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燕
老舍先生有一篇極有趣的文章——《有了小孩以后》。他說:“在沒有小孩的時候,一個人的世界還是未曾發(fā)現(xiàn)美洲的時候的。小孩是哥倫布,把人帶到新大陸去。這個新大陸并不遠,就在熟悉的街道上和家里。你看,街市上給我預(yù)備的,在沒有小孩的時候,似乎只有理發(fā)館、飯鋪、書店、郵政局等。我想不出嬰兒醫(yī)院、糖食店、玩具等的意義。連藥房里的許許多多嬰兒用的藥和粉,報紙上嬰兒藥片的廣告,百貨店里的小襪子、小鞋,都顯得多此一舉,勞而無功。”
看到這樣的文字,我也極有感受。在沒有孩子之前,似乎很多事物都和我沒有關(guān)系;有了孩子之后,似乎自己的世界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面對剛出生孩子的哇哇大哭,我有點摸不著頭腦。感覺別人家的孩子都穿著小紅襖,戴著小帽子,格外干凈,乖巧,而我家的一會兒拉大便,一會兒拉尿,弄得滿屋子臭烘烘的。平日里,干凈利索的家,因為他的到來,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平時的小擺件、小花小草統(tǒng)統(tǒng)讓位。有了孩子之后,才知道原來奶粉還要分段,不同的年齡要選購不同的。各種各樣的兒童用品店都會吸引我的目光。
到了孩子能走的時候,家里更是“大鬧天宮”。兒子上躥下跳,踩凳子去夠高的地方,一屁股坐在地上,把所有的柜子都翻個底朝天。他還好奇地對我說:“媽媽,我就是想看看,里面有什么東西?!蔽铱粗闷娴难劬蛠y七八糟的家,只能壓住火氣,暗暗說:“我生的,不氣,不氣?!?/p>
到了幼兒園,孩子調(diào)皮搗亂,叫家長是常有的事兒。孩子上了三年幼兒園,堅持哭鬧了兩年半,在幼兒園都極有名氣。每每見到幼兒園的老師,我都會賠著笑臉,生怕人家一不高興再訓(xùn)一下兒子,兒子就更不愿意去幼兒園了。
快上小學(xué)的時候,我開始知道學(xué)校的重要性。開始忙著和愛人商量讓兒子去哪個學(xué)校上學(xué),帶著兒子去面試。面試的老師,在單子上寫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云云?!睘榇?,我也發(fā)愁,將來兒子不好好學(xué)習(xí)可咋辦?好在兒子一直處于中等水平。到了學(xué)英語時,兒子根本不喜歡,每天老師都會把他留下來,還建了一個三十分以下學(xué)生的微信群。我進群就不再出來,天天接受老師的“教導(dǎo)”。自此,學(xué)校、老師都和我有了關(guān)系。
有了孩子之后,世界仿佛也變大了。那些原來我根本不會在意的動物園、游樂場,都因是孩子的最愛而非常關(guān)注。每到周末,孩子都會眼巴巴地等著我?guī)ネ?。連街邊的小玩具都成為我關(guān)注的焦點。有了孩子之后,更加理解父母的不易。當(dāng)兒子生病發(fā)燒時,我日夜守候在他身邊,默默地祈禱著兒子快快好起來,恨不得自己替他生病。這時,我才真正理解爸媽,他們也曾如此守候我。有了孩子之后,我知道我的生命被賦予了新的意義。這種血脈親情將伴隨我一生。因此,我用文字記錄下他點滴的成長經(jīng)歷,只為在他十八歲時,作為一份最珍貴的成人禮送給他。有了孩子之后,每一天都有了牽掛,生活瑣碎著,可又無比幸福著……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