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藝凡
所謂集中識字是指把生字集中起來用整塊的時間進行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認識比較多的生字。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站在識字教學的高度,尋找開展集中識字的教學路徑和策略,努力讓學生通過集中識字達成多識字、早閱讀的目標。
集中識字并不是簡單地把一批生字放在一起學習,而是編者根據漢字構字規(guī)律對生字進行分類,再按類進行集中學習。那么,哪些類型的生字適合集中學習呢?這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漢字的構字特點,進而確定象形字、會意字等比較適合集中識字。
首先是適合集中識字的象形字。象形字多數是對生活中的實物形狀進行描摹,字與實物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看字形能夠猜出實物是什么。這樣的字多為獨體字,如日、月、水、火等。統編教材一改過去先學習拼音再學漢字的編排理念,在新學期開始就直接安排學生學習以象形字為主題的生字,這就是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識字課文。這一單元的5篇識字課文,安排學習的35個生字中有20多個屬于象形字,其中第3課《口耳目》和第4課《日月水火》幾乎都是象形字,前者以人體器官為主,后者以自然現象為主。因此這些生字的字形與實物之間聯系緊密,學生通過猜讀就能理解意思,但字形與結構的掌握是學習難點,這是集中學習象形字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其次是適合集中識字的會意字。作為一種造字方法,會意是指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成一個新的字,意思可以用不同獨體字的組合進行體會,常見的如“休”“卡”等。與象形字比,低年級學習的會意字不是很多,但多數會意字也屬于漢字學習中的基本字,通常安排在開始階段學習,為學習其他漢字打基礎。一年級上冊的識字5《日月明》在安排集中學習的生字中,大部分都是會意字,如明、男、尖、塵、從、眾、林、森等。用集中的方法學習會意字,學生會感覺到越學越有意思。
1.在生活情境中集中識字
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識字作為語文學習的內容之一,自然不能拘泥于教材中進行,需要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根據生活需要去識字。
低年級《語文園地》中的“識字加油站”,提供了很好的識字范例。如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識字加油站”安排學生從日常需要查看的“課程表”中學習課程名稱(語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等);第七單元“識字加油站”安排學習親屬的稱呼(哥哥、姐姐、爺爺、爸爸、媽媽等),這是學生幾乎天天都用得上的。類似這樣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生字集中學習的內容還有身體器官、玩具名稱、交通工具等,教師和家長都需要注意在生活中出現的學習時機,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舉一反三,讓學生逐漸形成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學習生字的良好習慣。在識字課文中,像《小書包》《操場上》《樹之歌》《傳統節(jié)日》《中國美食》等,教師都可以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集中識字教學。在這些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順勢拓展生字學習的范疇,讓學生到生活中的更多場所去識字。
2.在閱讀教學中集中識字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一般提倡隨文分散識字,這并不排斥教師針對課文安排學習的具有共同特點的部分生字,采用小集中識字的策略。
首先,把偏旁相同的生字集中學習。有些課文中安排識字的數量有10多個,如果有多個偏旁相同的生字,就可以采用歸類識字的策略進行。如一年級下冊第18課《小猴子下山》,安排學習的生字有12個,帶提手旁的生字就有5個,分別是“扛、扔、摘、捧、抱”。雖然這5個帶提手旁的生字在課文中不是集中出現的,但是為了充分運用識字規(guī)律進行識字,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這5個生字集中在一起,讓學生說一說提手旁在課文中與什么有關,并通過模擬相關動作理解生字的意思。
其次,把讀音上有共同特點的生字集中學習。對于方言影響嚴重的地區(qū)來說,學生在普通話學習上普遍存在的難點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和指導的對象。如平舌音與翹舌音的區(qū)別、前鼻韻母與后鼻韻母的區(qū)別、邊音與鼻音的區(qū)別等。在一篇課文安排學習的生字中,如果在某一難點上有多個生字出現,就適宜放在一起集中學習,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如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課中,安排認識的生字有13個,其中屬于難讀的帶翹舌音的字有5個:“忠、實、盞、闖、稠”,屬于難讀的帶后鼻韻母的字也是5個:“慌、忠、永、闖、碰”。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把這些難讀的生字集中起來組織學生讀準確。
3.在多種活動中集中識字
集中識字追求數量,如果都是一些單個的生字,學生識記后容易遺忘。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集中識字,產生的識字效果會明顯不同。
首先,向同學展示自己課外認識的字。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語文園地》的“展示臺”欄目,讓學生把自己一段時間以來在課外認識的生字,向同學進行介紹和展示。之后,教師可以把教材上的展示臺轉移到班級板報或墻報上,設置一個長期的“展示臺”,學生可以經常在這里展示自己的識字學習成果。這種介紹和展示,既能促進學生對所學習生字的記憶和理解,又能帶動其他學生在課外積極學習生字。
其次,借助聽寫大會、詩詞大會的模式,組織學生開展識字比賽活動。教師精心設計適合低年級學生參加的識字比賽,讓學生對識字有投入感和成就感。例如,教師可以指定多個閱讀篇目,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閱讀,自主學習其中的生字,然后設計相應的競答題:如你會讀嗎,你會認嗎,你能說出一個相同讀音的字并組詞嗎?教師還可以設計與認讀生字有關的判斷題、選擇題,檢測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是否做到讀準確等。這樣,學生通過參與活動,不僅增強了自主識字的興趣,而且能夠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
總之,在集中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將提升學生的識字效率作為重要目標,充分把握編者意圖,與時俱進,讓學生在識字學習中能夠為整個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