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偉
[一列發(fā)言提綱]
(一)文體解說
發(fā)言提綱是為了有條理地在各種場合把話說好,在發(fā)言前圍繞發(fā)言的主題內(nèi)容及其思路,對內(nèi)容進行概括,把問題、核心要點及內(nèi)容逐條擬寫出來而形成的文字。發(fā)言提綱經(jīng)常用于寫作、演講、發(fā)言等,列出來的提綱要盡量簡短,語言直白,不做過多修飾,呈現(xiàn)最核心的內(nèi)容。
(二)寫作要求
發(fā)言提綱的寫作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了解聽眾,主題明確
發(fā)言提綱主要是為發(fā)言搭建的“骨架”,是用于對演講者的提醒,以通過列舉主要內(nèi)容的方式,達到發(fā)言過程中不出現(xiàn)遺漏、順序顛倒等問題,更是進一步激發(fā)思考、理清思路,使演講者“胸有成竹”的重要步驟。在寫作前,要認真了解聽眾對象,考慮發(fā)言內(nèi)容。明確發(fā)言的主題內(nèi)容并闡明立場,再考慮從幾個方面談,分清主次,突出重點(論點盡量簡潔明了)。
2. 關注環(huán)節(jié),條理清晰
發(fā)言提綱從內(nèi)容上劃分,有簡單提綱和復雜提綱兩種。簡單提綱只擬出發(fā)言的要點,不涉及內(nèi)容的展開;復雜提綱也稱詳細提綱,是在簡單提綱的基礎上的展開,重點內(nèi)容從幾個方面談,都要一一列出。在寫作時,首先,選擇提綱挈領的標題;其次,根據(jù)主題,探討并完善內(nèi)容;再次,理清思路,按重要性的順序進一步合并、精簡內(nèi)容;最后,觀察提綱是否繁簡得當、要點突出(重要事例和必要數(shù)字可寫入提綱,以免發(fā)言時忘記)。
3. 注意語言,查漏補缺
從內(nèi)容上講,發(fā)言提綱以要點羅列為主,呈現(xiàn)核心關鍵詞。因而在語言上,發(fā)言提綱要求簡潔明了,不做過多的修飾,比較直白。寫完后,仔細檢查一遍,有無遺漏或不妥,注意補充修改。
(三)示例引路
“火紅的青春 莊嚴的使命”發(fā)言提綱
一、開頭:五四青年節(jié)是對五四精神的發(fā)揚,五四精神的源泉是愛國主義;紀念五四運動,發(fā)揚五四精神,簡而言之,就是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二、主體:
(一)以報國雄心立壯志之懷。樹立理想,立志報國,把個人的奮斗自覺地融入國家的事業(yè)里,這是青年承擔使命的前提。
(二)以踏實行動做點滴之事。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努力學習,日積月累,讓理想成為現(xiàn)實,這是青年承擔使命的基礎。
(三)以頑強心志揚理想之帆。風雨洗禮,挫折成長,百折不撓,矢志不渝,在堅定的追求中成熟,這是青年承擔使命的條件。
(四)以青春激情待時代之需。認清形勢,抓住機遇,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做一個有頭腦、時刻準備著的青年,這是青年承擔使命的風范。
三、結(jié)尾:青春對于每個人來講只有一次,每個青年都要珍惜、擁抱火熱的青春,在五四精神的引領下,努力承擔國家、時代賦予的使命,讓生活多姿多彩,讓青春盡顯活力。
(王 禾)
這是一篇五四青年節(jié)國旗下講話的發(fā)言提綱。國旗下講話是學校德育的重要載體,通過發(fā)言讓學生感受到同齡人思想和情緒的共振,激發(fā)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高尚情操,促引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這篇發(fā)言提綱主題突出、思路清晰。首先,開篇即照應題目,明確了發(fā)言的主題,提出觀點,突出五四青年節(jié)與五四精神之間的聯(lián)系、五四精神與振興中華民族之間的關系;其次,在正文主體部分,從四個角度論述青年應該具備怎樣的情懷、行動、心志、激情來承擔莊嚴使命,引導青年理解五四精神,并將其與學習、生活相結(jié)合;最后,強調(diào)了青春、五四精神在學生成長中的意義,呼應標題,并突出了主旨。
(四)任務呈現(xiàn)
