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天
一只鹿正想橫穿馬路,汽車在公路上疾馳而過,顯然沒有為它停下的意思,司機很難注意到橫穿的動物。動物車禍經(jīng)常這樣發(fā)生,好在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許多國家建造了專門給動物行走的天橋。
不斷加長、拓寬的道路給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但也切割了動物的生存空間,讓它們的棲息地變得越來越分散,別無選擇的動物們只能冒險穿越危險的人類道路,其中許多動物被車撞死。
加拿大班弗國家公園的研究者發(fā)現(xiàn),一些大型哺乳動物,特別是棕熊、豹子等食肉動物,有向高處攀爬的習(xí)性。1996年,班弗國家公園開始為當(dāng)?shù)貏游锝ㄔ鞂贅蛄骸蛄簷M跨公園的高速公路,橋上種滿植被,模擬自然的山坡地形,被稱作“綠橋”。當(dāng)?shù)卦S多動物如土狼、黑熊、美洲獅、鹿等都逐漸學(xué)會了使用它們的專屬天橋過馬路。在西班牙、美國、荷蘭等國家也建有綠橋,以此減少動物車禍。
猴正爬過印度生態(tài)橋。
和繩索橋類似的還有印度的生態(tài)橋。為了減少瀕危動物獅尾獼猴橫穿馬路的次數(shù),當(dāng)?shù)叵嚓P(guān)部門將道路兩側(cè)的樹木連接起來,架起了高空木橋。
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生活著一些小型滑行負鼠,它們身體兩側(cè)有滑行膜,能在相距30~40米遠的樹木間滑行?;袝r間越長,飛行高度就越低,一些試圖穿過寬闊公路的負鼠就可能會與車輛相撞,或是剛好降落在馬路上,被疾馳而過的車輛碾壓。為此,當(dāng)?shù)匮芯咳藛T為這些負鼠設(shè)計了專門的繩索橋。用繩子編織的橋面被公路兩旁的桿子高高掛起,代替樹木為滑行的負鼠提供了安全的降落地。除了負鼠,繩索橋有時也會迎來青蛙、鸚鵡、蝙蝠等“客人”的駐足。
負鼠的繩索橋
1963年,美國華盛頓州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無意中看到橫穿馬路的松鼠被車輛壓扁,于是他決定建造一座天橋保護過馬路的松鼠。這座松鼠橋全長18米,懸掛在樹上,距地面5.5米,寬度僅能容納一只松鼠,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窄的橋梁。最初橋上還放置了花生引誘松鼠過橋。
負鼠正在爬過繩索橋。
每當(dāng)秋季,美國西海岸的鮭魚(即三文魚)就會逆流而上,回到出生的地方產(chǎn)卵,然而當(dāng)?shù)嘏d建的水壩擾亂了河流的自然流動,讓鮭魚的回家之路困難重重。因此,研究人員為鮭魚設(shè)計了“云梯”。它是一個在水面上架起來的柔性塑料管,連接在一個電動氣泵上,管子的一端位于大壩底部的河流中,鮭魚可以自行游入,管道經(jīng)過氣泵加壓后,能像大炮一樣“咻”一下將鮭魚發(fā)射到上游。管道內(nèi)注滿空氣和水霧,能起到潤滑作用,并讓魚在快速通過管道時也能呼吸。鮭魚如同坐上了云霄飛車,以大約35.4千米/時的速度在幾秒鐘內(nèi)完成原本需要幾天的遷徙。
美國華盛頓松鼠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