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盛強
閑暇、心情低落的時候,總愿意到附近的河邊或山上散步,看一看旁邊的風(fēng)景,看一看周圍的行人,總會讓人的心情慢慢明朗起來。
之前在芳莊工作時,吃過中飯后,總喜歡約上三五好友到離辦公樓幾十米外的溪邊漫步。青蔥的溪岸,平靜的溪面,游弋的鴨群……一切都是那么和諧。眾人就這么沿著小溪而行,東扯西拉、談天說地,壓力驟然舒緩了許多?,F(xiàn)今調(diào)到了老家汀田,仍不改這種習(xí)慣,好在離單位不遠(yuǎn)處就有一個好去處—溫瑞塘河。其實,我素來喜歡漫步,幾乎沉迷于漫步時腳步逸散、心情放空、思緒飄逸的愜意狀態(tài)。
午飯后,沿著塘河邊的綠道漫步向前。時令已是初冬,但迎面拂來的風(fēng)還帶有些微的暖意,并非想象中那般寒冷。河畔也不見一絲蕭條,綠意仍在,俏枝搖曳,依然風(fēng)韻猶存的模樣。
抬眼望去,林子草叢蔥蔥郁郁的一片,有一種突然從熱鬧街區(qū)切換到靜謐水鄉(xiāng)的錯視感。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樹木“嘩啦啦”作響,歡快地舞動著葉子,仿佛為我舉行歡迎儀式。在柔和的陽光照射下,柳樹垂下萬絲絳,兀自把斑駁的影子灑落在水面的粼粼波光中。
河對岸,民房、樹木也是錯落有致。某一棵樹上,綴滿了白色點點。忽然間,白色點點紛紛落下,即將落水的剎那又騰飛而起,白色的物體離我越來越近,定睛一看,原來是白鷺。
那白鷺紅嘴尖長,頸兒高翹,時而棲落在岸邊弓背縮頸緩行,時而像仙鶴般亭亭玉立,煞是惹人喜愛。那佇立在河埠頭的兩只白鷺,警惕地望著我,見我靠近,馬上縮緊了身子,“撲啦啦”地一陣山響,展著翅膀騰空而起,消失在遠(yuǎn)處的河面上。
岸邊,三三兩兩垂釣客或站或坐,向河中拋下魚鉤屏氣凝神。不一會兒,魚竿便微微顫動,提竿一瞧,一條肥魚上鉤,有收獲了,盡情地享受著垂釣的樂趣?;蛟S他們釣的不是魚,而是對旁人無可言說的悠閑心境吧!
橋下的一艘貨船剛剛裝好滿載的貨品,婦人低聲呢喃交代之后,男人跳上了船。不一會兒,船“噔噔噔”離岸而去。這一幕,一下子將我拉到了少時美好的回憶之中。記得兒時一放暑假,我們就會一直沿著塘河邊的水泥路騎自行車到莘塍或塘下。有時在河里游泳,有時下河摸螺螄、魚蟹。在我們的心底,這就是我們的樂園。岸邊的每一塊石頭,每一叢岸草,河邊的每一朵浪花都是我們的好伙伴,當(dāng)然還包括成天和我們“躲貓貓”的“烏叉赤”(中國斗魚)。
我喜歡漫步,漫步不僅可以讓人放松,還可以醞釀靈感。多年來,我喜歡用文字記錄自己在散步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我的許多奇思妙想都是從散步中得來的,并由此創(chuàng)作出些許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作品。而時常有見諸報端的文字,又進(jìn)一步激發(fā)了我的寫作熱情和興趣。
不知道是哪位名人說的一句話:“我大多數(shù)的妙計靈感都來源于我洗澡、散步、做飯和不工作的時候?!惫沤裰型庠S多文學(xué)家、音樂家常常在散步等各種平?;蚺既坏膱龊汐@得靈感,創(chuàng)作出氣勢磅礴、振奮人心的傳世作品。唐代詩人王維就每每在悠然散步中獲得經(jīng)典的詩,如《終南別業(yè)》中:“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蓖蹙S在歷經(jīng)官場的沉浮后,于林間散步時,看透世事,悟出人生真諦,變得豁達(dá)、逍遙。還有蘇軾所作的《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贝嗽~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謫黃州后的第三年。蘇軾與朋友相約出游,突遇風(fēng)雨卻泰然處之,表現(xiàn)出曠達(dá)超脫的胸襟。
貝多芬是一位天才作曲家,他的靈感來自專注。一個初夏夜晚,貝多芬在伯恩郊外散步。舊屋里的鋼琴聲吸引了他駐足聆聽,原來是一名盲女正在彈奏他的《F調(diào)奏鳴曲》。忽然夜風(fēng)吹滅了燭火,月光如水,照在那體態(tài)窈窕的盲女身上,也照在貝多芬的心靈里。瞬間,貝多芬的靈感如泉水奔涌而出,當(dāng)即彈奏一曲。彈完之后,貝多芬馬上飛奔回家,迅速攤開紙筆,把剛才的樂譜記了下來,這就是流傳至今的不朽名曲《月光曲》。
我喜歡漫步,更喜歡漫步時那種“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味道。只有在漫步中,我可以信馬由韁、海闊天空地任意遐想,可以不必在意別人的感受,可以擺脫所有的拘束,一個人盡情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仿佛眼前這片天地也成了自己的私人空間,任我隨心所欲地享用這美妙的味道!
那么,無論是心情低落,還是靈感閉塞,當(dāng)你工作不下去的時候,就出去散散步吧!多走走,抑或找個人閑聊一會兒,回來之后或許就會滿血復(fù)活了。散散步,散散心,心靈與自然產(chǎn)生共鳴,不同的感悟也將會升起。感悟得多了,心靈會變得豐厚,視野會更開闊,能夠看到詩與遠(yuǎn)方的田野。
走,散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