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難,敢于犯顏直諫;王安石不避眾議洶洶,堅持變法除弊;杜牧總結(jié)秦朝覆亡教訓,意在針砭時弊;蘇洵探究六國破滅緣由,旨在警示當朝。他們胸懷天下,勇于擔當,拳拳之心見于字里行間。認真閱讀本單元課文,感受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圍繞“責任與擔當”的話題,小組選定一個議題(如“古代士人的擔當”“以下天為己任”等),各自準備發(fā)言提綱,召開一次專題討論會。
(統(tǒng)編教材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八單元“單元學習任務”一)
這個學習任務要求同學們以本單元課文的作者胸懷天下、勇于擔當?shù)那閼褳槌霭l(fā)點,圍繞“責任與擔當”的話題,選定議題,準備發(fā)言提綱??梢赃x擇古代士人為對象來理清思路、闡明觀點;也可以結(jié)合當代人在“責任”面前的抉擇、對青年的啟示來作為觀點加以闡述。列發(fā)言提綱時,首先要了解主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論點,選擇有效的各類論據(jù),呈現(xiàn)發(fā)言的邏輯性和層次性,同時要兼顧開頭與結(jié)尾,使之形成呼應關系,凸顯特色。要求格式準確、主題突出、思路清晰、語言簡潔。
(五)例文示范
責任在心 擔當在行
一、開頭:責任因為有了擔當而突顯價值,擔當因為責任而煥發(fā)無窮力量。
二、正文:
(一)責任與擔當,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人可以不偉大、不富有,但不能沒有責任心,把個人、家庭、國家、民族乃至人類的責任扛在肩上,就是扛起生命的信念??闪信e大禹、諸葛亮、花木蘭、林則徐等人為例。
(二)不同時期責任看似不同,但本質(zhì)一樣,擔當相似。身處亂世,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勇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決然;身處治世,有“位卑不敢忘憂國”的警醒,“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毅然……
(三)挑起新時代的責任,繼承傳統(tǒng)擔當?shù)木?。在學習、工作中,不畏責任,勇于擔當,樂于擔當!用擔當?shù)木裼赂颐鎸щy,賦予青春無窮的動力,使之綻放光彩。
三、結(jié)尾:梁啟超說“這個社會尊重那些為它盡到責任的人”,這是對心中有責任、行動有擔當者的高度評價。
(黃愷洛)
【點評】 該發(fā)言提綱在開頭部分,緊緊抓住責任與擔當?shù)囊饬x,突出二者相輔相成的作用。在正文部分,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從古到今、從傳統(tǒng)到繼承等角度,以古詩詞為論據(jù),結(jié)合青年學生的身份,突出擔當之于青春的意義。結(jié)尾部分則以對有責任、勇?lián)斦叩母叨仍u價收束,并呼應開頭,實現(xiàn)“責任在心,擔當在行”的主題闡述。整篇發(fā)言稿主題突出、結(jié)構清晰、條理分明。
[二學寫論述文(論證的方法)]
(一)文體解說
論證方法即論述和證明論點的方法。每篇論述文都有一個論述點,我們把這個論述點稱作文章評論分析的論點,為了使論點得到更透徹的論述、更有力的分析,必須得有恰當?shù)恼撟C方法。一般認為,論證方法有事理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比喻論證等。
論證方法的目的和任務,是用有關確鑿、充足、具有說服力的事實或理論作為論據(jù),來證明文章或講話中所確立的基本觀點(論點)。論證方法回答“怎樣證明”的問題,即解決思維的具體內(nèi)容“外化”之后,如何組織和安排論據(jù)來說明或證實論點的方法和過程。論證方法,是溝通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橋梁。你只有把橋梁鋪設得科學、嚴密,才能賦予文章行文以強大的邏輯力量;過程,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過程,是擺事實、講道理的過程,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何做到論證方法運用有效,要注意以下幾點。
1.熟悉概念,了解優(yōu)點
