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基礎過關
1. 洗完頭吹干頭發(fā)后,用干燥的塑料梳子梳頭發(fā)的時候會發(fā)現頭發(fā)蓬松起來,這是 現象。
2. 實驗室通常用如圖1所示的驗電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當用帶有多余電子而帶 電的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時,橡膠棒上多余的電子就會移動到 (選填“導體”或“絕緣體”)材料的細桿與箔片。電子的定向移動 (選填“會”或“不會”)形成電流,此時兩片箔片都會帶 電,進而相互 ,箔片的張角越大,說明帶有的電荷量越 。
3. 如圖2所示,已知A驗電器帶有正電,B驗電器不帶電,用橡膠棒把A、B連接起來,A金屬箔的張角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實驗說明橡膠棒是 體。
4. 如圖3所示,已知A驗電器帶有正電,B驗電器不帶電,用帶有絕緣柄的金屬棒把A、B連接起來,A金屬箔的張角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實驗說明金屬棒是 體,金屬桿中電子移動的方向是 ,電流的方向是 。(后兩空均選填“A到B”或“B到A”)
能力提升
5. 如圖4是驗電器,下列關于驗電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驗電器是利用異種電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工作的
B.驗電器能夠測量物體所帶電荷量的多少
C.用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接觸驗電器金屬球,箔片張開是因為有電荷從玻璃棒轉移到金屬球
D.用手拿金屬棒,與毛皮摩擦后去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金屬箔片不會張開
6. 如圖5,將 A、B、C 三個輕質帶電泡沫小球懸掛起來,若A帶負電,則B帶 電。 若用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靠近 C,二者將相互 (選填“吸引”或“排斥”)。
7. 如圖6所示是加油機上的靜電釋放器,桿上端的圓球用 (選填“導體”或“絕緣體”)制成,當帶有正電荷的人接觸靜電釋放器時,將會有 (選填“正電荷”或“電子”)發(fā)生轉移,轉移的方向是
(選填“人到釋放器”或“釋放器到人”),人體和釋放器間的電流方向和電荷轉移的方向是 (選填“相同”或“相反”)的,為達到更好的靜電清除效果,桿下端的金屬線 (選填“要”或“不要”)埋入地下。
(作者單位:本溪市第十二中學)
【提分錦囊】
摩擦起電、接觸帶電、感應帶電的實質均是電荷的轉移,并非創(chuàng)造了電荷。??疾榈哪Σ疗痣妱t是電子的轉移,得電子帶負電,失電子帶正電。
相互排斥的兩物體一定帶有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的兩物體可以帶異種電荷,也可以一個帶電一個不帶電。第6題中B、C小球互相排斥,則它們一定帶有同種電荷,而B又與帶負電的A吸引,所以B、C小球一定都帶正電。
想消除靜電就要使電荷通過導體流走,因此第7題的圓球要用導體材料制成,大地是導體,將金屬埋入地下,電荷就會流入大地不會聚集在金屬桿,消除靜電效果更好;相反要觀察靜電現象就不能導走電荷。同理,第5題D選項中電荷通過人體導向大地,驗電器就不會帶電。
金屬導體靠自由電子導電,所以一定是負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的方向與電子定向移動方向相反。因此第5題C選項應是電子從金屬球到玻璃棒。
第7題中人體帶正電,釋放器中的電子會流向人體,電流方向則與之相反。
答案:1.靜電 2.負 導體 會 負
排斥 大 3.不變 絕緣 4.變小 導 B到A A到B 5. D
6.正 吸引 7.導體 電子 釋放器到人 相反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