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卷卷
不曾走遠的桑棗樹
左顧右盼,沒看到有人。深呼吸一口氣,我向前跨出幾步。
面前,是一棵三四層樓高的樹。枝繁葉茂中,有灑落下來的陽光。抬頭直視,晃得有點眩暈,只看到打著一塊又一塊補丁的綠布里,忽明忽暗地,點綴著一顆顆青綠色、緋紅色、深紫色的長形橢圓狀的珠子。
擼起袖子,輕輕拍拍那縱橫交錯的溝壑,滄桑之感游走于掌間。雙腳猛地一縮,吸附在樹干上。接下來,猶如壁虎覓食,四肢扒著,向上游走,到枝椏分叉處,喘口氣,觀望片刻,繼續(xù)前行。此時,身子無需緊繃了,猴子一般,手箍上枝椏,站立著行走。
十幾分鐘后,下了樹。我的手上,拎著小半袋擠在一起的紫色果子。
“好!”二樓平臺上,人影閃爍,向我喝彩道。
我尷尬地沖二樓笑笑。想趁大家在午休,“光顧”一下路邊大樹上無人問津的果子,沒想到,還是有人看見了。
洗好果子,分給大家吃。有人問,這是什么?有人問,這能吃嗎?還有人直接搖著頭,表示拒絕。我解釋說,這東西是野生的,美白,養(yǎng)顏。它的境遇,馬上發(fā)生巨變,一會兒工夫,被一搶而空。
在老家,它叫“桑棗”。在城里,它掛上“桑葚”的標牌,成了水果店的時令貨。辦公樓下的桑棗樹,至少二三十年的樹齡吧。悄悄地開枝散葉,悄悄地結果墜地,和普通樹沒啥兩樣。倒聽同事抱怨過,說這樹掉果子,車上這里一點紫,那里一點紫,難看,真煩人!所以,一到掉果時節(jié),連車都不愿意挨著它。
桑棗樹,屬于稀罕物什。村里老人講,桑棗樹屬陰,要遠離宅前屋后。我家有一棵,兩三米高,長在村頭高坡下的水稻責任田田頭。不過,這并不影響我們對它的親近,也不影響小伙伴對它的嫉妒與羨慕。
小伙伴不知道從哪里弄了十幾條蠶寶寶,大家圍著它,還為怎么養(yǎng)它發(fā)生了爭吵。我轉頭問:“知道蠶吃什么嗎?”
“桑葉!”瘦高個瞪了我一眼,眼睛里寫滿不屑。
我冷笑一聲,繼續(xù)問:“你們有桑葉嗎?”
大家紛紛轉過頭,看著我。
“我家有一棵桑棗樹?!蔽因湴翢o比地,差不多一字一頓地宣布道。
大家圍了過來。我告訴他們,明天帶上一袋桑葉,分給他們。
家有桑棗,如有一寶。蠶寶寶的優(yōu)先觀看權,并不能滿足我的好奇心。當蠶寶寶不再吃桑葉,裹著厚厚的一層繭子時,我突發(fā)奇想:它在里面,是不是蜷縮著睡大覺呢?蠶繭裹得太嚴實,用力按了幾下,沒有破。拿鉛筆沿中間線畫了一圈,再用削鉛筆的刀片,來回拉鋸式地割了幾十下。睜大眼睛,看著一團灰褐色的肉嘟嘟,像基因突變版的蚯蚓一樣的家伙,我嚇得“啊”地叫出了聲。那團肉嘟嘟,被我拋向半空,引起教室里一陣騷亂。
數(shù)學老師搖搖頭,沒有說什么。倒是那瘦高個,下課后,臉紅脖子粗地找我理論,大聲讓我賠他蠶繭。
我告訴他,等桑棗過幾天熟了,給他帶。我看到,他那盛氣凌人的火焰,瞬間被澆滅。
采桑棗,很熱鬧。最開始,桑棗樹周邊,圍著一排荊棘,只留了開闊處的一道口子。母親說,種上一排荊棘,是為了隔斷稻田和桑棗樹之間的蟲子及雜草;留一處口子,是告訴下田務農(nóng)的人,桑棗可以摘了解渴。有小伙伴,去偷著吃,太緊張了吧,轉身一跳,跳進了荊棘叢,臉上、胳膊上、大腿上刮出了一道道血印。聞訊后,母親摘了一大堆桑棗去探望。第二天,荊棘叢被母親連根鏟掉了。
沒有荊棘叢的圍擋,小伙伴還是站成一小隊。我總是第一個摘好,然后鉚足勁兒一跳,落在小溝的另一邊。坐在田埂上,看著他們相互推搡,相互催促。我用手指夾上綠綠的蒂,往嘴里送。一口咬掉蒂,一顆顆小小的紫氣泡串聯(lián)而成的桑棗,在嘴里爆漿開來。抿緊嘴,任那紫色的汁液,帶著濃郁的香味,甜里流淌著酸。
吃多了桑棗,嘴巴還有手上、衣服上,會染上水也洗不干凈的汁液。尤其是嘴唇上,那一圈的烏紫色,讓你不用化妝,活脫脫地變身為“鴨子嘴”。遠處,屋子里的煙囪,吐著青色的煙圈。小伙伴們指著別人的嘴巴,你笑我,我笑你,一路向家的方向,奔跑而去。身后,“鴨子嘴”的叫聲,間或響起……
村里,不少人得過桑棗樹的好處。誰家孩子感冒、咳嗽,到田埂邊摘上十幾片嫩桑葉,煮上幾碗水喝,一覺醒來就好了。有一年,半夜酣睡中的我,被蜈蚣咬了一口,胳膊上起個大疙瘩。用藥擦了兩天,無濟于事,瘙癢更甚。母親趁晨露未干,取幾截桑棗枝條,先用火燒灼片刻,再擠壓,瀝出綠汁,給我涂抹上,竟然止癢了。
這棵桑棗樹,還是沒了。母親告訴我,開春季,拴在桑棗樹邊歇息的耕牛,用蠻勁把并不粗壯的桑棗樹,攔腰撞斷了。剩下的一截樹根,挖出來做了柴火。
站在村頭的高坡上,不遠處的田頭,有燕麥菟葵。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記得,在那里,曾經(jīng)有一棵桑棗樹,春水綻綠,夏風掛果,秋野蕭瑟,冬雪沉默。它與人相遇過,一路繁花;它與人擦身過,一路落寂。老家的桑棗樹,辦公樓下的桑棗樹,都是一道風景,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里,與我們深情相視;又在不經(jīng)意間,與我們熟視無睹,慢慢走遠。
萬事萬物,不過是時間的一道縮影。時間,是一位偉大的畫家,描繪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風景,鑲嵌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給我們以酸甜苦辣,以溫熱冷暖。時間,更是一位出色的魔法師,讓這些風景瞬移、交錯、融合,于是,有些人,有些物,成為了一道風景,巍然在眼前,波動著力量;有些人,有些物,相互欣賞,成為彼此眼中的風景,一回眸,便是最美的時光;有些人,有些物,步履匆匆,這遺落的錯過的風景,驀然間,已是幾縷感傷。
愿有風景,尚可相遇。愿有時光,不曾遠去。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