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屈原有著顯赫的家族背景,又有著崇高的愛國精神,以及“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的高尚品德,可是最終卻在汨羅江投江自盡。若當時楚國朝堂之上有伯樂能夠賞識屈原的才華,與屈原一起破解楚國內(nèi)憂外患的局面,屈原也可以施展“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的豪情壯志,那么楚國將會煥然一新,涅槃重生,歷史上將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楚國。如果楚懷王是屈原的伯樂,能夠看見屈原的忠心,能夠重用屈原,能夠明白屈原對自己“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的期待,不聽信小人讒言,不疏遠屈原,不流放屈原,也許楚國就不會那么早亡國了。
三國時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有多少豪杰想將他收入自己門下,可無論是用金銀珠寶,還是用身份地位,都沒能把諸葛亮請出山,最終,他卻被“窮小子”劉備三顧茅廬說服了。劉備是諸葛亮的伯樂。相比于榮華富貴,諸葛亮更需要能夠賞識自己的人。劉備向諸葛亮表明了自己遠大的志向,諸葛亮也為劉備分析天下形勢,描述戰(zhàn)略遠景。正是因為有了這次隆中交談,才促成了歷史上三國鼎立的局面。劉備得到了諸葛亮的輔佐后不禁感慨:“孤之有孔明,由魚之有水也。”可見諸葛亮對劉備來說是多么重要??!劉備與諸葛亮兩人都有著遠大的志向,相見恨晚,而后并肩作戰(zhàn)多年,興復漢室不僅僅是劉備一個人的心愿,它也成為了諸葛亮的終身使命。
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中讓人感觸最深的是小林先生獨特的教學方式。小林先生是巴學園里每一位孩子的伯樂,他讓每個孩子有個性、有信心,讓孩子們不會因為自己的不足之處而感到自卑。巴學園親切溫馨的氣氛和環(huán)境,使這里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在孩子們的人生中,小林老師對他們的影響無疑是極大的。
我們生逢盛世,應奮斗拼搏,在砥礪自我中前行,即使我們沒有遇到伯樂,沒有成為千里馬,但我們可以乘風破浪,順應時代潮流,爭做新時代新青年。
人人都可以成為千里馬,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伯樂,更不是人人都能遇上伯樂,我們應該去追逐千里馬的腳步,成為自己的伯樂。
【湖南隆回縣第二中學高二(737)班】
◆點評
本文觀點準確鮮明,主體部分運用了對比論證,一正一反突出了伯樂對人才的重大作用,并能恰當?shù)匾妹洌匀凰铺斐?。文中還以《窗邊的小豆豆》中“小林老師”和“巴學園”的故事作為論據(jù),新穎。論證過程中體現(xiàn)了“言而有序”,從古至今,從治國到育人,邏輯性強。
(指導老師:顏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