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2022年中國—東盟民間友好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中國與東盟10國民間友好組織負責人圍繞“后疫情時期中國—東盟民間友好合作新方向”的主題進行了坦誠、友好交流,達成廣泛共識,并一致通過《共同宣言》。全文如下:
我們,來自中國與東盟10國的民間友好組織負責人,于2022年6月30日以視頻方式出席由老撾—中國友好協會在老撾萬象舉辦的第13屆中國—東盟民間友好大會。會上,我們就加強中國與東盟民間友好交流與務實合作進行了探討,就雙方開展互利合作交換了意見,并將在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深化友誼、共促合作,為增進中國與東盟人民福祉,促進地區(qū)發(fā)展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根據2019年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第12屆大會《共同宣言》,為繼續(xù)弘揚“萬隆精神”,我們一致同意在以下領域加強合作:
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我們將全面加強中國與東盟各友好組織間抗疫合作。鼓勵和支持中國與東盟10國有條件的機構在技術援助、醫(yī)療經驗與人員、資金、設備等領域互通有無,共克疫情;推動中國與東盟各友好組織間團結合作,早日使各國人民生活恢復正常。
二、攜手恢復人民生活秩序
我們將促進民間友好交流,保障疫情期間人民生命安全,推動旅游、教育、文化等行業(yè)恢復發(fā)展,增進相互信任,共促民心相通。鑒此,我們同意在符合條件的國家共同開展有關友好項目,例如修建酒店、旅游景點、醫(yī)院、學校等,以此展現雙邊和多邊民間友好合作的價值,以此作為中國與東盟各國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象征。
三、“一帶一路”倡議和《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guī)劃2025》
作為民間友好組織,我們愿根據2019年11月11日在印尼萬隆召開的第12屆中國—東盟民間友好大會上通過的共同聲明,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和《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guī)劃2025》戰(zhàn)略對接。
四、鼓勵三個層級的國際合作
我們將共同努力建立三個層級的國際交流機制:一是鼓勵中國與東盟國家首都或省級的對話交流;二是鼓勵中國與東盟國家區(qū)、市間的對話交流;三是支持中國和東盟國家建立友好學?;蜥t(yī)院。
五、共同維護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與發(fā)展繁榮
我們一致同意繼續(xù)弘揚“中國東盟一家親”傳統(tǒng)情誼,發(fā)揚“萬隆精神”和亞洲團結精神,堅定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和東盟在地區(qū)架構中的中心地位,堅決反對任何破壞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和發(fā)展繁榮的行徑,推動更緊密的中國—東盟合作,包括中方倡導的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愿景。
六、建立后續(xù)機制
我們將加強合作,以便協助控制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在社會的傳播,促進恢復中國與東盟10國人民生產生活秩序。
中國與東盟各國民間友好組織將積極落實后續(xù)機制。我們一致決定2023年在中國舉辦第4屆中國—東盟民間友好組織負責人會晤,以及在馬來西亞由馬中友好協會主辦第14屆中國—東盟民間友好大會。
與會友好組織如下: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東盟協會、文萊中國友好協會、柬埔寨中國友好協會、印尼中國經濟、社會與文化合作協會、老撾中國友好協會、馬來西亞中國友好協會、緬甸中國友好協會、菲律賓中國了解協會、新加坡中國友好協會、泰國中國友好協會、越南中國友好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