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思涵
歲月婆娑,老家有一條小徑,填充了我美好快樂的童年。
踏著青石板鋪成的小徑,邁入一片陽光斑駁的樹影之間。那是一棵無花果樹,它以慵懶的姿態(tài)斜臥在小徑旁,這片深幽的陰涼便是它給予我們的恩賜。將令人流連忘返的濃蔭拋在身后,隨之而來的是一面被旺盛的爬山虎所覆蓋的高墻。那可人的綠藤還在摩拳擦掌地向上攀爬著,盡顯綠意盎然的勃勃生機。不似空街陋巷的孤寂,不似熱鬧街市的喧囂,小徑的美自然又和諧。
依稀記得我和伙伴們嬉鬧著,聚集到那面滿是爬山虎的墻下,順勢蹲下玩兒彈珠,墻根下就多出了許多彎著的脊背。直到父母喊我們回家,大家才會戀戀不舍地拍拍膝蓋上的灰土,相約明日再戰(zhàn)。
玩兒彈珠的脊背不知不覺間又換成了拿著竹竿的身影。男生抄著竹竿猴一般在前面飛跑,女生挎著竹籃在后面猛追,一起跑向那棵枝繁葉茂的無花果樹。大個子男生雙腿夾住樹干,“沖”上果樹,用手掐住果身,擰斷果蒂,順手扔下了樹,女生用手托著籃子接住了那裂了口的無花果。像我這樣不會爬樹的小個子男生,則踮著腳尖,用竹竿費力挑著無花果,那樣子非常滑稽……
隨著收獲頗多的背影離去,“一、二、三……”一聲聲迫不及待的報數(shù)聲回響在藍(lán)天之下?!岸阖堌垺遍_始了,一個男生臉上蒙著黑布,在他數(shù)數(shù)的間隙,我們好似油鍋里攤開的蛋花四散開去:有的靈巧地飛身上了樹,有的轉(zhuǎn)身鉆進了滿是爬山虎的墻腳下,有的身子一蹲貓在土堆后面,還有的則靜靜守在男生的背面,月牙形的眼中滿是掩飾不住的笑意。等到男生揭開黑布,準(zhǔn)備尋找了,卻冷不防和身后的孩子打了個照面,先是驚愕,再是疑惑,最后則是興奮。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最后,所有人都被找到了,新一輪“躲貓貓”繼續(xù)上演。
小徑上的童年,簡單而美好。我們一起肆意地奔跑,無拘無束地開懷大笑,盡情享受童年的快樂!
(指導(dǎo)教師:鮑建華)
對話:小徑很普通,但在那里上演的童年故事很精彩。作者善于運用動作描寫,淋漓盡致地刻畫了無拘無束的少年形象,自然率性的童年快樂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