事理論證,又稱舉例論證,是一種從材料到觀點、從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是從對許多個別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歸納出一個共同結(jié)論的推理形式。使用這種方法,一般是開門見山提出論點,然后圍繞論點逐層運用材料來證明,最后歸納出結(jié)論。這種方法運用具體事例,真實可信,增強文章的趣味性、說服力與權威性,讓文章淺顯易懂。
道理論證(又叫引證法)運用講道理的方法,用經(jīng)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們公認的科學原理、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其目的是要證明論點具有普遍性和規(guī)律性,可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或文采,使論證更深入、更有力。運用道理論證,要注意所引用的名言的權威性,尤其要注意所引用內(nèi)容與文章觀點的一致性。從邏輯上講,道理論證屬于演繹推理。
對比論證是一種由個別到個別的論證方法,從事物相反或相異屬性的比較中來揭示觀點,使正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給人印象深刻,使論證更有力。
類比論證是根據(jù)兩個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的相同或相似點,推論出兩者在其他屬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點。這種論證方法富有啟發(fā)性,它深入淺出,使讀者易于領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簡練生動。
比喻論證是用比喻作論證,拿喻體之理去論證本體(論點)之理。這種論證方法是以具體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達出來,把道理講得通俗易懂,語言生動形象,借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容易被人接受。
2.要點清晰,針對使用
在事理論證(舉例論證)中,事例必須典型,敘述要簡潔明了、高度概括、重點突出。道理論證,除了使用道理論據(jù)之外,還包括作者自己直接講述的一些道理。對比論證的對比雙方可以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前者稱為橫向比較,后者稱為縱向比較。無論是哪種對比,對比的雙方要具備可比性,否則比較的結(jié)論不一定可靠。運用類比論證要使用同類對象進行類比,對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進行類比,就缺乏說服力;要避免單獨運用類比論證一種論證方式,最好是與其他的論證方式結(jié)合使用,使之起一種補充和豐富的作用。運用比喻論證要注意用來作為喻體的事物,應當是為大家所共知的、典型的,這樣才能既通俗又生動地說明本體。還要注意比喻應當貼切、自然,要能恰到好處地說明被論證事物的特點。
3.方法聯(lián)用,嚴密邏輯
論證是一個思考推理的過程,單一的論證方法不足以說明一個觀點。在論述觀點的過程中可以結(jié)合幾種論證方法,使邏輯推理更加嚴密,比如在進行類比論證時,因為用來類比的前提是特殊的事物,所以類比推理的結(jié)論具有或然性,論述復雜問題時只用類比說理就會顯得不夠全面。
(二)題例呈現(xiàn)
有人認為,道德底線低的人有時比道德底線高的人占優(yōu)勢,你做不出來的,他做得出來,所以他們總能如魚得水。但師長告誡我們:要堅持“高線”,守住“底線”;只有守住“底線”,才是守住了為人的根本。以“底線”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
(統(tǒng)編教材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八單元“單元學習任務”四·2)
(三)寫作點撥
辯證式論述文多以兩種或多種事物或道理的陳述作為材料,審題時要從材料的整體出發(fā),領會材料主旨,并據(jù)此立意。這個材料以“底線”為話題,明確了兩個觀點,二者看似完全不同,但實際上存在著某種關系。寫論述文,首先要認真審讀,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然后確立中心論點時顧及兩種或多種關系,不可讓思維走向片面或極端。當論述文的觀點確立之后,選用什么樣的論證方法要視思辨邏輯和論據(jù)的使用而定。文章可開篇點題,提出觀點,最好用簡潔的語言進行表述,以便讓觀點一目了然。然后,可選用引用論證,用名家名言來證實觀點的正確性。為了使論述更具有針對性和層遞性,可選取確鑿、真實的舉例論證,也可用多種多類事例構成排比式的列舉來增強論證的力度;或可使用形象生動的比喻論證,將比喻的含義和文章議論的內(nèi)容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也可使用相反的不同事例構成正反對比論證,在層層剖析的過程中,在破立結(jié)合中突出觀點。最后在結(jié)尾段進行對觀點的重申,呼應開頭。
