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小雪已過,大雪將至。即使是四季如春的羊城,氣溫在節(jié)氣面前,也難逃漸行漸涼的趨勢。遲鈍如室內(nèi)之花,尚不覺有恙,但室外的脆弱生靈,卻在轉(zhuǎn)寒的自然界中,循著自己生命的軌跡,慢慢地走向了它該去的方向……
傍晚,園中。
撿到一只蝴蝶,一只瀕死的蝴蝶!
我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起它的翅膀,小心翼翼地從地面撿起,一路呵護著,快步走進了房門。進得屋來,一眼瞥見,白色的茶幾,整潔干凈,恰襯得起蝴蝶的斑斕。繼續(xù)著方才撿起時的倍加小心,把這個不期而遇、奄奄一息的生命,安放在茶幾上……
一般而言,若不是職業(yè)之故或是特別的機緣,是較少有機會完完整整地觀測到生命個體由生而亡的過程的。所以,從這個維度來講,信手撿來的這只蝴蝶,便亦是撿到一次可能,一次近距離觀摩從生到死的可能……
蝴蝶在光潔的桌面上掙扎了良久,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時刻,它用盡全力撲棱著雙翅。盡管看起來,它振翅的力度和頻率是如此微弱……也許,它在訴說;也許,它在呼救;也許,它想重回天空的懷抱;也許,它只是順應(yīng)自己的物種屬性,自然而然地做出該做的動作;也許,沒有也許……蝴蝶并不知道,自己這對色彩繽紛、弧度完美的漂亮翅膀,是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一抹亮色的。對蝴蝶而言,振翅于飛,不過是源其本能,是生存之需。但對人而言,蝶舞翩躚姿態(tài)萬千,破繭化蝶寓意深遠,人世間最凄美的愛情故事《梁?!?,也是借用“化蝶雙飛”來演繹……這生命??!從生至死,原本平平常常地來,寡寡淡淡地去,卻因著獨具的情態(tài)而被賦予某些意義,便越發(fā)流露出個中滋味來,可品可鑒……
最終,時間定格在了那一刻。是的,那一刻,遲早要來的!這只被我偶然撿到的蝴蝶,在那一刻,它告別了這個世界。平舒雙翅、觸須煢然,似標本般靜,如在世般美—是它呈現(xiàn)給這個世界的最后姿態(tài),也是它離開這個世界時,為自己選擇的姿態(tài)!
蝴蝶,去了。去了的蝴蝶不知道,世界上的另一種生物,在它生命的最后時刻,陪伴它、觀察它,為它生命的終結(jié)而黯然,因它離去的姿態(tài)而豁達……花鳥草木、走獸鳴蟲,其一生或許是一秋,或許是載余,乍看有長短,細思無不同。生死瞬間事,但留寸心知。毋懼死,敬畏生,以“向死而生”的精神,面對“永恒延綿”的時間,方是對生命之不負。
謝謝你,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