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淑蘭
在當前開展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在課堂中注重與學生之間構建平等對話,促進自身和學生群體之間的互動交流,能構建理想的小學語文課堂,使學生更好地獲取語文知識,豐富語文知識儲備,讓學生及時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促進學習能力及素質綜合發(fā)展。不僅如此,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地位不可忽視,教師要把閱讀教學可以看作教師、學生以及語文知識三者之間對話的一個過程。如此一來,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在平等、放松的環(huán)境中開放自由地進行交流與討論,強化自主探索,增強學生團結協(xié)作意識,滿足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同時也是與學生心靈上的溝通,能營造良好的信賴氛圍,實現(xiàn)與學生進行精神層面的交融。下文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師生平等對話的現(xiàn)狀,提出了實現(xiàn)理想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以供參考。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師生平等對話的要求及現(xiàn)狀
(一)對話教學的有效性
作為有效的教學模式之一,對話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應用,有助于學生理解吸收教學內(nèi)容,提升教學成績。然而,大多情況下的對話教學模式是由教師主導的,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充分展現(xiàn)。整個教學中特別是關鍵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基本上都是為學生提供決策依據(jù),期間師生溝通情況不太理想,比如,師生對話方面,教師未能了解學生興趣愛好和心理特征,所以對話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對話內(nèi)容圍繞教材
針對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師善于組織恰當?shù)慕虒W語言,把握教材和學情,捕捉教材篇章蘊含的豐富內(nèi)容,剖析文章包含作者情感和品質,是實現(xiàn)師生平等對話的主要連接點。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豐富多彩的圖畫、短篇小說、敘事故事等,其內(nèi)容涉獵較為廣泛,其中有對生命的贊美、感悟、評價,對理想的堅持和奮斗,都離不開師生和諧的互動與對話。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師生之間的對話往往遠離教材,延伸太多,甚至與教學內(nèi)容關聯(lián)不大,導致對話教學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
(三)突出并完善對話目標
對話目標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話教學的關鍵,其出發(fā)點與最終目的具有一致性。只有突出和完善話教學內(nèi)容明確目標及任務,分析可行性和合理性,才能最大化體現(xiàn)對話教學價值,完善并豐富對話體系。在實際教學過程的對話中,教師可以使用教材、網(wǎng)絡和其他工具列出課前所需的知識和能力。在后續(xù)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應制定相應的目標,在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時,揚長避短,逐漸滲透和傳遞教學目標及價值,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然而,一些教師沒有明確的對話目標,在教學前沒有緊緊圍繞目標來設計詳細的對話環(huán)節(jié),難以真正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
二、基于平等對話的小學語文理想課堂構建策略
(一)創(chuàng)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師在小學語文實際課堂教學工作過程中,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平等溝通”,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重新定位自身在課堂中的角色。在新的語文程標準教育理念指導下,促使學生能通過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等方式展開學習,為了提高開放式閱讀新課堂的質量,其基礎和前提是將課堂真正讓位于學生,使其以主人翁姿態(tài)與教師建立平等溝通,以此有效增強學生的對話意識以及對話能力。
比如,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發(fā)表的見解,教師應該及時進行回答并且給予積極的評價(示例如下),以對學生起到激勵效果。
1.你所提出的問題相當具有代表性!
2.你的想法很獨特。這個同學說得非常有道理,大家可以向這位同學學習。
3.現(xiàn)在不能說出來沒有關系,坐下來聽聽其他同學的想法。
教師在與學生對話過程中積極使用一些激勵話語,有利于學生與教師之間敞開心扉進行暢談,勇于發(fā)表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在這樣自由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情不自禁去描述和研討,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二)精選對話主題,引導學生進行對話
師生平等對話關系建立在對話主題合理性基礎上,從學生自身角度來說,在進行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如何與教師進行對話,明確與教師進行對話過程中應該問一些怎樣的問題。在實際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挑選合理的對話主題,保證最終選擇的對話主題能滿足教學需求,并且與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相符。例如,教師在進行《鳥巢》這節(jié)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為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
教師:同學們,沒有鳥巢的大樹日子是什么樣的?為什么說鳥巢是大樹的生命?有鳥巢的大樹日子是什么樣的?
上述只是對對話主題的設計,對話主題決定了課堂開展的方向以及范圍,明確主題才能夠更好地落實課堂教學內(nèi)容。為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還應該更進一步細化主題,具體來說就是在課堂上積極尋找和學生展開對話的問題點,進而通過該點與學生展開深入對話,防止課堂對話偏離主題,這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具備的分析能力。對《鳥巢》這篇課文的教學,教學主要內(nèi)容就是引導學生分析鳥巢的兩個階段。
教師可以提出3個問題:沒有鳥巢的大樹日子是什么樣的、為什么說鳥巢是大樹的生命?有鳥巢的大樹日子是什么樣的?教師可以通過這3個問題點,引導學生進行鳥巢三個階段不同的分析。學生會這樣回答。學生:沒有鳥巢的大樹日子很寂寞很冷清,葉子與葉子的對語,根和泥土傾聽,大樹有了鳥巢,就像大樹開了一朵鳥巢花里,白天升太陽,夜晚升月亮。
所以,教師可以圍繞這些內(nèi)容,在和學生之間構建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區(qū)別,使學生有一個更為深入的認知,進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構建理想課堂。
(三)構建引導式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對話興趣
在實際開展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學生自主性探索為基礎,合理扮演引導角色,積極構建問題導向情景,不斷活躍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然而情境設計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對教學情境的精心設計遠遠不夠,同時還要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管理者,既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又要及時解決潛在的教學問題。
比如,《落花生》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任務及內(nèi)容,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學生周圍生活角度出發(fā),以恰當方式提問學生。
教師: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像花生一樣的人呢?從哪里可以看出這個人具備花生的品德呢?
