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靜冬
一、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中職生作為思想不成熟、社會閱歷不豐富的青少年群體,其認知、情緒以及情感等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對其性格、能力、素質等的發(fā)展較為不利。中職生作為社會普遍認為學習能力不強的一群人,由于自身學習成績的不如意,不能升入普通高中,往往產(chǎn)生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等,嚴重的甚至可能影響表達能力,產(chǎn)生回避交往、自暴自棄或者網(wǎng)絡成癮等行為;其次,中職生處于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階段的自我同一性階段,他們在探尋自我、發(fā)展自我意識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自我同一性混亂,產(chǎn)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做出過激的行為,甚至出現(xiàn)抑郁、焦慮、躁狂等情緒情感問題;除此之外,中職生面臨著與初中截然不同的培養(yǎng)教育方式,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操作能力的要求增多,如何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建立互助合作的人際交往關系等都是中職生普遍面對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心理問題。
伴隨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學校配備了專門的心理健康教師,開設了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且設置了專門的心理咨詢與輔導中心等,旨在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增強學生的心理適應性。團體心理輔導通過對一群人開展心理輔導,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把握人們的整體心理特點和行為表現(xiàn),是一種經(jīng)濟實惠、受眾面廣、形式新穎的心理輔導方式,這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夠發(fā)揮較大的作用。因此,學校團體心理輔導可以通過將一群具有相似心理問題或者共同心理輔導目標的學生集中起來,借助團體成員間的互動交流等促進團體成員逐步了解和接納自我、打開心扉,在逐步的交流中獲得學習、交往、自我意識等方面的成長與改善。
對于中職生來說,通過多次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間快速建立密切的聯(lián)系,減少陌生感;另一方面,能夠促進不愿表達情緒的中職生在集體的鼓勵和支持下逐步打開自我,學會處理與他人的關系、正確認知與接納自我,從而順利渡過青春期。但是,一些處于心理閉鎖與渴望理解的心理矛盾中的中職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且又想要尋求理解與認同。結合中職生的心理特點,在團體心理輔導中采用繪畫的形式,能避免團體心理輔導中不能快速觸及中職生深層次的心理狀況等。因此,繪畫療法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繪畫療法在中職生團體心理輔導中的價值
繪畫療法作為一種心理投射測驗,是一種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和主題,要求某一個體或者某一群體進行隨意涂鴉或者集體作畫。在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中,繪畫療法是指讓團體成員根據(jù)自己內(nèi)心想象和輔導老師的引導進行作畫,然后根據(jù)相關標準,結合團體輔導活動目標,解釋、分析、評價團體成員的心理問題、人格特質等,例如,現(xiàn)在比較常見的房—樹—人等。由于繪畫療法操作簡便、作畫工具易得、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和興趣等優(yōu)勢,現(xiàn)如今也被廣泛應用于學校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中。因此,基于中職生不愿意表露情緒、自信心不足、自我認知不健全等心理特點,在中職生團體輔導中,采用繪畫療法具有很大的價值和優(yōu)勢。
(一)消除陌生感,建立信任感
繪畫療法作為一種采用非語言直觀描述的意象表達方式,能夠使得團體成員在初次見面還不熟悉、不愿意表露情感、具有抵觸與懷疑的心理狀態(tài)下,進行自我潛意識的表達和表露,很容易讓團體成員放松戒備;團體輔導老師也可以通過對團體成員所畫意象的解釋和描述,逐步接近團體成員的內(nèi)在心理和深層意識。因此,在中職生團體輔導的前期,團體輔導老師可以采用繪畫療法,讓學生在一個共同意象的暢想下,通過一個又一個同學接力繪制同一幅畫,讓學生逐漸建立聯(lián)系;通過引導學生建立和暢享共同的團體目標,促進學生們想象美好的未來,放下彼此之間的心理戒備,采用純粹的畫筆來表達自身的情緒與想法,進而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
(二)宣泄壞情緒,增強適應性
繪畫療法作為一種能夠借助于一定的意象來表達自身深層次的精神世界的一種療法,可以借助想象等方式,使得學生在作畫的過程中釋放自身的壞情緒,通過欣賞最后形成的畫作建立積極的情緒體驗,使得學生思想得到升華,增強心理彈性。在中職生團體輔導的過程中,針對中職生情緒情感易激惹等特點以及中職生不知道如何處理自身的壞情緒等問題,團體輔導老師可以借助繪畫療法,讓具有類似問題的學生根據(jù)老師關于壞情緒事件的情境描述進行作畫,讓學生感悟自身情緒情感變化,不斷認識自我,從而緩解學生的情緒情感壓力;最后,以此為載體,讓學生討論面對壞情緒時的應對方法,促進學生能夠獲得正確對待情緒情感的方法,從而獲得更加理性平和、自信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
(三)擺脫束縛感,提高自信心
