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紅
范本呈現(xiàn)
花 籽
林清玄
三年前我退役,背著袋子要北上的時候,爸爸取出一罐小瓶子,里面是他親手培養(yǎng)出來的花籽。他小心翼翼地交給我說:“你到臺北后,如果有一個花園,就把它種了。”我便帶著這個小瓶子和一袋故鄉(xiāng)泥土上臺北。
我很想馬上把它種了。
可是上臺北后,一直過著租賃的日子。住在小小的公寓中,難得找到一撮土地,更不要說一個花園了。那罐父親的花籽便無依地躺在我的口袋中,隨著我東飄西蕩。每次搬家看見那些花籽,就想起每日清晨在花園中勞作的父親,什么時候才能找到一個花園呢?我總是想。
最近,我找到一個有花園的房子,又因為工作忙碌,就把花籽擺在鞋柜子里。有一天,我拉開鞋柜看到那一罐花籽和那一袋泥土,就把它們?nèi)鲈诩仪暗幕▓@里。
那時候已經(jīng)是嚴冬了,花籽又擺了三年,到底會不會活呢?我寫信告訴爸爸,爸爸回信說:“只要有土地,花籽就可以活?!彼指郊膩硪话柿稀?/p>
我每天照料著那一片撒了花籽的土地,澆水、施肥,在凜冽的寒風中,我總是擔心著,也許它就會埋在土地里斷喪了生機吧!
在冬天來臨的第二個月,有一天我開窗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群花籽吐了新芽。那些芽在濃郁的花園里,嫩綠到叫我吃驚。是什么力量,讓那一罐從臺灣南部帶來的花籽,在北地的寒風中也能吐露亮麗的新芽呢?
花籽吐芽的那幾日,我常興奮得無法睡去,總惦念著那些脆弱的花芽,而那是什么樣的花呢?我問爸爸,他說:“等它開了花,你就知道了?!?/p>
那個小小花園中的芽長得出乎意料的快,我?guī)缀蹩梢泽w知它成長的速度。每天清晨,我都發(fā)現(xiàn)它長大了,然后我便像每天面對一個謎題一般,猜想著那是什么花,猜想著父親送我這些花是什么用意。我急于知道那個謎題,就更加體貼那些花。
慢慢地,花長大了,我才知道那是一些茼蒿菜,茼蒿菜是一種賤菜,在鄉(xiāng)下,它最容易生長,價錢最便宜,而父親竟把它像禮物一樣送給我,那樣的珍貴,也許父親是要我不要忘記自己的土地吧!
我舍不得吃那一畝茼蒿,每天還是依時澆水看顧,茼蒿長大了,我從來沒有看過那么好看的茼蒿,在市場上,茼蒿總是零亂的、萎縮的;在土地上茼蒿則是那么美麗而充滿生機。
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茼蒿就在寒冷的冬天里開了花。那花,是新鮮的黃色,在綠色的枝梗上顯得格外溫暖。我想,這么平凡的茼蒿花竟是從遠地移種,幾番波折,幾番流轉(zhuǎn),但是它的生命深深地蘊藏著,一旦有了土地,它不但從瓶中醒轉(zhuǎn),還能在冷風中綻放美麗的花朵。
茼蒿花謝了,在花間又結(jié)出許多細小的黑色的花籽,它看起來那么小,卻又是那么堅韌。我把種子收藏在父親當年贈我花籽的瓶中,并挖了一舀泥土——是家鄉(xiāng)的泥土和客居的泥土混成的泥土。
或者有一天,我仍要帶這花籽和這泥土到別地去流浪,或者有一天,這帶自故鄉(xiāng)根種的花籽,然后在異鄉(xiāng)土地結(jié)成的花籽,會長在另外的土地上。
人也是一個平凡的茼蒿的花籽,不管氣候如何,不管哪里是落腳的地方,只要有生機沉埋心中,即使在陌生的土地上,它也會吐芽、開花,并且結(jié)出新的花籽。
如今我仍然把花籽放在鞋柜里,每日穿鞋時我就能看見它。
我就會想起我的父親,和他耕作的故鄉(xiāng)的土地。
(選自《靈性深處開蓮花》,有刪改)
技法鑒賞
1.線索清晰,情感深厚。
