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敏
教學目標:
1.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
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如“新滋味”“心酸”等。
2.能聚焦場景、細節(jié),品味語言,體會父親的偉大以及“我”對父親的懷念與感激之情。
3.能用抓細節(jié)、對比的手法來寫家人愛“我”的一個場景。
教學過程:
板塊一? ?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
吳冠中藝術館要招募一批宣講員,講述吳冠中的故事,你們想去參與這項活動嗎?要想成為出色的講解員,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先得繼續(xù)走進《父愛之舟》,聚焦場景、細節(jié),品味語言。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來聽寫幾個詞語。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吳冠中藝術館招募一批宣講員的情境,不僅激活了精讀課文的實踐場景,而且強化了課文言語的交際化轉換,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板塊二? ? 聽寫詞語,回顧課文
1.聽寫“心疼、心酸、陪伴、啟迪”四個詞語。
2.能隨著老師的思維導圖說
出課文中的七個場景(見圖1)。
過渡:這一幕一幕,像放電影似的,在“我”的夢中出現(xiàn),以至于“我”——(出示:……醒來,枕邊一片濕。)
今天我們一起再走進這些場景,去細細品味細節(jié)。
(設計意圖:聽寫這四個詞語,暗藏玄機。意在:一是夯實語文基礎,二是這四個詞語高度濃縮了課文內容,三是為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以及本課板書提供支架。特別是思維導圖,既可以讓課文七個場景可視化,又可以幫助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板塊三? ? 聚焦場景,細讀品味
1.出示“小錦囊”和教師批注(見圖2,以逛廟會為例) 。
師:場景、細節(jié)中有真情。閱讀這篇文章老師要教給你們兩個小錦囊:一要“關注場景、細節(jié)”,用心到課文中去重溫那些場景、細節(jié),一邊讀一邊想象,讓文字像放電影一樣;二要品味語言,用心靈去感受那一個個場景,到字里行間去體會真情,一個詞語、一個句子甚至一個標點。要記?。赫Z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
現(xiàn)在請你們用眼去發(fā)現(xiàn),用心去感受,邊默讀邊批注。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就學習過三種批注方法——質疑式批注、欣賞式批注、啟發(fā)式批注。
2.生自主閱讀、批注,并在小組內交流。
請用這樣的句式來交流:
我印象最深的場景是……我細讀了第……自然段,圈畫了……我從中感受到……
預設1:父親湊學費供“我”上學。
預設2: 父親雨雪天背“我”上學。
預設3:父親搖船送“我”讀師范(彎腰低頭縫補)。
3.分組展示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出示第6自然段,重點交流父親湊學費供“我”上學。教師點撥,悟寫法。
(1)指名談感受,再讀課文。
(2)師點撥,采訪。
師:體會得真好!你能把你的感受帶進去讀嗎?其余的學生也別閑著,你們聽他讀,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預設1:我好像看到了父親為兒子湊學費時忙碌的身影。
預設2:我仿佛聽到了父親在集市上為了賣個好價錢,跟別人辛苦地講價:“我為兒子湊學費,你們不能再殺價了?!?/p>
師:想象力真豐富!我來采訪一下,如果你就是那個兒子,當你手捧著父親用血汗湊來的錢時,你覺得僅僅是銅板嗎?
預設:不,“我”覺得是父親一顆愛我的心!所以——我哭了,心酸地哭了。
師:想象一下:“我”哭的時候,會想到什么?孩子,你有過心酸的時候嗎?
(3)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上文,我們來推想一下,這里的
“新滋味”,可能是什么滋味?
