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堅
2022年高考雖然早已落下帷幕,但一些人的名字仍然被許多人提起,因為他們是一群優(yōu)秀的殘疾考生。雖然命運和他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但他們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刻苦求學,用勤奮和汗水,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當他們帶著自信走進考場時,他們其實已經贏了。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身殘志堅的考生,走進他們的故事,從他們的自強不息中吸取前進的力量!
素材一
張夢燃:靠辨認老師口形聽課
張夢燃是四川雙流棠湖中學的學生,今年高考他考出了總分561分的好成績,超出一本線46分。和別的考生不同,張夢燃要取得這樣的成績,需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因為他從小就有聽力障礙。
2004年,張夢燃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里。1歲多時,父母就感覺他對聲音反應遲鈍,后來慢慢地發(fā)現這孩子總是自顧自地玩,說話還含混不清,懷疑是聽力有問題。經過診斷,張夢燃被確診為神經性耳聾。
“十聾九啞”,張夢燃的父母十分清楚幼小的兒子以后將遭遇怎樣的困難,整個家庭瞬間陷入痛苦之中。但隨即,堅強的父母作出了一個足以改變孩子命運的決定——要讓孩子多學一點兒生存技能和文化知識。就這樣,張夢燃戴著助聽器,憑著微弱的聽力,開始了求學之路。
在父母和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張夢燃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聽課”方式。他坐在教室前排,上課時緊緊盯著老師的口形,生怕錯過老師說的哪句話。他通過讀老師的唇語,并結合自己的預習內容,判斷老師的講課內容,眼睛都不敢輕易眨一下。
多年的求學路上,張夢燃摸索出了一套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歸結起來就是比別人付出更多,平時別人在玩的時候,他肯定還在復習。
談到自己的大學生活,張夢燃充滿了期待,他說自己將來想從事電子或生物科研方面的工作。他表示,高考成績只是一個階段的學習成果,以后的路還非常長。不管碰到多少困難,他都永遠不放棄,一直往前走。
(來源:澎湃新聞)
多維解讀
1.勤奮改變命運。張夢燃患有神經性耳聾,只有微弱的聽力,以這樣的身體條件去和別人比學習,在起跑線上就輸人一大截。但他并沒有自我放棄,而是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靠辨認老師的口形聽課,最終用汗水換來了屬于自己的成功。張夢燃用自己的經歷啟示人們:一勤天下無難事,刻苦自有成功來!
2.天無絕人之路。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一定會在悄然之中為你打開一扇窗。但并非每個人都能發(fā)現這扇窗,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從這扇窗飛出去。你只有像張夢燃那樣,面對逆境,不退縮,不放棄,始終執(zhí)著向前,你才能在千難萬險后,看見光明,擁抱希望!
