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
親愛的豆苗兒,假如有一天你去拜訪朋友,到了朋友家后,卻發(fā)現(xiàn)大門緊閉,敲了半天門也沒人來開,你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我想,你一定會很失望、很沮喪吧?可是,古代有這么一位詩人,吃了“閉門羹”,不但沒有沮喪,反而寫出了一首千古名詩。說到這里,你是不是特別想知道他是誰呀?他就是宋代詩人葉紹翁。
葉紹翁是南宋中期著名的文學(xué)家、詩人。有一年春天,剛剛下過一場小雨,葉紹翁穿著木屐(jī)走出家門。(你知道木屐是什么嗎?木屐就是一種帶有兩個齒的木底鞋。這種鞋具有防滑作用,特別適合在南方雨天的泥地上行走。)葉紹翁這是要去哪兒呢?原來,他要去看望朋友。這位朋友有個私人花園,葉紹翁想借這個機(jī)會游覽一下朋友家的園子,好好欣賞欣賞春天的美景。
可是,當(dāng)葉紹翁來到朋友家時,卻發(fā)現(xiàn)大門緊閉,敲了好長時間也沒人來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是不是跟我想的一樣——這位朋友不在家。可是,葉紹翁偏偏不這么想,他想:朋友大概是怕我游園時,木屐上的齒踩壞了園子里的青苔,才不來開門的吧!說到這里,你可不要以為葉紹翁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其實他非常有趣,所以才能想出這么一個有趣的理由來。這時,葉紹翁猛一抬頭,發(fā)現(xiàn)一枝杏花從園子里探出墻來,他又驚又喜,不由笑道:“哈哈!你想把滿園的春色關(guān)起來獨自欣賞,但春色是關(guān)不住的,你瞧,這一枝杏花不是已經(jīng)探出墻來了嗎?”葉紹翁吟道——
一首好詩就這樣誕生了。這首詩的題目叫《游園不值》。葉紹翁這次出行,朋友沒有見到,園子沒有游成,本該掃興的事,卻用一首詩化解了。詩的后兩句,簡直如神來之筆。你知道嗎?其實,在這首敘事寫景詩背后,還蘊含著一個深刻的哲理—— 美好的事物、充滿生命力的事物是鎖不住的,它必定會按照客觀規(guī)律蓬勃發(fā)展,任何外力都無法阻擋。
葉紹翁游園不成,卻意外地收獲了一首詩。所以,有時候壞事也能變成好事哦!說到這里,問題來了,有一個成語也表達(dá)了這個意思,聰明的豆苗兒,你知道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