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燕
在我看來,疫情暴發(fā)之前,寒暑假是用來彎道超車的,考驗的是孩子對假期的利用效率。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今天,上網(wǎng)課也是用來彎道超車的,考驗的是孩子的自律能力,善加利用,未必不能創(chuàng)造奇跡。
不自律的孩子,一上網(wǎng)課就會暴露本性,成績下滑是遲早的事
早晨,咨詢中心剛開門,一位愁容滿面的女士就步履匆匆地走進我的咨詢室:“請問,您有辦法讓孩子自律起來嗎?”
我請她坐下,有話慢慢說。
交談中我得知,這位姓潘的女士有一個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名叫小虎。盡管很聰明,打游戲是高手,玩手機更是無師自通,但小虎似乎沒把聰明用在正確的地方,學習成績在班里僅為中等。
“我相信,只要他肯努力,一定是優(yōu)等生,至少能穩(wěn)居全班前10名。”潘女士說。
但是,這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小虎至少一半課程是通過網(wǎng)課來學習的,考試成績出現(xiàn)明顯下滑,排名已在全班30名開外。
“都是網(wǎng)課惹的禍!”潘女士抱怨,“也怪小虎不爭氣,一點自律性都沒有,我不在旁邊盯著,他就偷懶玩游戲?!?/p>
她告訴我,剛開始,她對小虎成績下滑沒有太在意,畢竟線上和線下上課不同,沒有老師在講臺上監(jiān)督,孩子走走神兒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疫情結束,憑小虎的聰明勁兒,一定能很快把缺的東西補回來。但是兩年過去了,疫情似乎沒有結束的意思,而小升初眼看就要來了,她突然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兒。
我安慰她:“小升初比的是相對成績,大家都上網(wǎng)課,是公平的,需要那么緊張嗎?”
潘女士使勁擺手:“不對不對!小虎的班主任告訴我,以前,寒暑假是孩子們拉開成績差距的關鍵期,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今天,上網(wǎng)課更是拉開成績差距的關鍵期。疫情就像一個放大鏡,原本很小的差距,疫情結束后明顯拉大了。自律的孩子優(yōu)秀一大截,不自律的孩子落后一大截。這不是在說小虎嗎?”
潘女士告訴我,這兩天她打開了家里的攝像頭,在單位用手機觀察小虎獨自在家上網(wǎng)課的情況,越看越生氣,最后氣得差點摔了手機。
“網(wǎng)課開始不到兩分鐘,他就離開了電腦,不一會兒拿著一包薯片回來,粗暴地撕開,慢條斯理地吃,不時抬眼看一下電腦屏幕。五分鐘不到又起身,回來時拿著一根充電線,開始給手機充電?!迸伺靠嘈u頭,“薯片吃完了,他把薯片筒扔向遠處的垃圾筐,沒進。他起身撿回來,再扔,還是沒進。他來了興趣,索性穿上籃球鞋,把垃圾筐掛在衣架上,用薯片筒練習投籃,玩了近一小時。他就是這樣上網(wǎng)課的!我這個當媽的,心再大也忍不了??!”
我問:“小虎的班主任有沒有告訴你,班里的學習尖子是怎么上網(wǎng)課的?”
潘女士更來氣了:“班主任說,小虎成績下滑,不能讓網(wǎng)課背黑鍋,因為班里的學霸同樣是在上網(wǎng)課,成績卻沒下滑,有的成績還逆勢上揚,進入年級前10名。班主任下面一番話更讓我如坐針氈。她說,同樣的學習環(huán)境,孩子們比的是自律。自律的孩子,無論線下還是線上,都能做到上課專心聽講,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根本不用老師約束;不自律的孩子,一上網(wǎng)課就會暴露本性,成績下滑是遲早的事?!?/p>
為了讓小虎自律起來,潘女士參照學校的網(wǎng)課課程表,制訂了一個包括起床、洗漱、吃飯、運動、睡覺等生活細節(jié)在內的作息時間表,命令小虎遵照執(zhí)行。但小虎不肯配合,母子倆發(fā)生爭執(zhí),小虎揚言要放棄學習。
潘女士束手無策,用近乎哀求的口氣說:“請您幫幫我,也幫幫小虎,讓他自律起來吧!”
欲望和需求一旦產(chǎn)生,是不會憑空消失的。越壓抑,心情便越沉重,總有一天,怨氣會以極端的方式爆發(fā)出來
所謂自律,就是一個人在沒有現(xiàn)場監(jiān)督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營造井然有序的環(huán)境,提高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效率。
“我覺得班主任有推卸責任之嫌。”潘女士低聲抱怨,“滿口的自律、自律,要是孩子都自律了,還要老師做什么?都在家自學得了。要是人人都能做到自律,那還要警察和法律做什么?”
