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
【讀古詩】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注釋】
垂緌(ruí):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纓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其有些相似。清露:純凈的露水。古人以為蟬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實它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響:指連續(xù)不斷的蟬鳴聲。
疏:開闊、稀疏。
藉:憑借。
【詩文翻譯】
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像帽纓一樣,它吸吮的是清澈的露水。它的叫聲響亮,悅耳動聽,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來。因為蟬在高處,所以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并不是借助了秋風的力量。
【學寫作】
小朋友 ,如果你想把自己感興趣的好東西介紹給別人,你會怎么介紹呢?相信《蟬》這首古詩,會給大家一些啟發(fā)。
這首詩圍繞著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來寫?!按咕q飲清露”,寫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帽纓相似。蟬在高高的樹上吸食露水,說的是蟬的習性?!傲黜懗鍪柰?,寫蟬的鳴叫聲很響亮,傳得很遠。短短的兩句詩,將小昆蟲可愛的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
介紹一樣事物,可以是植物、動物,也可以是美食或是其他事物。怎樣介紹呢?
抓住特點,介紹清楚
細致觀察,搜集相關資料。比如課文《太陽》從遠、大、熱等方面介紹太陽?!端墒蟆穭t從漂亮、乖巧和馴良等方面把松鼠介紹給讀者。
說明方法用起來
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都是很好的說明方法。詩中為了說明蟬的觸須的特點,用下垂的帽纓來打比方,即使沒有見過蟬的人,也能一下子明白蟬的觸須是什么樣的。
幾個方面,分段寫
介紹完事物某一方面的特點后,再介紹其他方面的特點時,可以分段介紹。這樣既能讓讀者清楚地知道你的行文結(jié)構,也會讓人讀起來感覺條理清晰。
怎么樣?有了這三點,介紹起事物來是不是就清楚啦?
葉圣陶爺爺說:“說明白了,就是成功了!”你說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