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覃俊,范軼群,周小玲,譚 靜
1.武漢市第九醫(yī)院超聲影像科,湖北 武漢 430081;2.武漢市第九醫(yī)院口腔科,湖北 武漢 430081;3.武漢市第九醫(yī)院體檢科,湖北 武漢 430081
腮腺腫瘤以多形性腺瘤及單形性腺瘤最為常見,臨床研究[1]發(fā)現(xiàn)腮腺惡性腫瘤發(fā)生率較低,約占頭頸腫瘤的5%,影像學檢查與良性腫瘤較難鑒別。臨床上以手術治療為主,其中多形性腺瘤切除后存在惡變的可能,需要切除腫瘤及周圍部分正常腺體,而單形性腺瘤惡性轉化可能性低,保守觀察治療即可。因而關于腮腺腫瘤準確鑒別對制定手術方案至關重要。超聲是臨床腮腺病變檢查的首要方法,對判斷腫瘤良惡性具有一定價值,但特異性和敏感性均有待提高。剪切波彈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ic,SWE)向感興趣區(qū)(ROI)發(fā)出縱向高強度脈沖波,使感興趣區(qū)產(chǎn)生橫向剪切波計算楊氏模量值鑒別腫瘤良惡性病變,這一技術在乳腺癌、甲狀腺癌等研究中證實具有一定價值,但關于腮腺占位性病變的資料較少[2]。故而,本研究探討二維超聲及SWE在腮腺占位性病變中的診斷效能。
前瞻性選取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就診的腮腺占位性病變患者80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51.10±6.51)歲,體質量指數(shù)19.35~24.14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shù)(22.12±1.01)kg/m2;伴有高血壓20例,糖尿病14例。納入標準:均有病理診斷結果;年齡≥18歲;單病灶;無頭頸部放療史、131I治療史;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其他惡性腫瘤、造血系統(tǒng)疾病等;有頭頸部手術史;病灶位于深葉。本次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使用我院超聲診斷儀(PHILIPS EPIQ5及HITACHI 二郎神),L5-4線陣探頭,4~12 MHz頻率,患者仰臥位,頭偏向健側以充分暴露病變區(qū)腮腺,常規(guī)超聲掃描腮腺并逐漸移至腮腺包塊處。切換至彈性成像模式,將耦合劑涂抹至探頭表面并置于皮膚表面,囑患者屏氣,取樣框內顏色完全填充并有3 s穩(wěn)定后進行定幀測量,Q-Box置于取樣框硬度最大值處,記錄腮腺結節(jié)彈性模量,每個部位連續(xù)2次測量并取平均值。
圖像分析:將SWE彈性圖上以千帕表示組織彈性模量,采取默認彩色標度,以藍色至紅色的剪切模量表示從低至高的變化,上限設置為180 kPa,其上值為紅色顯示[3]。
80例患者中,病理結果確診惡性腫瘤29例,良性腫瘤51例。具體類型見表1。
表1 病理類型分布
腮腺腫瘤超聲特征中:惡性腮腺腫瘤分葉狀、包膜不完整、邊界不清楚比例明顯高于良性腫瘤(P<0.05);腮腺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內部回聲、微鈣化比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良惡性腫瘤超聲特征比較
超聲診斷惡性腮腺腫瘤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79.31%、60.78%、67.50%、53.49%和87.78%。見表3。
表3 超聲診斷與病理結果比較
腮腺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最大及平均楊氏模量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良惡性腮腺腫瘤楊氏模量值比較
惡性腮腺腫瘤腫不同類型病灶最大及平均楊氏模量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良性腮腺腫瘤中,混合瘤最大及平均楊氏模量值明顯高于腺淋巴瘤(P<0.05)。不同良惡性類型腮腺腫瘤楊氏模量值比較見表5。
表5 不同良惡性類型腮腺腫瘤楊氏模量值比較