作者以“花籽”為線索,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深刻體會和對故土親人的深厚情感。臨行前,父親贈送“我”一小瓶花籽;在生活奔波不定的時候,遲遲沒機會種下;三年后的冬天作者終于找機會種下了花籽,懷著擔心施肥澆水;花籽從吐芽、長大到開花,作者終于知道了父親送他的花籽是鄉(xiāng)下最容易生長、價格最便宜的茼蒿菜。茼蒿菜雖然是鄉(xiāng)下的一種賤菜,然而卻富有生命力,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也能發(fā)芽、開花。一時間,歷經(jīng)生活波折的作者明白了父親所贈禮物的深意和珍貴。
2.語言樸實,表現(xiàn)力強。
文中語言值得我們品味的地方很多,如“那罐父親的花籽便無依地躺在我的口袋中,隨著我東飄西蕩”,用比擬的手法揭示了因“我”的居無定所,花籽也無處安身的窘境。又如“那些芽在濃郁的花園里,嫩綠到叫我吃驚”,形象地表現(xiàn)出花籽頑強的生命力,讓“我”內(nèi)心受到強烈的震撼。
3.首尾圓合,點明主旨。
結(jié)尾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講究“豹尾”,認為“一加點染,全篇生輝”,下筆前就打好腹稿,胸有成竹,末了收束有力,并力求畫龍點睛。人也如一粒平凡的茼蒿籽,不管身居何處,不管條件如何,只要堅持不懈,即使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也會吐綠、開花、結(jié)果。也許生命就是一種永不止息的奔波,但只要有一粒頑強的、富有生命力的花籽陪伴著,生活就有了堅定的力量和溫暖的亮色。所以,在文章最后,“我”把茼蒿花結(jié)出的黑色花籽重新收藏,并放置于每日可見的地方,我們不但理解了作者的深意,而且感念于他那份對父親以及故土的深情。
學以致用
向日葵
王展毅
漫步在鄉(xiāng)間,忽見一片金黃的波浪,我駐足凝望。
那是一大片向日葵。
夏日的向日葵,似乎比其他的花熱烈一些,其他的花只是綻放,它卻顯出自信的樣子,昂著頭,面向太陽。它的花瓣如一只只舞動的蝴蝶——當它張開翅膀躍躍欲飛時,明亮的雙翅在太陽的照射下織成一片熱烈的金色。我急切地走上前去,細品眼中之景,不由得精神一振,頓覺整個世界都因此而壯麗了——滿滿的一地金黃,迎著太陽,如大海般平靜壯觀,令人心醉。
我佇立凝望,欣賞著挺立在我面前的向日葵,思緒又回到三年前那個狂風暴雨的日子。
那天暴雨如注,我站在窗前看我家后院的向日葵——那是媽媽在墻角種下的一小片——狂風將它們刮得東倒西歪,它們在雨中起伏,戰(zhàn)栗,呻吟,曾有好幾次,我以為它們要折斷了,可它們只是劇烈地晃動,又一次次堅強地挺立起來,再晃動,再挺立……
不一會兒,雨停了,太陽出來了。只見向日葵那圓圓的花盤依然在細而堅挺的花莖上綻放,似一張笑臉面向陽光。金色的花瓣被雨水沖洗得透亮,飽含著水分,安詳而平靜。
三年后的今天,再次與它們邂逅,向日葵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這樣燦爛,這樣耀眼!
那不正是不怕困難、追尋陽光與希望的逐夢者嗎?那不正是勇往直前、奮力拼搏的陽光少年嗎?
當狂風暴雨向我們襲來的時候,我們不是柔弱的小草,也不是脆弱的嫩芽。我們是一株株向日葵,有堅挺不曲的莖,有笑意盈盈的花,我們是永遠向著太陽的逐夢者。
突然想起媽媽的話:人生的路上,會無數(shù)次被困難欺壓,甚至被碾壓得粉身碎骨。但是,只要還有希望,還有夢想,你就能跨越一道道鴻溝,到達夢想的彼岸。
于是,在這金色的波浪中,我昂起頭,加快了腳步。
【河南安陽市第七中學九年級(10)班】
點評
普通的生活場景,若以一種欣賞和思考的心態(tài)去觀察和品味,也能夠成為我們成長路上的美景。比如那片引起作者思考的向日葵,它們仿佛在和作者交流,它們的話語傳到了作者的耳畔,回響在作者的心田。文末,作者讀懂了向日葵帶來的思考:向陽逐夢。最后用媽媽的話來收束全文,進而提出作者的深思,深化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