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順正,白金川
(河南省唐河縣中醫(yī)院,河南 唐河 473400)
肝硬化頑固性腹水(Refractory ascites,RA)是內(nèi)科常見危重病癥,占肝硬化腹水5%~10%,1年病死率達15%,5年病死率達85%,預(yù)后普遍較差[1]?,F(xiàn)代醫(yī)學(xué)治療RA方法多種多樣,如利尿(呋塞米)治療、腹水回收、輸注白蛋白等,短期效果明顯,隨治療時間延長,易誘發(fā)體位性高血壓、乏力、腹膜炎等不良反應(yīng),影響遠期治療效果[2]。中醫(yī)認為,RA病性總屬本虛標實,病理病機為肝腎陰虛,水濕內(nèi)停,治療宜采取柔肝滋腎、祛邪利水等法。本研究用中西結(jié)合方法治療RA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85例,均為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RA患者,按簡單隨機化法分為對照組42例和實驗組43例。實驗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19~75歲,平均(47.08±7.72)歲;病程3~14個月,平均(8.71±1.38)個月;乙肝20例,丙肝12例,酒精肝6例,其他5例。對照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18~73歲,平均(45.51±8.89)歲;病程4~15個月,平均(9.13±1.05)個月;乙肝21例,丙肝10例,酒精肝8例,其他3例。兩組臨床資料(性別、年齡、病程、肝硬化類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且研究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肝硬化診斷標準[3];②符合頑固性腹水診斷標準[4]:③藥物治療后腹水不消退,或治療性排放腹水后,腹水仍持續(xù)3個月以上,血鈉小于130mmol/L,尿鈉小于10mmol/24h,尿鈉/尿鉀小于1;④患者知曉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其他病因所致腹水;②對研究藥物不耐受;③嚴重并發(fā)癥;④心、腎等臟器異常;⑤嚴重精神疾病,無法自主表達主觀思想。
兩組入院后均接受飲食干預(yù)、護肝、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等常規(guī)治療。
兩組均口服呋塞米(萬邦德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2244)20mg,日3次;口服安體疏通片(金陵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藥廠,國藥準字H32024899)40mg,日3次;口服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賽諾菲(北京)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010]456mg,日3次;腹水嚴重者行穿刺抽放腹水。
實驗組加用中藥配方顆粒組方。藥用黨參20g,生地黃20g,豬苓20g,茯苓20g,當歸15g,車前子15g,枸杞15g,北沙參15g,赤芍15g,炙白術(shù)15g,石斛10g,太子參10g。溫開水沖服150~200mL,日2次。
兩組連續(xù)治療1個月。
腹水改善情況:Ⅰ級為腹水完全消退,B超檢查顯示陰性,持續(xù)1個月以上;Ⅱ級為B超檢查顯示少量腹水,臨床體檢顯示輕度移動性濁音;Ⅲ級為B超檢查顯示腹水有所消退,平臍腹圍縮小超過30cm。
血各指標檢測:空腹狀態(tài)下,取2~3mL外周靜脈血,以3000r/min速度離心,取上清液,低溫環(huán)境保存,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山東博科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BK-1200)測定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總膽紅素(TBIL)、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腎素、血管緊張素Ⅱ(AngⅡ)、醛固酮水平;由我院檢驗科醫(yī)師參照上海撫生實業(yè)有限公司提供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不良反應(yīng):涉及體位性高血壓、口渴、乏力、惡心嘔吐等。
