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曹琳琳:遼寧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品牌民生新聞欄目《新北方》記者、主持人?!傲樟张軆蓵币呀?jīng)連續(xù)播出12年,以琳琳為符號打造的人物板塊《我在沈陽,琳琳有約》,已專訪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藝術(shù)家瞿廣慈等500多位嘉賓。曾擔(dān)任全國首家“零點書店”項目負(fù)責(zé)人。已出版親子故事書《給太陽講故事》《太陽大冒險》。
一位認(rèn)識多年的女友J過生日,40+的年紀(jì)對于女人來說,生日多少有點扎心,提醒你,又長一歲。歲月可真是不饒人,臉上的皺紋和隱隱約約的白發(fā)都在時不時地說:“老了!”然而,老是老,我們又何曾饒過歲月呢?
從學(xué)生時代到中年,我和女友J可以說是一路看著對方成長起來的,我們都是認(rèn)真的人,都文藝且不服輸,性格有相似之處,且彼此欣賞。年輕時都太要強,沒有太多親密無間,反倒是人至中年,大家都松弛下來,更加能彼此懂得了。
J絕對是從小好看到大的美女,一路都很優(yōu)秀,學(xué)習(xí)好,人漂亮,從小就是學(xué)校的文藝骨干。算起來,她比我年長兩歲,在我印象中,她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耀眼而優(yōu)秀,像一顆高懸在天空最閃亮的星。很多人覺得她不會有煩惱,她一定很幸福。然而,我知道她的不易。
每個看似成功的女人,內(nèi)心中都會隱藏著無奈和痛苦,只是冷暖自知而已,只是不說而已。這沒什么不好,這世上本就沒有完美,任何人都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而人的一生就是在和這些裂縫和解,學(xué)會接納,學(xué)會欣賞,學(xué)會享受,這是一種完善的過程,沉淀和積累會讓我們成為更強大的自我。
因為身處異地,每年J的生日,我們都會在微信上淺聊幾句。今年她的生日,我照例送上生日祝福。我們聊起感情,J說:“人這一生遇到了解,遇到靈魂的碰撞,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但自我的自由、成長、豐富的感受比遷就磨合更有價值,這是我40歲之后的體會?!?/p>
的確,人越了解自己,越成長,對情感的需求越難達成所愿。然而,我們都深有同感,女人年過40歲,沒那么緊繃了,也不那么較真了,整個人都松弛下來。松弛是生命最好的狀態(tài),對人對事也都更寬容更接納了,和自己和解,也和周遭和解。這些都是年齡和經(jīng)歷帶來的財富,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不可逾越。我們都很感恩時間,至少沒有因為年齡老去而難堪和鄙視自己,知足了。生命中來來往往的人和事本就是常態(tài),年過40歲,我們能接受任何人的離開,也能張開懷抱迎接任何人的到來,這種自信和豁達絕對是生命的饋贈。
幾天前,和幾位女友一起小聚,我們在女友郊外的小別墅度周末。似乎女人就喜歡這種聊天式的聚會,沒什么特殊的主題,就是閑聊,有咖啡、甜點、鮮花足矣。傾訴和傾聽就是主題,無解是常態(tài)。每個女人在不同年紀(jì)遇到的困惑都不同,有不敢戀愛的妹妹,也有單身十年的單親媽媽,有從校園到婚紗的傳奇,也有相親認(rèn)識彼此卻出奇合拍的奇跡,生活的樣本就是這么豐富多彩,永遠(yuǎn)比電視劇編得更精彩。
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但女人各有各的困擾。不敢戀愛的妹妹很苦惱如何分辨渣男和好男人,單身媽媽的困惑在于如何接納一個男人進入自己的生活,從校園到婚紗努力在柴米油鹽的瑣碎中堅守自己的詩和遠(yuǎn)方,相親走到一起的也在思考如何讓自己更獨立而有價值……
女人們聚在一起聊的話題很雜,聊藝術(shù)、聊人生、聊情感,也聊八卦……以前我總覺得這種閑聊太耽誤時間,應(yīng)該做點更有意義的事,但人過中年,我開始發(fā)現(xiàn),生活里這些無意義的事恰恰最珍貴??春榛螌懙摹稛o目的的美好生活》讓我很受啟發(fā),現(xiàn)代人大多都太注重目的性。我們太注重結(jié)果,沒有結(jié)果的事,很多人大抵是不會去做的,然而往往就是那些看起來毫無目的的事情帶給我們的收獲更多,可能無關(guān)金錢和升遷,但卻是最珍貴的信任、溫暖、陪伴和療愈。實用性之外的講究,也就是無用的講究,正是瀟灑的本質(zhì)。
一位日本作家寫道:人家說,在江戶,真正的戀愛得等到四十歲以后。年輕時我還不理解,現(xiàn)在我過了40歲,才開始真正讀懂這話的含義。女人四十恰恰是生命成熟得剛剛好的時候,不急不躁、不驕不忙,對自我的認(rèn)知和生命的理解都走到了一個恰到好處的年紀(jì),自然而然,對情感有更圓融的態(tài)度。一方面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想要什么,不能接受什么、害怕什么;另一方面更了解人性,知道人性的弱點,不強求什么、不捆綁什么、不拒絕什么,也不過度需求什么,一切的一切都是最自然而從容的狀態(tài);這樣的女人才能真正體會情感的豐富性,也更了解兩性之間該如何相處才會彼此更舒適。這些非得等過了40歲才能領(lǐng)略,這是時間的力量,任何人無法逾越,不是年輕能夠做到的。年輕時的我們裝高冷、裝不在意、裝大度,但只有自己知道內(nèi)心有多不安、多緊張、多痛苦。過了40歲,這一切都神奇地被治愈了,以前傷害你的不能再傷害你,以前折磨你的也不能再讓你痛,以前不理解的也能接受了……女人就是這樣不斷地自我修煉,不斷地撕裂又結(jié)疤,不斷地涅槃與重生,這就是成長的過程。
寫這些文字源于近期的一些感慨,身邊的女友們大多過了40歲,邀請我們參加的婚禮越來越少了,每天的日常瑣碎,無非是孩子哭了笑了、學(xué)習(xí)進步了還是挨削了,還在婚姻中的一地雞毛,已經(jīng)走出圍城的還在尋覓。父母的年紀(jì)不可避免地老了,身體健康還不需要照顧就是最大的福氣。仿佛,過了40歲,女人已無暇自顧,需要我們承擔(dān)的東西越來越多,如果你覺得自己就要撐不住了,可以喘口氣,即便沒有躺平的資本,也可以讓自己的心緩緩,休息好了才能讓溫暖和力量重新回流。
四十不易,我們要找到一種方式自愈。別說為了孩子活,我們要為自己活,人生的意義在于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只有把自己活好了,孩子才能好,父母才能好,伴侶才能好。我不是在說冠冕堂皇的話,內(nèi)卷和焦慮只能讓自己的生活更難堪,梳理好一切,控制好情緒,才能對抗生活的磨難。
我們要用最舒展的狀態(tài)去擁抱一切,好的、壞的、不如意的、很糟糕的,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壞事。來自內(nèi)心的強大才是讓我們更幸福的力量。
編輯/閔莉