適用話題
自強不息、堅定、信念、勤奮、刻苦、努力、成功等。
素材二
楊飛: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楊飛是貴州省畢節(jié)市威寧彝族回族自治縣二塘鎮(zhèn)中山村一名農戶的長女,5歲那年出現四肢無力的現象,父母帶她四處求醫(yī),8歲時確診為“腦癱后遺癥”。
醫(yī)生建議楊飛的媽媽李正美給孩子多做康復治療,李正美便用借來的錢買了一對鐵核桃。楊飛將鐵核桃隨時捏在手里,鍛煉手指握力,并訓練四肢肌肉,力求康復。終于,她能站起身來了。雖然楊飛在體力活上幫不上大人的忙,但在讀書上卻特別努力。
2019年秋天,楊飛考入貴州省六盤水市二十三中,成為高一新生。進入學校后,校方為她調整了床鋪,同宿舍的7名女生都對她照顧有加。為方便她的起居,校方貼心地為她安排了下鋪,并贈送她一臺輪椅。盡管如此,楊飛還是盡量不麻煩別人,如果能自己拉著床沿欄桿站起來,就不麻煩同學幫忙。看著學習特別刻苦的女兒,李正美暗暗發(fā)誓,再苦再難,也要幫助女兒完成上大學的夢想。
一轉眼,高考到了??紤]到楊飛的身體情況,學校專門找到楊飛,向她介紹高考相關政策及考試流程,征詢她的意見,看是否申請延時考試。然后學校各部門向省招考院、市區(qū)兩級衛(wèi)健局和教育主管部門申請,并送她到醫(yī)院進行體檢鑒定。經貴州省招考院公告后批準,學校為楊飛設立了單獨的考場,并批準她延時交卷。
6月7日上午,六盤水市二十三中校長周化海來到宿舍門口,推著楊飛的輪椅,將她送入一個人的考場。8月30日,楊飛攜帶鄭州工學應用技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在母親的護送下,踏上開往河南鄭州的火車。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相信楊飛會像一只鷹,展翅高飛。
(來源:《貴州都市報》)
多維解讀
1.以堅強回報不幸。面對“腦癱后遺癥”,楊飛并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以堅強回報不幸,她積極進行康復訓練,自己的事努力自己干,刻苦學習,向著心中的夢想不斷前進,用勤奮和執(zhí)著書寫了一曲自強不息之歌。
2.父母是最強大的支撐。在楊飛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為了給她治病,吃盡了苦頭,為了幫助她圓夢拼命勞作。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無論什么時候,父母都是我們最堅強的支撐!
3.助殘是社會文明的標尺。無論是在校內學習,還是最后參加高考,楊飛都獲得了最貼心的幫助。助殘是一個社會文明的標尺,讓我們都來向身邊的殘障人士伸出溫暖的手。
適用話題
自強自立、理想、父母之愛、奉獻、關愛殘疾人等。
素材三
張亮:考出高分的"扭扭年少年“
今年21歲的張亮是安徽省宿松中學的學生。由于患有先天疾病脆骨癥,他雙腿發(fā)育不全,無法走路。他的母親早年離家,父親外出打工,是爺爺奶奶將他撫養(yǎng)長大。
多年來,堅強又樂觀的張亮始終努力求學。他靠著扭扭車自如往來于校園各處;他愛好攝影,通過課余兼職賺錢給自己買了一臺單反相機,每天記錄生活中的美好;他喜歡讀書、寫詩,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他幽默感十足,是班里的“開心果”。
高中三年中,來自學校和同學的溫暖一直伴隨著他:教室永遠在一樓,座位始終在第一排;出教室門不到10米,就是學校特意準備供他和奶奶同住的宿舍;當疾病和疼痛折磨他時,同學們及時送他去醫(yī)院;晚上10點半,晚自習結束后,好朋友還會單獨為他“開小灶”補習數學。
2019年,張亮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宿松中學;如今,他再次交出了優(yōu)秀的答卷,今年高考張亮獲得535分的好成績,超安徽省理工類一本線44分。在得知張亮想報考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后,深理工籌備辦組建了一支五人小分隊飛赴安徽探望他,與他面對面溝通。該校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院院長潘毅還親自給張亮寫了一封信,鼓勵他努力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綜合人民網、《北京青年報》)
多維解讀
1.笑對厄運。先天性脆骨癥、母親離家出走……張亮的人生是不幸的,但面對厄運,這個靠扭扭車行走的殘疾少年卻自信和樂觀。他熱愛生活,刻苦學習,興趣廣泛,喜歡把快樂帶給身邊的人。厄運只能擊倒弱者,對于像張亮這樣的強者而言,厄運反而是成功的催化劑。
2.溫馨關愛。對于一個雙腿發(fā)育不全、無法走路的人而言,生活充滿不便。可張亮的校園生活卻不是這樣的,來自學校和同學的關懷和愛護始終陪伴在他左右。這些愛,不僅給了他幫助,更給了他鼓勵和力量。
適用話題
厄運、身殘志堅、樂觀、熱愛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