都具有較高的教育專業(yè)水平,但是隨著心理教育情況的逐步復雜,心理專業(yè)的支撐度也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