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充分符合教學要求。然而教師如果單單采用這種直白式提問通常很難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在此,教師引導式教學情境的構建非常必要,不僅要引導學生產(chǎn)生興趣,還要引導學生動腦進行思考??梢詾閷W生播放農(nóng)民收割花生的視頻畫面。學生會做出以下回答。
學生:我看到了視頻中的花生,其被收割之后,會有不同的作用,既可以做花生醬也可以做花生油。
教師在課堂最后總結主題,即歌頌生活中像花生一樣的人。
(四)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構建理想課堂
伴隨著現(xiàn)代化社會進程的不斷推進,社會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這與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充分契合?;谄降葘υ挊嫿ㄏ?,教師所開展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應該加強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引導,加強對其創(chuàng)新思維的激發(fā)。
例如,《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播放多種多樣的景色圖像或視頻,如天空、大海以及椰林等,并且指導學生用一句話對其所看到的畫面進行總結與描繪。在為學生播放畫面期間,學生也會被生動的景象所吸引,進而積極參與課堂問題的探討。
教師:同學們,在畫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呢?如何用一句話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呢?
學生1:我看到晴朗的天空下一片茂密的椰林。
學生2:我看到了藍藍的大海,許多小朋友在沙灘上玩耍。
在學生踴躍回答之后,教師也應該對學生的回答表示認可,給予學生鼓勵。
教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棒,從同學們的描述中教師看到了大自然的美麗。
在語文課堂中多采用激勵性語言,注重發(fā)散思考,使學生在與教師互動交流的過程中,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思維得到有效激發(fā),這對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力來說是很有效的,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結合語文課堂構建環(huán)節(jié),靈活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使語文課堂更高效。
(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理想課堂
在小學語文理想課堂構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在對教師的問題產(chǎn)生質疑后,便會更加主動地探究問題,以此實現(xiàn)探究學習。教師應圍繞學生主體地位,采取興趣入手方式,聯(lián)系周圍生活場景,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出發(fā)深入進行問題的分析,這對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三亞落日》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幻想自己悠閑地躺在沙灘上,微風緩緩吹來,伴隨著美麗的落日,對學生進行提問。
教師:同學們,在這樣的場景下你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學生在經(jīng)過思考后,便會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學生1:我想在海邊大聲唱歌。
學生2:我想靜靜躺在沙灘上睡覺。
學生3:我想閱讀和三亞相關的課文。
學生4:我想清理沙灘上的垃圾,保護環(huán)境。
學生在聽到保護環(huán)境的想法之后會哄笑起來,教師接下來繼續(xù)問道。
教師:為什么想要保護沙灘的環(huán)境呢?
學生4:三亞的景色那么美,受到垃圾的影響是非??上У?。
學生在完成發(fā)言之后,教師與學生共同為其鼓掌。從這可以看出,平等對話的構建,對拓展學生的思維是非常有利的。
(六)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打造理想課堂
國家在素質教育方面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中充分發(fā)揮自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這種教育模式倡導下,學生成了課堂中的重要主體,這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來說是非常有利的。閱讀教學成績提升的關鍵也在于主題的選擇精準到位,要挑選正確的閱讀主題。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科學把握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恰當?shù)拈喿x主題,在帶領學生分析原文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從表層的朗讀式閱讀走向深層的分析思考式閱讀。
例如,基于平等對話的構建,在開展《贈汪倫》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工作時,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提出如下問題。
教師:李白在創(chuàng)作《贈汪倫》這首詩時,汪倫在岸上唱的是什么歌呢?汪倫所唱歌曲的內(nèi)容應該是什么呢?
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課堂氛圍會變得更加活躍,在這樣的良好氛圍下,學生能積極發(fā)表自身的想法,紛紛回答道。
學生1:汪倫唱的是《朋友》。
學生2:汪倫唱的是離別歌,表達和李白分別得不舍。
學生3:汪倫唱的歌是《友誼地久天長》,贊美和李白的深厚友誼。
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下,教師也不需要過于深入地為學生講解本節(jié)課的相關知識和李白想要表達的情感,學生同樣也能感悟到汪倫和李白之間的深厚情誼。所以,教師教學活動設計的首要前提和基礎是尊重學生地位,創(chuàng)建師生之間和諧融洽、自由平等的對話關系,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來說意義重大。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通常是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探究環(huán)境中進行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本土教學觀念,在課堂上與學生構建平等對話,引導學生享受語文知識學習的樂趣,營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對話是師生之間知識及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學不僅是教師引導,也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如果沒有學生的參與,對話內(nèi)容和方法的不合理選擇將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應從對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探討學生自主性的探索,構建合理的師生對話,高效開展教學活動。
(吳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