繪畫療法作為一種能夠調(diào)動團體成員創(chuàng)造性,融合團體成員思想、感知、審美等特質表達,可以使團體成員通過作畫不斷跳脫外在環(huán)境的禁錮,通過畫作創(chuàng)造和畫作欣賞逐步認識自我與接納自我,不斷提升自信心,最終建立自我同一性。在中職生團體輔導的后期,基于團體輔導前中期的交流探討,通過集體作畫或者個體作畫來表達自身對于未來的希望,通過解釋學生畫作所表現(xiàn)的情緒情感、認知等逐步增強團體成員之間的凝聚力,不斷引導學生客觀看待自我,找準努力和前進的方向,提升自信心;另外,通過學生的畫作,可以客觀而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以及團體輔導的效果,為后續(xù)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心理問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奠定基礎。
三、繪畫療法在中職生團體輔導中的應用
中職生處于青少年階段,面臨著自我同一性與自我同一性混亂的人格發(fā)展階段,如能順利渡過,可以提升中職生的自信心以及建立客觀而積極的自我意識,對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關鍵作用。在中職生團體輔導的前中后期,采用繪畫療法開展相關心理健康活動設計,促進中職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并且學會一定的心理技能與調(diào)控方法,為其更好地適應社會、建立健全的人格提供指引。因此,根據(jù)上文對于繪畫療法在中職生團體輔導中的價值分析,研究者將從團體初期助力破冰、團體中期改善認知、團體后期展望未來三方面入手,具體分析繪畫療法在中職生團體輔導中的應用。
(一)團體創(chuàng)建初期,助力破冰
團體創(chuàng)建初期的目標是,促進團體成員之間相互了解,期望通過開展一些自我介紹的活動,加速成員之間的了解,減少成員之間的陌生感,找到成員之間的共同感,建立團體歸屬感。由此可見,在中職生團體輔導活動中,團體創(chuàng)建初期互信互助的團體關系建立,對于后期輔導活動的開展具有基礎性和奠基性作用。結合繪畫療法,在團體創(chuàng)建初期,可以設置個體繪畫或者團體作畫的形式,減少團體成員之間的陌生感,加速“破冰”,例如設置“接力繪畫”活動等。
以“接力繪畫”為例,具體團體輔導流程操作為:第一,將中職生所在班級分成6~8人的小組,通過自我介紹建立基本的聯(lián)系和分工;第二,給每個小組發(fā)放相應的白紙、若干彩筆等;第三,給學生布置接力繪畫任務,每個小組自行確定本組繪畫的主題、小組名稱、小組口號等內(nèi)容,隨后小組成員在白紙上進行接力繪畫,最后形成本小組的畫作;第四,小組成員對集體畫作進行描述和解釋,團體輔導老師根據(jù)小組的畫作進行評價與分析,促進小組成員加深對本團體成員的了解以及增強團體歸屬感,為后續(xù)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順利開展建立良好的團體凝聚力、營造積極向上的團體氛圍。
(二)團體發(fā)展階段,改善認知
團體發(fā)展階段的目標是,加深學生自我認知,促進學生不斷反思,學習相關心理問題的解決方法。在該過程中,中職生團體輔導活動的設置應當能夠讓中職生有所感悟、有所啟發(fā)、有所收獲。對于中職生來說,班級是僅次于家庭之外接觸最多的團體,班級成員之間的和諧交往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在團體發(fā)展階段,中職生團體輔導老師可以結合繪畫療法,發(fā)揮中職生所在班級的支持力量,在引發(fā)學生反思的同時使其正確認知自我、客觀看待自我與他人的不同點與相同點,從而不斷增進學生間的相互了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以“我的自畫像”為例,具體團體輔導流程操作為:第一,觀看關于自我描述的小視頻,并邀請學生分享觀看視頻后的感受,激發(fā)學生思考自我的概念,從而為接下來學生認知自我奠定基礎;第二,給學生發(fā)放白紙、彩筆等若干工具,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用人物、動物等事物意象來代表自我來繪制自畫像,這個自畫像可以是過去的我、現(xiàn)在的我、未來的我;第三,在小組之間描述并分享自畫像的含義,然后小組成員討論自畫像的符合程度,促進學生反思;第四,邀請學生分享自己的自畫像,教師進行點評,促進學生正確認知自我;最后,可以讓學生們以自畫像為載體,模擬日常學習中的同伴交流等,以旁觀者的角度來引發(fā)人際交往的思考,從而掌握人際交往的方法與技能。
(三)團體結束階段,展望未來
團體結束階段的目標是,處理團體成員之間的不舍和分離,使得團體成員能夠順利渡過團體分離焦慮,能夠將團體輔導活動中學到的內(nèi)容延伸到具體實際生活學習中,對未來充滿信心。因此,在團體輔導結束階段,中職生團體輔導老師可以結合繪畫療法,讓學生將在繪畫中的感受和收獲分享給其他成員,讓每個成員都能深切領悟到團體輔導活動帶來的收獲、反思和成長;或者也可以安排團體制作一幅集體畫作,共同參與、彼此告別,比如結合《團體樹》《成長手印》等繪畫來總結和鞏固團體輔導的效果。
以《團體樹》為例,具體團體輔導流程操作為:第一,團體輔導老師帶領學生回顧團體活動整個的過程,分享其中有意思和有意義的事情,然后告知團體成員本團體就要解散了,讓學生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第二,給學生發(fā)放海報紙、彩筆等工具,并告知團體成員本次繪畫的任務,具體為請學生把本次團體活動中的感受、理解等畫成一棵樹,然后讓團體成員每人選擇一種顏色的彩筆,全程用該畫筆作畫;第三,請團體成員依次作畫,直到團體成員都滿意集體畫作為止;第四,請團體成員依次分享在本幅畫中的貢獻和自己的感受,為團體分離做好準備。
四、總結
繪畫療法,作為一種能夠挖掘學生內(nèi)心潛意識的意象表達療法,對于不愿意表露內(nèi)心、面臨著渴望獨立與渴求理解的矛盾以及心理閉鎖與渴望表達的矛盾的中職生來說,可以促進學生表露自我,便于教師了解學生,從而進一步實施心理輔導與心理干預。因此,從繪畫療法的價值出發(fā),結合團體心理輔導前中期目標,設置合理的繪畫主題和輔導目標,為學生建立自我同一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緩解消極的情緒情感等具有很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