小結: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積累和
上文來推想詞語的意思,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4)再讀這個片段,品味“哭”,悟寫法。(出示)
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與在家里撒嬌的哭、發(fā)脾氣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樣,是人生道路中品嘗到的新滋味了。
(體會對比的手法)
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動人的場景。要想把這一幕永遠留在心中的話,我建議你們背一背。這個場景可以濃縮成兩個詞語——艱辛、心酸(心酸、心疼)。父親的艱辛是對兒子的愛、心疼。有人說愛的最高境界就是——心疼。
4.學生交流其他印象深刻的場景、細節(jié),教師相機點撥。
(設計意圖:此板塊教學,其一,出示品味語言的“小錦囊”和“示例”,回顧四年級學習的批注方法等,學生就可以打開品味語言的“大門”。這樣,不僅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搭建了“方法支架”和“思維支架”,而且很好地落實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其二,展示交流,教師采訪,讓學生如臨其境,更好地體會“場景、細節(jié)中蘊含的感情”,教師的點撥則將學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其三,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并在學生交流時,提供語言支架,讓學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板塊四? ? 整體回歸,當宣講員
1.配樂朗讀。
這樣的心疼、心酸,我們在其他場景中隨處可見。比如——(出示,音樂響起,師生合作讀,整體回歸。)
父母半夜起床給蠶寶寶添桑葉,是心酸。父親賣了繭子會給我買枇杷吃,是心疼。
住客棧,我被臭蟲咬得起了大
紅疙瘩,父親心疼極了。父子倆舍不得住好旅社,是心酸。
逛廟會時,父子倆吃涼粽子是
心酸。父親買熱豆腐腦給兒子吃,是心疼。
送考無錫,為了節(jié)省旅費,父親和姑爹輪換搖櫓令人心酸,送我去師范上學,父親抓緊時間為我縫補棉被也是令人心酸的,這心酸的背后,都是父親對兒子的——心疼!
課文比較長,一遍一遍地讀,我們將它讀成了兩個詞語——心疼、心酸。(相機板書)
2.當宣講員。
現(xiàn)在你們就來到了吳冠中的藝術館,請你來講講吳冠中和他父親的故事,注意選你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細節(jié)來講。先在四人小組內講一講,然后展示交流。(以七個場景的思維導圖和吳冠中的水墨畫小舟為背景)
語言支架:大家好!我來講講吳冠中和他父親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從中感受到……
評價要求:把場景、細節(jié)講清楚;能從中體會感情。
小結:講述這些場景,你們一
定百感交集。有——心酸、心疼,
有——期盼、感激,有——感恩、懷念。是的,父愛沒有太多言語,都在父親一舉一動中。讓我們和作者一樣,學會去感受父愛。我們的生命之中,同樣也有一只父愛之舟。
(設計意圖:配樂朗讀,整體回歸,一是讓學生對課文再次有全景式的感受,二是升華情感,三是為講好場景、細節(jié),再次鋪墊。有了第三板塊的“聚焦場景,細讀品味”,當宣講員也就水到渠成了。講場景、細節(jié)的過程,就是學生悟情感的過程。情感如鹽入水,悄無聲息地融入講述中。這為后面的“寫”奠定了基礎。)
板塊五? ? 遷移運用,讀寫結合
生活中,家人一定給你很多的愛,請選擇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寫一寫。
當你生病時……
當你參加比賽時……
當你遇到困難時……
……
寫作小錦囊:
抓住細節(jié)來描寫(語言、動作、心理等);
運用對比的手法;
靈活運用你詞語寶庫里的詞語。
(教師出示范文點評后,生練寫,展示點評。)
(設計意圖:由讀到寫遷移,一課一得。提供表達支架和寫作小錦囊,讓學生的“寫”不再愁眉苦臉,無從下筆。)
板塊六? ? 推薦閱讀,拓展延伸
推薦閱讀:散文集《父愛之舟》是吳冠中寫給孩子的親情、故鄉(xiāng)與美學散文精品,收錄吳冠中唯美畫作, 圖文共賞,值得一讀。
閱讀小錦囊:讀場景,品細節(jié),悟真情。
(設計意圖:推薦閱讀,體現(xiàn)了“1+X”閱讀理念,構建了課內外閱讀一體化。提供閱讀錦囊,再一次將課內習得的閱讀方法用于課外。)
(作者單位:廣東廣州市花都區(qū)花城街石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