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九升
一直以來,謝家壩在我的心中,就像是一位敞開心扉的老者,默默地站在那里,用令人向往的神奇和魅力訴說著它的歷史見聞。正如一位詩友這樣寫道:
孰人豪氣,奪天巧,堅筑一弧峣壁。
濁浪咆來,堪笑那,黿蛟難摧半隙。
壯勢驚空,奇功矚世,看慣風云激。
流光匆逝,百年巍貌如昔。
今已濤靜風悠,伴斜陽古渡,談何孤寂。
岸外繁華,長惹動,無盡遐情飛溢。
柳醉煙迷,雄心猶不老,蓄平生力。
洶波來犯,更當揚武鏖擊。
沿滄州境內(nèi)的大運河一路南行,穿越時空奔騰而來的大運河,不僅散發(fā)著獨有的人文風貌、地域氣質(zhì),而且每一段水渠都閃耀著中國智慧,每一處閘壩都折射出古代先賢觀照國運民生的家國情懷。滄州東光謝家壩,那段被演繹成傳奇的“糯米大壩”,數(shù)百年來守衛(wèi)著運河沿岸的民生,被譽為世界水利奇跡,它所凝聚的民眾團結(jié)、互助抗洪的磅礴力量,更加令人震撼。謝家壩筑造起的是民生大堤,是讓人敬佩的民心工程。站在謝家壩的巡堤大路上,觸摸著200多年的黃白色夯土,巍峨的大壩再次讓我們心底升騰起對古人先賢由衷的敬佩。
大運河蜿蜒奔流數(shù)千里,湍急清澈的河水,滋潤著兩岸的土地,灌溉著兩岸的莊稼,沿河居民在過去若干年里,生計養(yǎng)息皆依仗于它,河上千帆競渡,河岸碼頭相連,船夫的櫓歌和纖夫的號子爭相傳遞,粼粼的水波倒映著枝干蒼勁粗壯的古柳,據(jù)說那古柳是隋煬帝楊廣命人所栽。運河在兩岸人們的心里,是一條生命之河,人們對它充滿了愛重和敬畏,它為沿岸人民營造了無盡福祉。但受時代限制,在古時候也經(jīng)常會帶來一些區(qū)域性災(zāi)害,這災(zāi)害到了地勢平緩、雨量集中的華北,更是頻繁發(fā)生。
據(jù)歷史文獻記載,東光縣連鎮(zhèn)謝家壩地處南運河的險工、險段,因多次決口,給當?shù)匕傩盏纳敭a(chǎn)帶來了巨大災(zāi)害。水患頻發(fā),治河亦成為國之大事。清朝末年,當時連鎮(zhèn)一戶姓謝的鄉(xiāng)紳捐資從南方購進大量糯米。糯米運到此處后,運河沿岸的百姓們紛紛取出自家的鍋,在空地上熬起糯米粥,用濾出的糯米漿與白灰、黃土按相應(yīng)比例混合,用木棒夯打密實變硬,夯筑起一道堅固的堤壩。后來,為了紀念謝姓鄉(xiāng)紳,堤壩便被命名為謝家壩。雖無翔實的文字記載,但直至今日,謝家壩附近的村民依舊感恩謝氏的慷慨為民,將其捐資筑壩、澤被后人的事跡,口口相傳、代代銘記。
說起謝家壩的神奇,奇就奇在雖經(jīng)200多年雨水沖刷,仍舊完好無損。糯米漿拌灰土堅固賽過水泥,用尖釘木楔也難以進入。運河有銅底、鐵幫、運糧河之稱,所謂“銅底”指的是河床下的膠泥,“鐵幫”指的就是謝家壩,“運糧河”是指運河是運糧的主要通道。如今200多年過去了,謝家壩仍以它的堅固挺拔守護著當?shù)匕傩盏钠桨?,古老的堤壩,在陽光的照射下,雖滄桑而壯麗,成為運河岸上的亮麗風景。在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chǎn)點謝家壩旁,堤頂路的東側(cè),一棟紅墻灰頂?shù)慕ㄖ忠俗⒛?,這便是2021年6月底建成的謝家壩水工智慧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1083平方米,是利用當?shù)孛穹扛慕ǘ?,外觀主色為陶磚紅色,大門右側(cè)采用夯土墻元素與世界文化遺產(chǎn)謝家壩建筑工藝相呼應(yīng)。館內(nèi)布局分世界奇跡、濟運護漕、南運雄風、京杭保障4個部分,通過實物、文字、圖片、模型等形式展示大運河的水工智慧,場館外則建有文化廣場,可供游人活動,這座全面展示大運河的水工智慧博物館,散發(fā)出的民族智慧和無窮的文化魅力,令世人驚嘆。
“運河轉(zhuǎn)漕達都京,策馬春風堤上行?!鼻叭嗽娋渲械墓糯筮\河漕運興盛。如今,曾經(jīng)奔騰喧囂的運河,應(yīng)和著人們的夢想和藍圖,在時光中流轉(zhuǎn)。2017年,東光縣委縣政府整合88個村的土地,在大運河東側(cè)寬度3000米范圍內(nèi)建設(shè)集生態(tài)觀光、綠化美化于一體的綠色廊道,完成植樹造林8萬余畝,極大改善了大運河沿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深挖大運河文化內(nèi)涵,依托謝家壩“糯米大壩”遺產(chǎn)區(qū)位的優(yōu)勢,圍繞大運河文化保護帶、運河生態(tài)景觀帶等,陸續(xù)打造了謝家壩水工智慧展示館、大運河森林公園氧生園、大運河武術(shù)文化公園等景觀節(jié)點,描繪出一幅美麗的運河畫卷。桑果采摘園、林果觀光區(qū)、綠色生態(tài)休閑區(qū)、緊鄰大運河油坊口村一口600多年復涌的古井等,大運河畔這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綿延不斷。褪去了舟楫相望、繁忙航運的大運河,生出了安閑的心境,讓沿岸居民更愛它,更親近它了。
朋友,如果您能親臨謝家壩,站在陡峭厚重的壩體前,手摸著那灰色的土灰,你將感受到,歷史以一種怎樣沉默又堅決的態(tài)度,告訴世人應(yīng)該做些什么,留些什么。壩下的運河中,永遠有著一汪清水,200多年里,不管如何干旱,那一汪清水從沒有枯竭過,沒有人說得清原因,也許只要謝家壩存在,那一汪清水就選擇存在,世世代代與它的對手兼朋友深情相守吧!水邊垂釣者拋竿靜待,柳下納涼人笑語閑話,兩岸大地綿延與遠天相接,夏天萬頃禾碧,冬天千里雪白。
謝家壩,不僅是抵擋運河水泛濫的堤壩,它更是聳立在人們心中永不潰決的精神堤壩。我再一次展開雙臂,去擁抱這宏偉壯觀的永遠的謝家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