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闡釋
人類社會之所以能不斷發(fā)展進步,就在于我們能夠不斷總結和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并以此調整今后的發(fā)展路徑。那些記載在書本上的知識、附著于節(jié)日中的歷史事件、一代代人心口相傳的故事……都值得我們深深銘記。但是,銘記歷史不是沉湎過去,而是為了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
社會觀察
北大紅樓,紅色血脈鑄就最亮底色
北大紅樓興建于1916年,既是新文化運動的大本營,又是五四愛國運動的策源地,更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發(fā)祥地,留下了一批探尋救國救民真理的先驅者的足跡。在這里,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第一次被列入大學課程;李大釗寫出了中國第一篇比較系統(tǒng)、完整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北京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的黨組織成立……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從這里開始種下。它見證了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tǒng)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fā)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
●解讀
銘記歷史,不能靠枯燥的說教;傳承教育,也不是簡單的背書。讓年輕一代了解歷史、銘記歷史,最好能夠用好我們身邊的鮮活教材。北大紅樓便是對年輕人進行黨史教育、前途教育以及弘揚革命傳統(tǒng)和革命文化、激發(fā)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中國共產黨在北大紅樓種下的紅色基因,要一代代傳承下去,讓我們的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fā)無窮力量。
不忘歷史,以史為鑒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熬乓话恕笔伦兒?,無數(shù)中華兒女毀家紓難,慷慨赴死,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進行了頑強抵抗,歷經千難萬險,終于迎來了涅槃重生。這個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人民的勝利。今天我們深深銘記歷史,就是為了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居安思危,繼續(xù)奮斗。
●解讀
歐陽修在《伶官傳序》中說:“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蔽覀円懹洑v史,以史為鑒。
戰(zhàn)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但歷史的經驗告誡我們,安不忘戰(zhàn),忘戰(zhàn)必危。只有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強大,才能捍衛(wèi)和平。以史為鑒,就要繼續(xù)警鐘長鳴,加強國防建設,增強綜合國力,將革命先烈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讓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
百年奧運路,見證中國體育的崛起
中國百年奧林匹克夢,見證的不僅是一個體育大國的崛起之路,更是一個世界大國的發(fā)展歷程。
1896年,首屆現(xiàn)代奧運會在雅典召開,當時中國正處于清朝末期,國內幾乎無人了解奧運。1932年,第10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辦,僅劉長春一人跋涉21天抵達比賽地。1952年,新中國首次派隊參加奧運。1984年7月,許海峰在第23屆奧運會上斬獲中國奧運史上首枚金牌。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首次躋身獎牌榜前三。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金牌數(shù)首次位列第一。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隊金牌數(shù)追平2012年倫敦奧運會……隨著參賽次數(shù)的積累,中國人更加深切體會到“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百年奧林匹克精神。與此同時,職業(yè)體育和體育產業(yè)從無到有不斷提高,全民健身、群眾體育蓬勃開展,為“健康中國”戰(zhàn)略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解讀
回首歷史,中華民族一路走來,從落后受辱發(fā)展為輝煌燦爛,中國百年奧運史,恰似中華走出屈辱、走向騰飛的歷史,中國人曾被外國殖民者辱稱為“東亞病夫”,而今我們的體育健兒在各種國際賽事上創(chuàng)造佳績,全民體育也蓬勃發(fā)展,原因就在于國力的強盛。中國已經從“站起來”走向“富起來”,而今又一步步走向“強起來”!展望未來,我們不僅會成為經濟強國,也將成為一個體育強國!
銘記英雄,傳承精神
歷史的天空,英雄烈士燦若群星,熠熠生輝。在中華大地上,有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了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繼,以熱血澆灌理想,以生命踐行信仰,他們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
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施行。銘記英雄、捍衛(wèi)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成為社會風尚。這些年來,更多的烈士被人們熟知,他們的精神得到傳承。據(jù)統(tǒng)計,全國每年有上億人次走進烈士紀念場所,祭奠緬懷革命先烈。
●解讀
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我們一定要銘記烈士們的遺愿,永志不忘他們?yōu)橹餮獱奚膫ゴ罄硐??!苯裉?,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xiàn)這個目標,需要英雄,更需要英雄精神。我們要持之以恒、更加努力地講好英雄故事,在一次次穿越時空的對話中叩問初心使命,在一次次賡續(xù)傳承中堅定理想信念,激發(fā)出奮進新時代的內在動力,匯聚起實現(xiàn)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中國航天日:展望未來的“星辰大?!?/p>
2021年,我國共實施55次發(fā)射任務,發(fā)射次數(shù)位居世界首位;“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航天重大工程捷報頻傳;航天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商業(yè)航天取得新進展,中國航天正不斷書寫探索太空的新篇章。
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個中國航天日,中國航天藍圖已經繪就:中國空間站將完成在軌建造任務;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測重大任務正式啟動工程研制;深空探測國家實驗室等系列建設任務啟動論證;全年計劃安排發(fā)射任務60余次……中國航天強國建設全面開啟新征程。
●解讀
“探索浩瀚宇宙,發(fā)展航天事業(yè),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睅资陙?,從“東方紅”唱響到“神舟”逐夢,從“北斗”指路到“嫦娥”攬月、從“祝融”探火到“天宮”遨游……中國航天人以一次又一次的非凡突破,讓中國印記閃耀星空。
第七個中國航天日以“航天點亮夢想”為主題,旨在弘揚航天精神、傳播航天知識,激勵航天人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奮楫爭先,接力航天強國建設,開啟星際探測新征程;激發(fā)全社會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chuàng)新的理想信念,用航天夢匯聚起實現(xiàn)中國夢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