(四)例文示范
執(zhí)本心,守底線,擔家國之責
林心雨
歌德曾說:“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但在長夜中痛哭過的人,都是堅守底線的人。即使“亂花漸欲迷人眼”,但也不愿意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即使臨淵而行,但也知須亦步亦止的道理,始終堅守自己的底線。即使低頭,也是堅持底線地俯視眾生,展翼蒼穹。
在底線面前,事在人為。底線仿若圍墻,圍得住“艷若桃李,冷若冰霜”的鮑小姐,圍得住清高自傲、孤芳不自賞的蘇小姐之輩,獨獨圍不住何澤慧先生這樣執(zhí)本心、行大義的人。鐘鳴鼎食的愿景,她唾手可得,但仍舊選擇歸隱祖國的山川錦繡,靜守大漠孤煙的寂寥。將家國大義擺在自己的底線前,讓唾面自干的情形從根本上斷絕。然后在底線之山巔,見巨龍騰飛,覺長風浩蕩。
底線面前容不得監(jiān)守自盜。像汪精衛(wèi)、陳公博這類人,不盼他們有蘇格拉底的執(zhí)著智慧,不望他們有項羽過江東的決絕,更不期他們有巴沙爾的頑強堅守,但他們也守不住安之若素的本分,不甘平庸,便搖尾乞憐,毫無底線可言,因而落得個眾人唾棄、可恥的下場。
《世說新語》有言:“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敝挥形覀冏约鹤盍私庾约?,最能清晰自己的底線在哪。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眼里,詩意田園、遠離官場黑暗,便是他的底線;在“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杜甫眼里,家國興亡便是他的底線;而在“巾幗院士”陳薇眼里,生命便是底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底線,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的擔當,在底線之前的便是責任與擔當。
中國崛起絕非坦途,星辰大海也需繁星點點搭建。我們身為時代的弄潮兒,更要堅守底線,擔起責任。從守住底線的人們身上汲取“九萬里風鵬正舉”的力量,讓我們將底線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鑄就人生的高線。在風華正茂之際,應揮斥方遒,讓堅守底線成為我們“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般的志向,讓我們鑄就高線,與祖國相約在霧散人住處,見花好月圓之景。
【點評】 本文最突出的論證方法是排比式的事理論證,雖然有很多的事例,但沒給人以堆砌的感覺,反而在不同事例的論述中將論點一一論證。比如在第二段中舉了三個事例,同時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突出了何澤慧先生的守本心、行大義之舉;在第三段中,同樣運用了三個事例,卻從反面角度論述了不守底線之輩的可恥下場;在第四段的三個事例中,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從個人、國家再到生命,將守底線的意義逐步上升。文章的論證方法雖然不多樣,但卻是同中有異,靈活多變。
(五)拓展訓練
網(wǎng)絡上流傳一個視頻:西安疫情直播中,用人工長距離手把手搬運物資。有網(wǎng)友認為,深受感動,志愿者們齊心協(xié)力共克難關,為隔離區(qū)的居民帶來便利,值得稱贊;也有網(wǎng)友認為,此舉是浪費志愿者的人力;甚至有網(wǎng)友認為,此舉是在“作秀”,在現(xiàn)代社會交通便利的情況下,不必用這種原始的方式來運輸。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 ,以“疫情中的形式與內(nèi)容”為主題,寫一篇論述文。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