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彌太郎 張富玲 編譯
一次旅途中,我突然靈光一現(xiàn),拿出了一張紙。
那是一次在靠近海邊的鄉(xiāng)間思考的時候發(fā)生的事。
我決定在那張紙上一一寫下朋友們的名字。因為對我而言,朋友最重要。家人當然也很重要,可是他們有一部分已經(jīng)和自己連為一體,無法像對朋友那般從外側觀望。
但拿出紙筆之后,我竟然遲疑了。
“第一個要寫誰呢?”
對此立刻犯了難,心里猶豫不決。
雖然我不是朋友堆成山的人,但還是有幾位無可取代的好朋友。要在其中選擇一人,把他的名字寫在最前面,令我苦惱了好一會兒。
最后,我寫下了第一個名字,但這會兒我的心情又變成了詫異:“咦?原來這個人是第一名啊?!?/p>
令人詫異的事還不止這一件。
有些人明明和自己很親近,但你就是不會想到他的名字。
有些人則是在旅途中結識的,真正來往不過一個月左右,但我能毫不猶豫地認定“這人是朋友”,把對方寫進朋友名單。
有些人你雖然很喜歡,卻又覺得“把他寫進朋友名單,似乎不太對”。
還有些人雖然經(jīng)常見面,但你不覺得他們是朋友;而有些人十年來的互動只有寄寄賀年卡,但你立刻就寫下了對方的名字。
價值觀,共通點,認識的時間,曾一起做過的事。
或許朋友關系是無法僅靠這些標準來判定的。
寫完名單之后,你可能會納悶兒:“奇怪,我只有這些朋友嗎?”也可能會意外:“原來我有這么多朋友??!”看著那張薄薄的紙頁,我漸漸覺得那就像一面映照著自己的鏡子。
“啊,原來我是生活在這樣的世界里,這樣想事情,是這樣子的人啊。”
真是奇妙,就在思索朋友這件事時,自己的內(nèi)在也漸漸浮上表面。“寫出朋友的名字”這件單純的事,竟可以作為認識真正的自己的手段。
沒寫下某人的名字時,會覺得寂寞得不得了。
而寫下某人的名字時,又開心得不得了。
這種復雜的心境變化或許映照出了我這個人吧。
清楚地認知自己喜歡什么,是和誰來往,其實也是一件可怕的事。自己與他人的不同,甚至自己不愿承認的部分,都會變得明了。
盡管如此,仍不別過頭,去看清那些“差異”,這么做,或許通過朋友這面鏡子反而可以讓你看見自己的真面目。只要看清自己的本來面目,看待事物的方式便不會有偏差,也不容易隨波逐流了。
【選自微信公眾號“譯文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