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小勇
傳統(tǒng)的道德與法治課堂因為教學方法陳舊,課堂上教師的說理性和互動性比較弱,長期以來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比較低,如何才能升華自己的課堂,提高課堂質量,讓學生沉浸在道德與法治的知識海洋中,是每一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都應該深思的問題。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效率低的原因
(一)教師的主導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
道德與法治課的培養(yǎng)目標是育德育人,新課改強調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在課堂內外教師應該是學生的引導者,也因此很多學校脫離教師指導,將課堂交給學生,甚至有些道德與法治課堂讓學生完全自主學習,教師完全脫離課堂。
教學目標清晰、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課堂有序才能稱得上是高效的課堂。課堂活動雖然讓學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但是因為初中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差,這種放權過多的方式阻礙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師集中權力,課堂上運用滿堂灌的方式,沒有學生的參與,這樣的課堂死氣沉沉,缺乏生氣,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二)對課堂缺乏評價和制約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動是動態(tài)的,因此,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即便教師備課很充分,也會因為課堂中出現(xiàn)的各種狀況而延誤教學活動,導致教學任務滯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課堂評價方式比較隨意,對課堂教學效率沒有完整的評價方式。導致很多道德與法治教師陷入課堂上該講的知識都已經(jīng)講解完畢,但是學生依然不會的困境中。
二、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需要教師、學生的廣泛參與,教師應該更新角色定位,將自己視為課堂的主導者,把握教學方向,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出發(fā),設計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課堂。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認識自己”為例,通過具體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具體探討如何提高教學效率。
(一)充足的課前準備階段
1.設計與新時代人才相匹配的教學目標
新的教育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應該將“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落到實處。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三觀”,注重學生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罢J識自己”這一課,主要讓學生在中學序曲奏響之后,能夠清晰地認識自己,分析自己的缺點和優(yōu)點,從而揚長避短,成為更好的自己。本課的教學目標可設計為: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觀念,認識到自身發(fā)展與社會的關系,在肯定自己的同時,能夠增強熱愛社會的情感。
能力目標:掌握在生活中分析他人的評價方法,提升辨別是非的能力。
知識目標:掌握作為中學生為什么要正確認識自己,并能認識自己的途徑。
教學重點: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和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
本課從三維教學目標出發(fā),明確了課堂的重點和難點。旨在通過“認識自己”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提升學生辨別評價他人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自己的認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
2.設計符合學生學情的導學提綱
導學提綱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本知識,讓學生對教材上的術語有大概的印象,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高效課堂的構建,培養(yǎng)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自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設計時主要以課本的基礎知識為出發(fā)點,內容主要包括學生自學環(huán)節(jié)的問題:題目的類型可以為填空題,讓學生能夠在課本上找到答案并填寫完整,也可以是簡答題。此部分的時間大概為8分鐘,時間充沛,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導學提綱的內容還包括學生討論的問題,包括對學生檢測的題目,題目的類型不限。在本課中結合教學目標,設計了以下學生自學過程中要思考的問題,
·為什么要認識自己?
·如何認識自己?
·如何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
在本課中,結合課本知識進行小組討論的問題設計如下:
閱讀課本“探究與分享”,思考并討論:
·你如何看待小剛對自己的認識?
·這樣的認識給他帶來怎樣的影響?
閱讀課本“探究與分享”,在完成表格的基礎上,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
·你是從哪些方面來認識自己的?
·你是怎么得出這些認識的?
設計思路:通過閱讀教材和小組合作討論這些問題,
引出新的知識,有利于知識之間的銜接。
(二)課堂實施環(huán)節(jié)
為構建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應該讓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共同合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以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以高效課堂為目標,以“認識自己”為例,通過教師導入—自主思考—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展示—教師講評—課堂檢測—知識小結為環(huán)節(jié),設計了本節(jié)課。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下。
1.教師導入
新課導入部分是整個課堂的開端,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導入部分能夠吸引學生,引發(fā)學生思考,那么就相當于課程設計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師設計導入部分時,一定要在緊密聯(lián)系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有趣、有思考的價值。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本課的導入以《伊索寓言》中穴鳥模仿老鷹的故事和怪獸斯芬克斯的謎語導入,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新課學習,具體的師生活動如下。
師:聽完這兩個故事,同學們有什么樣的思考?