用SPSS22.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取Ridi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dǎo)原則(試行)》評估[5]。臨床緩解:療效指數(shù)≥95%。顯效:療效指數(shù)70%~94%。有效:療效指數(shù)30%~69%。無效:療效指數(shù)≤29%。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腹水改善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腹水改善情況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及RAAS激素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及RAAS激素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及RAAS激素水平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項目 組別 例 AST(U/L) ALT(U/L) TBIL(μmol/L) 腎素[ng/(mL·h)] 醛固酮(ng/mL) AngⅡ(ng/mL)治療前 實驗組 43 136.55±12.28 95.51±9.63 40.42±4.13 4.44±0.81 308.76±20.28 400.02±29.95對照組 42 134.77±14.13 97.12±8.76 41.18±3.65 4.50±0.74 311.15±17.79 397.65±31.11 t 0.620 0.806 0.898 0.356 0.577 0.358 P 0.537 0.423 0.372 0.723 0.566 0.721治療后 實驗組 43 60.52±6.68* 38.87±4.43* 21.42±3.38* 2.29±0.44* 155.21±11.16* 230.81±18.89*對照組 42 71.13±5.59* 42.56±4.11* 26.69±4.24* 3.55±0.41* 203.35±10.42* 300.24±17.75*t 7.932 3.978 6.344 13.651 20.545 17.454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不良反應(yīng):實驗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為9.30%(4/43),1例惡心嘔吐,2例口渴,1例乏力;對照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為16.67%(7/42),2例惡心嘔吐,1例體位性高血壓,2例口渴,2例乏力。兩組比較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χ2=1.023,P=0.312)。
頑固性腹水是肝硬化發(fā)展至晚期的主要并發(fā)癥,發(fā)病機制復(fù)雜,治療難度大,病死率高,一旦發(fā)現(xiàn)需及時治療。呋塞米是常用利尿劑,可抑制髓袢升支段髓質(zhì)部和皮質(zhì)部鈉離子、氯離子重吸收,發(fā)揮利尿作用,糾正紊亂內(nèi)分泌功能,減少腹水量,但長期應(yīng)用效果有限[6]。
RA屬中醫(yī)“鼓脹”、“水蠱”范疇。《景岳全書·雜證謨》記載“以外雖堅滿而中空無物,其象如鼓,故名鼓脹”;《肘后備急方》指出“唯腹大,動搖水聲,名為水蠱”。RA主要由于病久而脾腎俱虛,水氣互結(jié),濕濁內(nèi)停,郁久化熱,誘發(fā)脘腹脹滿、大便泄瀉、小便不利,加以長期大劑量使用利尿劑,可傷陰,兼見水瘀互結(jié)、陰虛內(nèi)熱,加劇病情發(fā)展。中藥配方顆粒組方中北沙參養(yǎng)陰潤燥,石斛補脾益胃,枸杞子補肝益腎,黨參、白術(shù)、茯苓、太子參益氣養(yǎng)陰、運化水濕,豬苓、車前子利水滲濕,當歸、赤芍活血養(yǎng)血,生地黃柔肝養(yǎng)陰。諸藥合用,共奏行氣利水、滋補肝腎之功。與呋塞米聯(lián)用,祛邪而不傷正,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減少腹水,提高整體治療效果。研究顯示,治療1個月,實驗組總有效率、腹水、肝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中藥配方顆粒組方聯(lián)合呋塞米具有協(xié)同增效作用。另外,王鑫等[7]、趙開飛等[8]研究報道,腎素、AngⅡ、醛固酮在RA患者血清中呈高表達。頑固性腹水形成后,可升高腹內(nèi)壓力,減少腎血流量,降低腎小球濾過率,激活RAAS系統(tǒng),致使水鈉潴留,誘發(fā)腹水[9]。需注意的是,肝功能損傷時,機體對腎素、AngⅡ等激素滅活作用降低,可加重水鈉潴留,增加腹水[10-11]。研究以RAAS激素水平作為觀察指標,分析治療前后水平變化,發(fā)現(xiàn)治療1個月后實驗組腎素、醛固酮、AngⅡ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中藥配方顆粒組方聯(lián)合呋塞米有助于降低RA患者血清RAAS激素水平,可能機制為呋塞米可促進腎臟合成前列腺素,擴張腎血管,增加腎血流量,提高腎小血管濾過率,加快腹水排出,還可促使胸導(dǎo)管內(nèi)淋巴液流動,強化胸導(dǎo)管對淋巴液輸送能力,減少腹水形成。中藥配方顆粒組方中當歸具有增強血液功能、增加動脈血能量、改善肝功能等作用;生地黃、北沙參、石斛均具有肝功能保護作用、抗血管生成等作用;茯苓具有顯著利尿、保護肝功能作用。中西結(jié)合治療可從不同機制發(fā)揮治療作用,降低RAAS激素水平,減少腹水形成,促進疾病好轉(zhuǎn)。同時,僅出現(xiàn)惡心嘔吐、口渴、乏力等不良反應(yīng),經(jīng)對癥治療后均得到緩解,可見兩種治療方案均具有一定安全性。
中藥配方顆粒組方聯(lián)合呋塞米治療RA療效較好,可調(diào)節(jié)RAAS激素水平,改善腎功能,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