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郭旗
高校校園作為人員高度密集場所,防疫工作不容有失。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自疫情發(fā)生以來,長春市教育系統(tǒng)采取多種工作舉措,努力構筑堅實校園“防疫墻”。根據(jù)地方疫情防控要求和高校防控具體需要,各高校升級校園封閉管理,同時,疫情之下,為保障學校育人工作、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的高校輔導員,既在詮釋初心、使命,又在踐行責任、擔當。在駐校抗疫的所見、所聞、所經(jīng)歷,讓我對疫情下的高校輔導員開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既要做實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牢高校日常管理工作,還要做全學生日常生活的服務保障工作。
做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應積極探索如何將抗疫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呈現(xiàn)出的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等抗疫精神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一方面,以身作則,行為示范。作為校園一線抗疫人員,輔導員通過配合醫(yī)護工作者開展學生全員多輪核酸檢核,及時關注、統(tǒng)計并上報學生健康狀況,等等,親自參與學校抗疫工作,去影響、感化和引導學生;另一方面,講好中國故事,學習身邊的榜樣。在抗疫、防疫的過程中,涌現(xiàn)出眾多英雄、楷模以及他們親歷的感人抗疫故事。通過以線上班會的形式分享身邊抗疫故事,如朋輩的志愿服務、校友無私捐贈、老師默默奉獻以及醫(yī)護人員在抗疫中的辛苦付出等,弘揚社會正能量,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民族的團結以及眾志成城的偉大抗疫精神,引導學生在抗疫中堅定信心、在感動中學會感恩。
做牢日常事務管理工作。在輔導員的工作職責中,事務性工作占據(jù)了其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面對疫情,除了常規(guī)的評獎評優(yōu)、困難幫扶等管理工作,還增加了諸如核酸檢測、健康打卡等管理工作,同時,疫情靜態(tài)管理日久,寢室人際沖突、學生心理問題等日增,如此,輔導員的日常管理仿佛成了永遠做不完的工作。為提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做牢疫情期間的日常事務管理工作,輔導員住進學生寢室,不僅要“走近學生”,還要“走進學生”,從時空上、心理上和情感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對于管理中的共性問題,通過線上班會、問卷調(diào)研投票等集中處理,對于學生的個性化問題,牽頭班干部、寢室長等,以“上門服務”“連線家長”等形式,開展“滴灌式”的精準管理、幫扶,提高日常事務管理工作的及時性、精準性和有效性。
做全服務保障工作。伴隨著疫情蔓延,高校的封閉管理也日趨從緊,由相對封閉管理,到嚴格封閉管理,再到全封閉管理,在校教職工及服務人員全程住校,學生足不出寢,不聚集、不交叉、不流動。這無疑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為保障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輔導員作為校園抗疫工作的中堅力量,在堅持“做全學生服務工作”理念的指導下,還需積極參與到防疫志愿服務工作中去。所謂“做全”學生服務工作,除了要求輔導員的服務要全心、全意,服務對象要囊括全員學生,還要求服務范圍要全面、全程。校園封閉管理期間,輔導員的志愿服務內(nèi)容包羅萬象,既包括同學們關心的考研復試答疑、職業(yè)規(guī)劃、學業(yè)指導等常態(tài)化工作,也包括送餐配餐、生病就醫(yī)甚至打印資料等特殊時期的特定工作。培養(yǎng)人就是要順勢而為,尊重并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而個性化在高校封閉管理期間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學生需求的差異化,輔導員只有在尊重這種差異化的前提下開展服務保障工作,才能急學生之所急,應學生之所需,最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當然,輔導員的角色內(nèi)涵遠不止于此,其工作內(nèi)容也一再突破政策文本和學術定義中所劃定的邊界,同時,疫情也更加強化了輔導員的責任與擔當?!坝欣щy找輔導員”——調(diào)侃中映射出輔導員存在的不可或缺性,而這也正是輔導員開展育人工作的優(yōu)勢所在,也是其為學生愛戴之緣由。
(基金項目:吉林省高校網(wǎng)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課題:大學生網(wǎng)絡素養(yǎng)研究——基于吉林省財經(jīng)高校的實證調(diào)查。項目編號:JJKH20210045WS。)
(作者單位:吉林財經(jīng)大學 李萍 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