最大及平均楊氏模量值鑒別腮腺混合瘤和腮腺腺淋巴瘤的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768和0.759,P<0.05,靈敏性分別為73.70%和47.40%,特異性分別為75.00%和100.00%。見圖1。
腮腺腫瘤多發(fā)生于中年人群,多數(shù)腫瘤生長緩慢且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因此無法得到重視,病程長達數(shù)年或數(shù)十年。腮腺腫瘤多為良性腫瘤,但較易發(fā)生惡性且與病程呈正相關[4,5]。此外,腮腺腫瘤多為混合瘤,不同類型的腫瘤治療方案不同,因而腮腺腫瘤的診斷和類型鑒別對提高治療效果與改善預后具有臨床意義。
超聲是臨床腮腺腫瘤的首選影像檢查方法,清晰度高,能夠早期發(fā)現(xiàn)和確定腫瘤的形態(tài)、大小及周圍結構關系等,為臨床診斷提供足夠的信息[5,6]。本研究結果顯示:超聲特征中惡性腫瘤分葉狀、包膜不完整、邊界不清楚比例明顯高于良性腫瘤,超聲診斷惡性腫瘤具有一定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但在60%~90%之間。可能是因為多形性腺瘤及單形性腺瘤在超聲影像上具有較大的重疊性,難以有效鑒別,例如多形性腺瘤內部也可出現(xiàn)壞死導致周圍邊界不清晰或包膜不完整,與良性的單形性腺瘤具有重疊特效,進而降低檢測的特異性和靈敏性。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屬于新型超聲技術,可通過測定和收集剪切波速度檢測器官組織的硬度,自動發(fā)射和回收超聲波,可在短時間內多次操作,通過測量組織的密度獲得其彈性模量的絕對值得到楊氏模量值對組織硬度定量化分析[7-9]。本研究發(fā)現(xiàn)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最大及平均楊氏模量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相關研究[10-12]提示盡管腮腺良惡性腫瘤硬度值存在一定區(qū)別,但腫瘤的彈性成像特征存在較大重疊。本研究中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楊氏模量值無顯著差異可能是因為腮腺腫瘤組織結構多樣,良性腫瘤存在黏液樣體導致硬度也可能較高,因而與惡性腫瘤硬度出現(xiàn)重疊。此外,導致SWE鑒別腫瘤良惡性困難的原因還可能與單形性腺瘤彈性模量值范圍極廣有關[13-15]。但本研究發(fā)現(xiàn)良性腫瘤中混合瘤最大及平均楊氏模量值明顯高于腺淋巴瘤,該結果提示SWE計數(shù)可能對于鑒別良性腫瘤的不同亞型提供數(shù)據(jù)參考,值得分析研究。
腺淋巴瘤硬度更高,由于常規(guī)超聲無法準確鑒別腮腺包塊為淋巴結還是腫瘤,導致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手術,但通過SWE可以進行鑒別。進一步對楊氏模量值鑒別混合瘤和腺淋巴瘤的價值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最大及平均楊氏模量值鑒別腮腺混合瘤和腮腺腺淋巴瘤靈敏性分別為73.70%和47.40%,特異性分別為75.00%和100.00%。腮腺混合瘤由上皮和淋巴組織組成的病變,起源于唾液腺導管上皮組織,在胚胎發(fā)育的時候異位滯留于腮腺和腮腺周圍淋巴結內,組織內部結構復雜,硬度高且范圍廣,多為混合瘤且密度不均勻,因此楊氏模量值越高,靈敏性越高[16,17];既往研究[18-20]提示腮腺腺淋巴瘤存在上皮細胞和間質成分,間質成分中可能發(fā)生黏液樣、透明樣、軟骨樣和骨樣的改變,腺淋巴瘤彈性圖像顯示不均勻,呈黃藍相間色,硬度雖然沒有混合瘤高,靈敏性低,但具有更高的特異性,這也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
SWE通過觀察各組各切面間感興趣區(qū)的彈性圖像是否均勻,以評價組織的彈性是否一致,進一步測量各組各切面感興趣區(qū)的彈性模量值,獲得組織彈性的絕對值并進行比較。依據(jù)上述研究提示SWE技術盡管在鑒別腮腺良惡性腫瘤之間沒有取得預期效果,這可能是因為本研究樣本量較少,尤其是腮腺惡性病變的數(shù)量,但對于鑒別腮腺良性亞組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