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昭
古詩詞鑒賞不僅是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還是增強學生文化內(nèi)涵的關鍵。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提高古詩詞鑒賞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又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
一、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的現(xiàn)狀與問題
(一)教學模式有待創(chuàng)新
近年來,在新課程改革持續(xù)推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初中語文教師主動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針對古詩詞鑒賞教學也運用了一系列新的教學方法,但仍有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目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古詩詞鑒賞教學工作時,只重視理論知識的闡述,卻忽略了詩詞意境和詩詞情感的教育。最終導致學生只能理解古詩詞的表面含義,卻無法體會到其深層內(nèi)涵。
(二)教學效率有待提升
古詩詞鑒賞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分析與欣賞能力,幫助學生正確體會作者情感,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但是就教學現(xiàn)狀而言,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效率有待提升。通過學習,很多學生只能達到應付考試的水平,卻難以真正感受到古詩詞對豐富自身文學內(nèi)涵所帶來的益處。久而久之,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難以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不強。
二、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
(一)轉變教學方法
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古詩詞鑒賞教學工作時,要吸取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古詩詞鑒賞課外活動,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理解和分析古詩詞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課后帶領學生圍繞著名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開展鑒賞活動。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設計鑒賞學案,讓學生分別從“詞人、意境、情感”三個方面進行鑒賞,寫出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之后初中語文教師對學生設計的詩詞鑒賞學案一一進行評價,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將《如夢令》這首詞與作者所創(chuàng)作的其他詩詞進行對比,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詞人李清照總體的創(chuàng)作風格,更準確地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詩詞鑒賞教學工作時不但要充分利用課上教學,而且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通過組織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改善古詩詞的鑒賞效果。
(二)改善教學效果
初中語文教師要想改善古詩詞鑒賞教學工作的效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教師可向?qū)W生教授主要的古詩詞鑒賞方法。第一,看題目,分辨類別。在很多古詩詞中,題目就已經(jīng)闡明了古詩詞的基本類型或者表達的主要方向。例如題目中有“詠懷”或“懷古”,多屬于懷古詩,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等。懷古詩多是以物言志,借所詠之物來表達自己對時事或人物的看法等。第二,了解作者,分析寫作背景。提前了解詩詞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以及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對學生準確理解古詩詞有著重要的作用。以白居易的《賣炭翁》為例,作者白居易所生活的時代特征對他創(chuàng)作這首詩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第三,抓住詩眼,體會其中所滲透的情感。詩眼屬于詩詞中的核心和關鍵,能夠直接體現(xiàn)整篇古詩詞的主旨以及作者的主要情感。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抓住詩眼,讓他們在古詩詞鑒賞中取得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教師在開展古詩詞鑒賞教學工作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力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語文教師在開展古詩詞鑒賞教學工作時要引導學生多閱讀,不斷積累鑒賞經(jīng)驗和歸納總結等鑒賞方法,熟悉不同類型古詩詞在寫作手法、表達方式、寫作風格等方面的相同與不同之處,進而有效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另外,初中語文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布置課外閱讀任務,不斷增加學生古詩詞知識的儲備量。通過大量地閱讀,學生能夠感受到古詩詞中所蘊含的獨特意蘊,鑒賞出古詩詞獨特的弦外音與含蓄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古詩詞鑒賞教學工作時,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來改善初中生古詩詞鑒賞的效果,讓學生在鑒賞古詩詞的過程中更加主動地學習古詩詞,將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學順利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徐益君.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J].中學語文,2021(2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