生1:“人”是世界上最難寫的字,我們不應該像穴鳥一樣,去一味地模仿他人。
生2:我們應該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
師:同學們看到了問題的本質,那么,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開啟今天的知識旅程吧!
經(jīng)過這樣耗時不長的導入,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學生帶著具體的問題走進了新的知識殿堂。
2.學生自主思考導學提綱上的問題。
給學生8分鐘時間,自己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并思考導學提綱上的問題,要求學生做好相關的筆記。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
老師活動:教室巡視學生自學情況,動態(tài)觀察學生自學的情況。
3.學生自主討論的環(huán)節(jié)
經(jīng)過學生思考,教師對新的知識點進行簡單的梳理。
導入語:人貴自知,同學們都邁進了中學的大門,在邁進中學大門的那一刻,中學序曲就已經(jīng)奏響了,伴隨著中學序曲的音樂,我們新時代的少年懷揣夢想,向著夢想在努力奔跑,在奔跑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很多的疑惑:我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在別人眼里,我又是怎樣的人?未來的我和現(xiàn)在我是否一樣?這些問題伴隨中學時代的我們。而小剛在中學時代就遇到了問題,我們大家?guī)退粔K兒解決……
5分鐘時間討論前兩個問題:
·你如何看待小剛對自己的認識?
·這樣的認識給他帶來怎樣的影響?
學生活動:學生3~5人一組,討論上述問題。
教師活動:教師參與并引導學生的討論方向,動態(tài)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
學生展示:小組派代表對討論的問題進行展示,其他小組成員在仔細聽的基礎上,對其他小組成員的展示進行必要的補充,盡可能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學生對討論結果予以展示。
教師評價:通過評價,同學們都覺得小剛的自我認識是錯誤的,這種錯誤的自我認識,讓他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失去了很多參與集體活動的機會,這就警示我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應該正確認識自己。那么為什么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呢?引出課本知識,讓學生做好筆記。
一是因為正確認識自己,可以讓自我的發(fā)展更加流暢。
二是因為正確認識自己,可以幫助我們收獲友誼,促進彼此之間的交往。既然認識自己這么重要,我們應該如何認識自己?自然地引出下一部分的討論內容。
閱讀課本“探究與分享”,填寫表格的基礎上,討論以下問題:
·你是從哪些方面來認識自己的?
·你是怎么得出這些認識的?
學生自主討論,并得出自己的優(yōu)缺點。學生得出自己的優(yōu)缺點,并分析是從哪些方面來認識自己的。
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教師予以評價并點撥學生對認識自己的方法總結為:自我評價、他人評價等。
師:他人評價對我們認識自己如此重要,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他人的評價呢?
閱讀課本“探究與分享”,思考問題:“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這些評價?
引出今天的重點:如何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
引導學生在課本上勾畫重點內容,并結合案例為學生解釋說明。
4.知識檢測環(huán)節(jié):能夠活學活用,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呈現(xiàn)
如本節(jié)課的檢測題目: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闭_認識自己之所以可貴,是因為(? )
①可以促進自我發(fā)展 ②可以促進與他人的交往
③有利于增強自己的信心 ④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長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課程小結
(三)高效課堂的監(jiān)控和評價
整個道德與法治課堂是否高效,評價的主要機制在于課堂實施環(huán)節(jié)是否完整,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課堂,教師對學生的討論結果的展示是否評價到位。如果上述環(huán)節(jié)基本完整,且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主動思考和學習的基礎上,能夠與他人合作完成討論任務,那么本節(jié)課可以認為是高效的。
三、結語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通過上述“教師導入—自主思考—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展示—教師講評—課堂檢測—知識小結”等完整的環(huán)節(jié)設置,教師和學生都充分參與了課堂,教師既做到了放權,又恰如其分地收權,讓整個課堂張弛有度,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雙法.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初探[J].東西南北(教育),2020(3):31.
[2]鮑忠富.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索[J].名師在線,2020(1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