“您的想法太絕對了?!蔽倚Φ溃白月墒侨巳吮貍涞哪芰?,只是有強弱之別。如果孩子缺失這種能力,將來一定會遇到很多麻煩。”
我告訴她,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長大以后完全不同。在處事態(tài)度上,自律的孩子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自主能力,不會盲目跟風;而不自律的孩子,在處理事情時會拖延,放縱自己。在遇到困難時,自律的孩子通常比較自信,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即便失敗也不會氣餒;而不自律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通常會選擇退縮、抱怨,不肯自我反省。
“自律是培養(yǎng)出來的,不是強迫出來的。”我強調,“因為真正的自律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孩子發(fā)自內心的自我約束,努力的動力是為自己負責的意識?!?/p>
“那不是放羊嗎?”潘女士固執(zhí)己見,“小孩子嘛,哪個會自我約束,剛開始總得鞭策鞭策?!?/p>
“一味強迫,適得其反?!蔽蚁蛩破?,美國心理學家、正面管教體系創(chuàng)始人簡·尼爾森指出:被嚴厲管教或者懲罰的孩子,會有4R反應,分別是憤恨(Resentment)、報復(Revenge)、反叛(Rebellion)和退縮(Retreat)。
簡·尼爾森認為,父母用權威與強勢,幫孩子學會了克制,并不能培養(yǎng)出孩子的自控和自律,充其量只是孩子畏懼父母的強大,迫使自己服從父母的安排,而非心甘情愿地自我克制。有些孩子在小學、中學時成績不錯,到了高中、大學便判若兩人,就是因為小時候有父母在身邊盯著,他不得不克制自己,稍微大一點離開了父母的監(jiān)督,自律又沒有建立起來,自然就開始放縱自我了。
不難想象,一個長期被迫克制自己的孩子,心里是怎樣的糾結。內在的渴望與外在的克制,一冷一熱,在日復一日中,消耗著孩子的內在自我認知,影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兒童時期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家長滿足孩子的方式出了問題,便會影響孩子長大后的思維模式和人格發(fā)展。
我語重心長地對潘女士說:“我們都是成年人,都知道欲望和需求一旦產(chǎn)生,是不會憑空消失的。越壓抑,心情便越沉重,總有一天,怨氣會以極端的方式爆發(fā)出來。所以,對小虎的貪玩要一分為二地看待,更不能把他當囚犯看管?!?/p>
因為不信任小虎,您才時時約束、處處監(jiān)督,而這正是小虎缺乏自我意識和責任感的原因,也是他不自律的根源
我告訴潘女士,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比起一味地勸說孩子自律、逼迫孩子自律,她更應該做的是幫助小虎找到學習興趣,引導他主動探索知識。
潘女士為難起來:“可是該死的疫情……”
“別什么都賴疫情?!蔽掖驍嗨谋г?,“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我看來,疫情暴發(fā)之前,寒暑假是用來彎道超車的,考驗的是孩子對假期的利用效率。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今天,上網(wǎng)課也是用來彎道超車的,考驗的是孩子的自律能力,善加利用,未必不能創(chuàng)造奇跡?!?/p>
黑龍江學生李喆,從小懷揣清華夢,成績卻不算拔尖兒。高三時,他所在的城市經(jīng)歷了兩輪疫情的沖擊,正常的教學秩序被打亂,許多同學難以抵擋各種誘惑,荒廢了學業(yè)。而李喆不忘清華夢,在此期間查漏補缺,絲毫沒有受到影響,最終實現(xiàn)逆襲,2021年參加高考,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專業(yè)錄取。
李喆向學弟學妹們傳授經(jīng)驗:“疫情不僅僅是一場災難,更是一場試驗,能試出誰才是真正的自律者,真正的前進者。”“我反而覺得,正是因為疫情防控期間自己可安排的學習時間增多,更能夠有針對性地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讓我實現(xiàn)了超越?!?/p>
潘女士嘖嘖稱奇:“瞧瞧人家的孩子,再看看我家的小虎,真是云泥之別??!”
我說:“疫情之下的網(wǎng)課,就像一場大閱兵,參加閱兵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家長。”
潘女士來了興趣:“您快說說,我應該做些什么?”
我給她以下三項建議:
第一,停止嘮叨、催促和責罵,邀請小虎一起制定家庭規(guī)則。
我告誡潘女士:“既然自律不是強迫出來的,那就不要再做無用功,以免嘮叨、催促、嘲諷、責罵等行為引起小虎的反感,導致他關閉溝通的大門?!?/p>
心理學通過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人只有在自己說了算數(shù)的情況下,才能變得積極起來,主動尋求突破。
“所以,您在制定家庭規(guī)則的時候,應該讓小虎參與進來,征求他的意見,滿足他的自我掌控感,只有這樣,他才能逐漸學會自我約束?!?/p>
潘女士表示贊同:“對,他不想聽命于我,總得遵守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吧!”
第二,停止監(jiān)視、攀比,多給小虎正面暗示。
我提醒潘女士:“平時要多表揚小虎,給他正面暗示,讓他相信自己可以變好?!?/p>
潘女士說:“小虎沒有什么值得表揚的?!?/p>
我說:“怎么可能,難道你不愛自己的兒子嗎?如果你愛他,就不會找不到他的可愛之處。比如他背不出古詩,你可以說‘你背得很認真,這么快就背會了一半。只要不和別人家的孩子攀比,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小虎十分可愛。”
第三,不要迷信懲罰,讓小虎承擔自然后果即可。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博士說:“一個孩子應該經(jīng)歷自己不當行為帶來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罰。因為,懲罰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報復家長上面,會錯失對自己不當行為的反悔和思考修正錯誤的機會?!?/p>
潘女士問:“什么是自然后果?”
我說:“比如,小虎不交作業(yè),自然后果就是被老師批評;不認真上網(wǎng)課,自然后果就是成績下滑,讓老師失望,被同學看不起。當然,也包括您的暗自嘆息和愁眉不展?!?/p>
潘女士急了:“要是小虎破罐子破摔,自甘墮落呢?”
我沉默片刻,緩緩說:“看來,您還是不信任小虎。因為不信任小虎,您才時時約束、處處監(jiān)督,而這正是小虎缺乏自我意識和責任感的原因,也是他不自律的根源。”
潘女士目瞪口呆。
我接著說:“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向上、向善之心。只要您相信小虎一定會努力學習,放下焦慮,放下強烈的控制欲,多給小虎一些耐心和尊重,他就一定能朝著您期待的方向發(fā)展?!?/p>
咨詢結束時,我終于說服潘女士拆除家里的攝像頭。我想,她這樣做,小虎一定能感覺到媽媽的信任。這是他重建自律最好的開始。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